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清除率对危重新生儿预后的评估研究
2011-05-16张雪梅
张雪梅
乳酸是体内葡萄糖代谢的产物之一,在正常状态下其产量不多,但在危重病患者存在低氧等状态时则明显增多,甚至导致乳酸性酸中毒,最终发展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导致死亡[1]。在危重病得到有效控制,低氧状态获得迅速纠正后,体内的乳酸可很快降低。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收治的危重新生儿血乳酸及病情转归的观察,探讨乳酸清除率对疾病预后评估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NICU的危重新生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2例;胎龄34~42周;入院年龄0.5 h~7 d。包括新生儿窒息19例、新生儿败血症15例、新生儿肺炎10例、新生儿寒冷损伤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NICU后分别于0.5 h内、积极治疗后6 h取桡动脉血行血乳酸测定。仪器采用美国i-STAT血气分析仪。6 h乳酸清除率计算:乳酸清除率=(治疗前乳酸浓度-治疗后6 h乳酸浓度)/治疗前乳酸浓度 ×100%[2]。并统计治疗24 h后的预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 h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 将6 h乳酸清除率以50%和25%为界分组,6 h乳酸清除率>50%组24例,25% <6 h乳酸清除率≤50%组26例,6 h乳酸清除率≤25%组10例。3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7,p<0.05,见表1)。
表1 6 h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 (例)Tabl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ctate clearance rate within the 6 hours and prognosis
2.2 不同预后患者6 h乳酸清除率比较根据预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好转组39例,MODS组17例,死亡组4例。好转组患者6 h乳酸清除率 (61.25±1.65)%较MODS组的 (32.21±8.41)%和死亡组的 (7.21±9.3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0.893和34.542,p<0.05);MODS组6 h乳酸清除率较死亡组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25,p<0.05)。
3 讨论
正常血乳酸水平为1.0~1.5 mmol/L,危重者可高达5.0 mmol/L以上。大量的研究已揭示血乳酸水平升高是组织灌注和氧输送不足的早期敏感生化指标,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之一。血乳酸水平短期恢复正常者预后良好。重症感染时,在常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改变之前,常存在组织灌注缺氧,血乳酸水平已升高[3]。血乳酸越高,病情越严重,疾病的预后越差。但由于患者不同的机体基础状态受到的应激程度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单纯监测某一时刻的血乳酸水平只能说明此时的组织氧供氧耗的关系,而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情况[4]。其他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乳酸清除率而不是初始血乳酸水平对评估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5]。
本研究结果显示,6 h乳酸清除率在好转组、MODS组和死亡组存在明显差异。6 h乳酸清除率>50%者均未出现死亡,而且MODS发病率也较低。死亡患儿中3例6 h乳酸清除率均≤25%。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表明,重症病患者复苏6 h内乳酸清除率≥10%者病死率明显降低。而积极复苏后仍持续高乳酸血症者预后不良。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因为新生儿的代谢特点,所以同样预后乳酸清除率要求更高。早期乳酸清除率是一个能快速判断危重新生儿预后的较好指标,有临床使用价值。
1 陈涛,梅鸿,刘映,等.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相关性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3419.
2 Nguyen HB,Rivers EP,Knoblich BP,et al.Early lactate clearance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in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J].Crit Care Med,2004,32,(8):1637-1642.
3 刘素霞,刘克喜,王言理,等.动态监测动脉血乳酸浓度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4141.
4 宓亚平,贾兵,陈张根.婴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监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6(6):16-18.
5 王东浩.乳酸清除率评估重度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分析 [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