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2011-05-18时香丽编辑
文/时香丽 编辑/陈 陆
北京,国家图书馆即景。 摄影/牙套/CFP
周末对一个孤独的人来说是很漫长的,当电视、网络、购物都不能再引起兴趣时,读书依然是最佳的消磨时间的方式。没有任何目的性,随手拿起一本,兴趣来了,一天时间就过得飞快。若不对路,反倒有一种催眠作用,昏昏地睡过去,也不失为彻底的放松。把读书作为一种应对孤独的生活方式,对于不善交际又无其它文体嗜好的人来说,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佛教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的,精神世界才是真实的。我不信教,也并不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但我相信精神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精神的空虚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填补的。如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为吃穿发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快乐了充实了。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反倒更有一种莫名的惆怅雾也似的挥之不去。曾和一位年长的朋友聊天,在一连串的感叹之后,她说,真怀念过去的岁月,虽然很苦,但总觉得有个名份,现在唉声叹气,倒又是为了什么呢?她的话不知道有没有代表性,起码,在我是相通的。物质的苦并不以为苦,精神的苦才是真正的可怕。尤其是从红色年代走过来的人,从小就是为着某种志向、某种精神而活的,已经成为习惯了。现在虽然没有了激情,没有了高远的志向,但总还需要一点寄托,需要一点精神。
就是为着这点需要,有人寄情于山水,有人寄情于丹青,有人寄情于社交,像我这样除了认识几个字以外别无它长的人,走进书本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无聊时,顺手拈来,小说也好,杂志也好,有时甚至是女儿的一份历史考卷,看着似曾相识的答案,咀嚼着时光的匆匆流逝,人生也有了别样的况味。无论是在风和日丽的假日,还是在细雨如烟的周末,书给了我绵长的遐思,给了我无尽的精神慰藉。走进书本,就像走进了另一个大千世界,一样有哭,有笑,有欢乐,有烦恼,然而那都是别人的,和自己无关,轻松进去,轻松出来,不像现实中的,纠缠不清,又无能为力。只轻松地做着看客,多好。
徜徉书海 摄影/陈文
读书于我虽然已成习惯,已成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但我读书的面始终很窄,所读之书,十分有限,读与不读,全凭兴趣所致。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哲学的书都与我无缘,因为它们太深奥了,读起来太累,如果用来催眠,又觉得心中不安。多年前曾写过一篇《读书自白》的随笔,自嘲过自己不上档次的读书品位,但直到现在,能读进去的仍然多是人生感悟之类的带点小资情调的书,虽然年龄增长了一大把,却没有读过几本可以称得上经典的值得向外人炫耀的书,读书的概念永远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这也是读书人的一种悲哀吧?
最近几年,随着好奇心的日益钝化,读书也越发跟不上趟了。有读书人告诉我说,他现在拒绝进书店,因为现在的书知识含量太低了,为书而书者愈来愈少,大家都在为钱著书,挺时髦的书名背后从头到尾都充斥着铜臭,色情,暴力,简直就是精神污染源。我被他的话吓住了,不仅不进书店,甚至经过书摊都带着几分警惕,生怕多瞄一眼都玷污了自己的清白,更担心这种书带回家去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这个周末,收拾搬家后硕果仅存的几本书,无意间翻到了鲁迅的《拿来主义》,相形之下,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真是可笑、可怜。半个世纪以前,鲁迅就曾说过: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马路上以显示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到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现在的书店,固然充斥着糟粕,但总有精华在其中闪光,如何选择,全在自己。如果心中没鬼,何至于绕道而行呢?真该去亲近久违的书店了。
“立足十字街头总羡慕那些生活中可以无书的人,他们充实又满足,不知道月上柳梢头,不知道人约黄昏后,可他们快乐,而我却不能。如今电视、网络早已把大千世界搬进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随便走进别人的生活圈子里去哭去笑,但不知为什么,那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的现代化荧屏总也抵不住走过几千年历史的方块文字,读书真的读出病了。”这是多年前的感叹,如今依然。也许一种生活方式形成定势之后,就再无改变的可能。还好,幸亏是读书成瘾,而不是吸毒。这么多年下来,读书虽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物质收获,但它让我漂泊的精神找到了栖息地。谢天谢地,世上还有书。
有人说,书是心灵的鸡汤,每周一补,可以养颜益寿,不知道有无依据。但如果你还认识字,不妨试一试,也许效果好到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