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小耳猪保种开发初探
2011-05-18李世龙
李世龙
(腾冲县明光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 腾冲 679103)
明光小耳猪产于云南省腾冲县,是优良的地方品种猪,耐粗饲、抗病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如何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多年来,在上级业务部门及部分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先后开展了生长性能测定与屠宰测定等多项试验,并已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开发。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品种基本情况
1.1 原产地与分布
1980年保山地区畜禽品种资源调查组调查认为,该猪特征一致,不同于其它猪种,且具有一定数量,存栏约 3万头,产地集中,以腾冲的明光、滇滩、猴桥、固东为主产区,又以明光为中心产区,故称为明光小耳猪,被列入云南省畜禽品种志。明光小耳猪主产区位于北纬 25°以北,高黎贡山西侧山区,海拔 1 800~2 000m,年平均气温小于 12℃,无霜期7~8个月,年均降雨量为 2 000mm,多集中在 5~10月,相对湿度为 79%;产区地广人稀,森林和草地覆盖率高,野生饲料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当地农户养猪历来以放牧为主,没有养种公猪的习惯,多在集中放牧和敞放饲养中让幼龄公猪自由交配。在如此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长期闭锁繁育而形成。由于该猪种产于高黎贡山西侧山区,2003年云南省著名育种专家连林生教授曾拟更名为高黎贡山猪。
1.2 现有资源、性能情况
20世纪 90年代后,部分农户已认识到近交的危害,开始引入外来血缘,部分村寨存在血缘混杂现象;明光小耳猪分布在边远且交通闭塞的山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传统养殖方式的影响,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长期近交退化或血缘混杂;因饲料报酬较低,养殖效益低下,部分农户已不愿再饲养,存栏数量逐年减少。到 2003年末,主产区的腾冲县明光乡存栏已不足3 000头,主要分布在交通偏僻的麻栗村、自治村。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饲养方式,该品种除具有耐寒、耐粗饲、抗逆性强、母性好、仔猪哺育率高等特点外,还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香甜、皮薄骨细的优点。另据相关科研测定该猪亚油酸、亚麻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作为美容保健肉品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1.3 外貌特征
被毛全黑为主,毛短稀而有光泽,部分猪在额心、尾尖及四肢系部有白毛共为“六白”或六白不全。体型短小、圆滑,头短嘴尖,脸平额宽,眼球灵活,显得胆小,耳小直立,颈粗短,背腰平直,胸深腹圆,四肢细短,尾短细。
2 性能测定
2.1 生长性能测定
到自治村选购品种特征明显且原已测定初生重的双月龄断奶小公猪 10头、小母猪 15头,到站后称重并编号,公猪号为单号,母猪号为双号,按时测定 2月龄、6月龄、12月龄、24月龄体重、体高、胸围、体长 4项指标;观察性成熟表现并适时配种;配种产仔后分别作好仔猪初生、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6月龄、12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记录。
试验结果:经观察,小公猪在 70日龄即有性行为表现,3月龄达性成熟;小母猪初情时间平均为(257±66)d。各时期生长发育情况见表 1~ 3。
表 1 明光小耳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情况
表 2 明光小耳猪公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情况
表 3 明光小耳猪母猪不同时期生长发育情况
母猪 2月龄至 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 164.25 g、6月龄至 12月龄为 79.78 g、12月龄至 24月龄为 34.17 g;公猪 2月龄至 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 127.67 g、6月龄至 12月龄为 73.33 g、12月龄至 24月龄为 30.56g;新产仔猪初生至 1月龄平均日增重93.67 g、1月龄至 2月龄为 99.67 g、2月龄至 3月龄为155 g、3月龄至 4月龄为 141.67g。由此可见,该猪 3~6月龄为生长旺盛期。
2.2 耗料情况
6月龄前为耗料增长期,从 0.1 kg逐步增至 2 kg;6月龄后为成年耗料量,平均日耗精料(主要为玉米、菜籽油枯)1.5 kg、粗料(主要为米糠)1 kg、青饲料(主要为三叶草、水花、聚合草等)2.5 kg。
2.3 屠宰测定
2004年 1月,按当地农户传统饲养,育肥后的猪进行了屠宰测定(见表 4、5)。由表中可以看出,该猪体型小,达经济成熟时体重不超过50 kg,有肋骨 13~14对,一般6个月可达经济成熟。
表 4 明光小耳猪屠宰测定kg
表 5 明光小耳猪屠宰测定
3 保种开发情况
3.1 建立保种核心区
2006年,由国际小母牛项目投入资金 30余万元加强对该品种的保护开发。选择自治村的喂猪坝、涩梨树为保种核心区,以家庭养殖为主要方式。共建成卫生猪舍 1 138 m2,选留种公猪 4头、种母猪 140头,涉及农户 50户。在核心区进行明光小耳猪的保种、选育、提纯,地方猪种纯繁选育的遗传进展较慢。
饲养方法按照该品种猪适宜放牧的特性,采取架子猪及母猪半舍饲半放牧的饲养方式,每日早上喂七成饱后放到山上自由觅食,下午回家再适当投喂部分精料;育肥猪及公猪则圈养,投给全价配合料。
3.2 防止近交
认真编制系谱,管理好每头种猪的档案,采用区域性调换种公猪,即下一代的选配可采取种用公猪不动,调换另一家系的母畜与之交配,以防止近亲交配使品种退化。在保存、巩固明光小耳猪原有优良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
3.3 饲养时间
由于明光小耳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当地村民除满足基本温饱的口粮外,没有多余的粮食作饲料,所以常养至3~4月龄、体重达 15 kg左右就出售或宰杀。经探索采用公司 +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农户将猪养至 3月龄后,由商家收购,快速催肥 1个月,待背膘厚达 2 cm左右时宰杀,制成烤猪。
3.4 产品开发
开展产品加工,使产业升级如猪后腿及五花肉腌制成腊肉;也有将猪血、肥肉、瘦肉及内脏混匀,熟制成当地民间的一种美食“雾猪肉”;将幼年小耳猪(10~20 kg)作烤猪食用。目前,腾冲每天供应市场的烤小耳猪约 20余头,且主要集中在高消费群体,每头烤小猪价格近千元,供不应求。按目前的消费量,每年需 7 000余头小猪,这与全县现有纯种小耳猪的生产供应能力基本相当。通过利用促进保种,让其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若提高养殖水平,增大仔猪供应量,让更多的消费者也能品尝到明光小耳猪烤猪,市场前景也广阔。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经测定,该品种猪头均日耗料约 2 kg,日增重 0.2 kg。从 2月龄至 6月龄时长速稍快,以后逐渐减慢,且采食量增加,饲料消耗较大,饲养成本较高,因此在同等价格条件下采取全部圈养则经济效益低下;若半舍饲半放牧可适当降低饲料成本,临近出栏前 1个月圈养育肥,则每头猪可实现经济效益 150元。近年来通过加大产品及市场开发力度,市场价格明显提升,肥猪价格高达 20元/kg,且通过开发腊肉、雾猪肉、烤猪等各种特色产品,每头烤小猪价格近千元,养殖及加工利润近 600元。按目前的消费量,每年需 7 000余头小猪、5 000余头肥猪,实现产值 1 200万元,实现利润 495万元。
4.2 社会效益
4.2.1 有效保持生物多样性
腾冲明光小耳猪产于北纬 25°以北,高黎贡山西侧山区,明光小耳猪有着自己典型的特性、特征,在保持物种多样性过程中起着作用,同时也是生物基因库中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云南省不断引入国外、省外品种,这些品种的引入,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的广泛开展,一方面改良了地方猪种的商品生产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对地方良种资源的保护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使地方品种的分布及数量都减少,物种资源受到威胁。为确保小耳猪,以种群对其进行了保种繁殖。在开展保种繁育之初存栏已不到 3 000头,并且分布范围仅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通过 5年来采取有效的保种扩繁措施,该猪种存栏数2009年末已达 10 000余头,且每年提供优质肉猪 12 000余头。
4.2.2 有效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猪肉的需求
明光小耳猪具有耐粗饲、抗病性强的特点,适应以放牧为主、以当地农作物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猪肉有两大特点:一是无污染、安全可靠,是猪肉中的“绿色食品”;二是亚油酸、亚麻油酸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质细肉嫩,带有野味,味道鲜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腾冲明光小耳猪的饲养要长期坚持无污染,成为人们所需求的安全优质猪肉。
4.2.3 为育种及科研提供优良基因库
腾冲明光小耳猪属云南特有的山地放牧型小型猪种,该品种具有体型小,早熟易肥,带膘长,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耐粗饲,抗逆性强,母性好,仔猪哺育率在 92%以上,遗传性稳定,是云南省不可多得的物种资源。以地方猪种为基础的新品系选育也将肉质列为重要的选育内容,可为育种工作提供素材。
5 结论和建议
腾冲明光小耳猪是云南省著名的特色珍稀优良猪种之一,是腾冲县地方特色优势畜种资源,应进一步加强地方优良品种的保护与开发,既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宗旨,符合开发“名、特、优、稀”产业发展方向,有效保护了地球物种基因库和物种资源,同时,也为山区农户开辟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新途径,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品种早熟、体型小、肉质好,适合制作烤小猪。目前虽有一定知名度,但还缺乏必要的市场开发,市场销路及市场价格还不够稳定,还未形成规模开发,仍停留在以保种为主要目的的状况下,还需社会各界及科研机构前来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