以少儿的视觉办少儿节目——以武汉广电《小小视角》节目为例
2011-05-21夏风华
◎夏风华 洪 汛
(夏风华:湖北广电总台楚天卫星广播;洪汛: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
从2010年4月30日开始,每天19:10在武汉广电总台七套准时与江城小观众见面的《小小视角》,是少儿版的电视“民生新闻”,也可以说是少年儿童的娱乐新闻。在内容上,注重反映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故事,报料他们感兴趣的趣闻。强调与孩子互动,突出参与性。在形式上,围绕万小小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包装,展现一种清新自然、和蔼可亲的风格。
一、定位:坚持以儿童为中心
“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作为一档儿童生活新闻栏目,《小小视角》可以说是少年儿童电视新闻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它以 “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感到快乐”,这一武汉少儿频道的宗旨为节目宗旨,充分体现了互动、娱乐、贴近的精神。开播仅仅半年,就在江城少年儿童中掀起了新的收视热潮,不仅节目每天播出的问题、笑话成了第二天同学之间的最热门话题,万小小也一下子成了江城少年儿童最热捧的节目主持人。现在,不管是到哪个学校、幼儿园去采访、送祝福,只要万小小一出现,孩子们高兴得就像过节一样。
开播半年,《小小视角》就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除了节目的定位准确,充分体现了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从策划的那一天起,《小小视角》的所有主创人员就把互动、娱乐、贴近作为节目的最基本要求,和目前不少以所谓的 “童真、童趣”,目的是引起成人兴趣的一些少儿节目不同的是,《小小视角》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节目理念,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给孩子最大的空间,允许他们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我表现。并在节目中,将这一理念进行传播,鼓励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他们营造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享有对一切有关自己的事项提出意见及成人应该听取,并按照儿童成熟程度采纳儿童的权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精神大力推广儿童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参与,“儿童拍儿童,儿童评儿童”正在成为国际上儿童电视的新理念。我国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约国,让孩子们真正参与到新闻的报道中来,同样也是对儿童权利赋予和落实的真正体现。 《小小视角》中,《小小信箱》、《小小情报站》、《小小祝福》等环节的设置,正是对公约精神的领会和贯彻。在节目当中,我们不仅提供给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机会,而且对少年儿童们发表的,与成人不一致的看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同时,通过主持人的巧妙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意见。
那么,什么样的节目内容,什么样的节目形式最受他们的欢迎呢?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他们自己了。因此,《小小视角》从开始策划,一直到正式开播的那一天前,我们的编导前前后后拿出了10几个样片,并精心准备了意见调查表,跑了50余家中小学、幼儿园,把这些样片放给孩子们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设。对于幼儿园不会写字的小朋友,编导们就用镜头来捕捉孩子们的反映,通过孩子们看节目的表情和笑声来判断样片中的哪个版块、什么内容更受孩子们的喜爱。比如我们在节目中播出的 “班上有暴力女生,把男生拖到女厕所去打”、“同桌老是把鼻涕揩在我的衣服上”、“早上妈妈总是占用厕所化妆时间太长,自己无法洗漱导致上学迟到”等等充满童趣的烦恼,都是我们的编导在节目调查中发现、筛选出来的。正是有了一开始就建立起来的良好的互动,《小小视角》一经推出,立刻就抓住了江城所有少年儿童的心。
二、内容:深入少儿关注的事情
《小小视角》设有以下四个环节:小小信箱、小小幽默、小小情报站、小小祝福。
小小信箱——走到学校中去,让孩子们在无记名的调查问卷中写下自己的烦恼,我们的编导在把这些问题带到其它学校,让别的孩子们帮忙解决,主持人对孩子们的种种解决方案一一点评,加以引导。
小小幽默——选择孩子们能够理解的笑话、趣味图片,主持人演绎表演,妙趣横生。
小小情报站——发布与儿童有关、实用的各类信息,如动画影视、儿童活动预告等,报道儿童身边发生的逸闻趣事。
小小祝福——主持人深入学校、社区、孩子们的家中,为积极收看、参与《小小视角》的孩子们送祝福、送欢乐。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都把与受众的互动作为节目的头等大事。因为,只有知道我们的小观众现在在想着什么,喜欢什么,想看什么——我们的节目才能得到他们的首肯和青睐。
为了进一步增强节目与江城少年儿童之间的互动,使《小小视角》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好伙伴。《小小视角》从播出的那一天起,就建立了值班制度,即在每天晚上首播和第二天中午重播的前后1个小时,由当班编导和制片人轮流值班,接听热心观众的电话:倾听他们的烦恼;他们对节目中播出的话题提出的解决方法;给我们提供的笑话;回答我们在节目结尾的脑筋急转弯答案等等。每天的电话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每一个打电话进来的小朋友,我们的编导和制片人都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为了鼓励他们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我们还特地在每周增设了一个抽奖环节,对打来电话的小朋友进行奖励,目的是鼓励更多的小朋友和我们互动,像我们在节目中播出的“为什么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爸爸妈妈经常在家打麻将,影响学习”等话题和烦恼,就是从小观众们的电话中筛选出来的。给我们提供笑话和脑筋急转弯的热心观众就更多了。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当这些小朋友看到自己的名字、提出的问题、提供的笑话和脑筋急转弯真的被我们使用和播出,对于他们来说,同样也是一件十分高兴和荣耀的事情。
少年儿童看电视一般都是为了轻松和娱乐,他们喜欢充满神奇性、趣味性、幽默性、想象力的节目。因此,从节目内容、节目背景画面的选择,到字幕的设计、道具的选择,以及主持人的播报形式,都要符合他们的收视特点。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很多少儿不喜欢看我们原先的 《武汉少儿新闻》节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节目的教育性太强,缺乏童真童趣。其实,少儿电视节目的“寓教于乐”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主持人上,《小小视角》就摒弃了原先《武汉少儿新闻》“主持人+画面”的简单播报形式,引入了“猴大嘴”。亦庄亦谐、活泼有趣的“猴大嘴”和精灵、古怪的万小小,以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和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主持播报形式来吸引他们。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节目的娱乐性,我们还把孩子们对于问题的回答,由万小小、猴大嘴和这些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一起,用电视小品的形式演绎出来,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持人在演播厅播报的单一、枯燥,同时也提高了少年儿童对节目的参与度,增强了节目的互动。在节目编排上,选取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内容,用灵活多变的栏目设计形式,做到编播有童趣、视听少儿化,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赢得江城少年儿童的喜爱。
三、特色:贴近少儿实际生活
《小小视角》的贴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主持人的贴近;内容的贴近和镜头的贴近。
主持人的贴近:《小小视角》是武汉少儿频道第一档以主持人命名的自办栏目。在主持人的定位上,我们也曾反复过。因为之前的四位主持人(舒凯哥哥、邓辉哥哥、盖丽姐姐、果果姐姐)都和国内的大部分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样,定位是小观众的大哥哥、大姐姐。“哥哥、姐姐”虽然说是小朋友的同龄人,但无论是从中国传统的“长子文化”,还是目前少儿节目中大多数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来看,他们更多是承担着引导和管理的角色,感觉上总是“隔”了那么一层。很难真正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因此,在万小小的角色定位上,我们一开始就打破了沿袭,并针对万小小长得就比较小巧、精灵古怪的特点,直接使用这个带有“外号”性质的名字,定位在小朋友的朋友、同学、伙伴、甚至是“同桌的好伙伴”的角色。从播出后的效果来看,我们的这一定位应该来说取得了成功。“万小小”成了江城少年儿童最熟悉的名字,成了他们最热捧的主持人。
内容的贴近:“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小小视角》是为江城所有少年儿童打造的一档少儿版的民生电视新闻、娱乐新闻。从《小小视角》创办的那一天起,整个节目的内容就定位于:注重反映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故事,报料他们感兴趣的趣闻。即主要选择那些少年儿童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反映广大少年儿童的苦恼和要求。为了使节目能够真正地反映少年儿童的心声,受他们的欢迎,栏目组的所有的编导分为几个组,走进了30多所学校、幼儿园,发放了数千张调查表。这些调查表上除了有对节目及下设的各个子栏目 (栏目我们曾设置了10多个子栏目,几经修改、淘汰后才确定为目前设置的这四个子栏目)的调查外,我们还特地设立了“你最想在《小小视角》里看到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愿望想万小小帮你实现?”,“你有什么烦恼想让万小小和同学们帮你解决”等问题。
镜头的贴近:《小小视角》栏目的采访拍摄,和以往的《武汉少儿新闻》相比,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我们也做了明显的改进。在采访中,我们的主持人和摄像,从前期被要求,到现在已经自然而然地做到了蹲着采访、拍摄,甚至跪着采访和拍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到“眼睛与眼睛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平等和自然。《小小视角》力求以少年儿童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减少甚至摒弃编导的“启发”和“引导”,用孩子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样才能和孩子有心灵的共通,节目才能受到他们的欢迎。
创新是一个节目成功的灵魂,是节目能够得到少年儿童喜爱的不竭动力。儿童电视节目直接为我们的下一代服务,美国学者凯特·穆迪认为:“电视培育是现代新人形成的条件”,电视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到一种与学校教育想媲美,甚至超过的激励、启迪作用。对于今天的少儿电视工作者来说,我们更要积极倡导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德育教育观念,要致力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独立、健康人格,激发和打造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作为少儿电视工作者,作为《小小视角》,前面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