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挖冰机清除输水渠道冰害初探
2011-05-19阮文刚
阮文刚
1 清除冰害的必要性
在北方的自流灌区,冬季和早春灌溉渠道输供水生产中经常出现冰害,冰害是由于在严寒气温下水结成冰块,冰块由水力推动,在建筑物(桥闸)前渠道窄处,形成冰堆、冰闸,拦住过水断面,抬高上游水位,使水从渠堰上溢出,形成决口,对工程设施及人员有较大的危害。同时导致渠道停水,严重影响输水水程,打乱用水计划安排,最后可能形成冰压力,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清除这些冰块,通常都是用人工铁杆,铁锤打捞,劳动强度大,危险性大,尽管也采用其他人工、炸药等多种清除办法,却始终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法。经过3年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设想与实践,将现有的小型挖土机改装成一种新型的挖冰机。
2 挖冰过程和效果
试验地选在汾河三坝灌区,灌溉渠道的水力因素为:总干流量20m3/s,流速0.7m/s,底宽8m,标高为2.5m,设计水深 2m,纵坡 1∶2500,内坡 1.5,渠顶宽4~6m,支渠流量 4m3/s,流速 0.7m/s,底宽 3m,标高2.2m,设计水深 1.6m,纵坡 1∶2500,内坡 1.5,渠堰顶宽3~5m,这就是说干、支、斗渠都可以方便地安设清冰机。
冰块是由冬季渠内闸板漏水或冬浇时所积冰。在行水中移动,卡在闸板和渠道窄处,其大小不一,厚度达0.01~0.8m,长度20m左右,宽度0.1~5m,由于水的冲力,在建筑物处形成冰堆,使渠道上游水位增高、下游水位降低,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渠道堵水,渠堰上游溢水,使输供水停止,情况紧急时被迫将闸板破坏,以加速排冰排水。
清冰一般分桥前,渠中,闸前三种情况。
桥前冰害处理是将清冰机安装在桥上,操作员从上游捞出冰的小块,从一边把小块捞出或利用水力放到下游,将大块拉动漂在水面,利用水的推力从一边将冰块清除,开个口子边放水、边清冰。
闸前冰块处理是将清水机安装在翼墙上,把闸门全部大吊,操作员从上游逐步捞小块冰,将大块漂在水面。然后将机器安在闸板前,采用边拉边捞的办法,逐步将冰块捞起或将小于闸门宽的冰块放到下游,达到水流畅通的目的。
渠中冰块处理是把清冰机安在渠堰上,操作是从冰堆的下游,水位最低处,用铲斗一一将冰块捞起,最好靠住一边,先开一个小口,在水力的冲击下,逐步解除斜插的冰块,使其从上游向下游畅流,大块漂走,小块捞起,使上下水位基本一致。也可从上游清冰,具体情况视冰害而定。
3 应用效果分析
解决渠道中冰害三种主要办法:一是人工用铁铲、铁锤、杆子,费工费时,同时人在冰上作业很不安全,并且只能解决刚成堆时的冰块和小冰块,对于已经斜插入大闸的大块冰,无法妥善解决,只有停止输供水,使用炸药解决,虽然可以很迅速地炸开口子疏通水流,但无法保证安全,建筑物附近又无法使用,小冰块也无法捞上来。而使用挖冰机则不存在以上问题,由于冰块在闸前形成堆积后要马上解决,而拖拉机速度一般40km/h,可以起到急事急办的作用,打捞时,可以在半小时内挖开一个口子,疏通渠道,避免决口,安全性高,机器安在渠堰上,很快就可以把冰块推开或挖走,安全性高,费用低,以每个台班80元计算,一般渠内冰闸需要2个台班160元,建筑物前积冰需要4个台班320元,初步估算见表1。
表1 不同型式除冰比较表
4 关键技术及新型处
4.1 关键技术
利用小型拖拉机作为动力,可以快速到达冰害地点。运用了手臂活动的机械原理,用四套液压装置进行操作,采用了开机转盘,使捞起的冰块旋转取走,实现了能挖、能拉、能运。具有造价低廉,操作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
4.2 新型处
第一,由人力变为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人力无法解决的问题,不用停水,绝口,损失水资源。
第二,由人工危险打冰变为机械的安全操作。
第三,由停水变为行水。渠道输水最怕停水,一停水,除了损失增加,用水户不满,浪费水,浪费工,打乱用水计划,还容易造成新的冰害。尤其是汾河三坝库容小,蓄水能力少,迫使弃水,停水停业。采用挖冰机,疏通了渠道,保证了水的利用,提高了用水效率。
实践表明,挖冰机适用范围广,即可用于闸前或桥前,以及不同干支渠的积冰成闸成堆问题,也可用于较大的河流、冰凌、冰积。同时,设备造价低廉,给灌溉管理带来方便,节省了开支,使用户可以自觉利用,自觉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