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变革:从文献资料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升级
2011-05-14邓国平
摘要:图书馆要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图书馆变革,只有转变服务才能让图书馆更好的发展,只有知识服务才是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
关键词:知识服务;图书馆
The library change: upgrade from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service to the knowledge service
Deng guoping
(Library of Hechi University 546300)
Abstract:The library should act instantly. Library must change itself. change the service to make librarys development better, only knowledge servic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the service is.
Keywords:knowledge service; library
图书馆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就是提供图书文献资料藏、借、阅服务的机构,而图书馆历来提供的服务也确实围绕图书文献资料的藏、借、阅来开展的,到图书馆就是借、阅图书资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WEB2.0的兴起,图书馆的读者数量逐年在减少,读者对网络搜索引擎的依赖大大增加,遇到问题首先并不是想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而是想到网上搜索看看有没有答案,即使是撰写文章也会想到网上搜索是否有类似的文字或题材,图书馆的作用好像一下被削弱了不少,图书馆该何去何从?
1 图书馆为什么要变革
作为服务机构,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没有围墙的大学”,或者是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在计算机网络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的情况下,图书馆确实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搜索引擎的出现,一个结果的获取可以不需要再通过阅读图书馆的藏书,网络数据库的建成使得论文的检索查阅方便了很多,大学里很多学生仅仅是把图书馆当作自习的场所来使用,只要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出来的问题就不愿意再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加上目前的功利性思想的抬头,很多读者往往寄望于速成,学习中不再重视查阅经典获取相关知识的过程而普遍只对结果感兴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急功近利的思想快速抬头,“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学术研究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做了。以河池学院图书馆为例,在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的时间里,虽然读者的人数变化不大,但是图书的借阅流通数量却是逐年下滑,分别为:2008年全年为227951册,2009年全年为224896册,2010年全年为187425册,2011年1至6月为89652册(以上数据为简单的借阅量统计)。从数字可以看出,读者到馆借书的数量确实是下滑的,甚至有新生不愿意办理借阅证的。这些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对于图书馆如果我们不改变原有的模式,不加以变通,则图书馆的道路会越来越窄,最后彻底的被边缘化,图书馆作为一个实体机构或将不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图书馆只有变革,只有调整自己的服务模式才能保证图书馆在未来的社会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 图书馆如何变革
图书馆的变革并不是要彻底的否定原有的模式,图书馆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一批优质的纸质图书资料的藏品,而最大的劣势也在于有丰富的图书藏品,图书、文献资料只是知识的载体之一,要掌握和印证知识需要阅读和理解载体的内容。所以说图书馆虽然是知识的宝库,但是读者并不是只要到馆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还需要先检索出需要的书籍,并阅读理解后才能获取,图书馆要进行知识服务,要如何做呢,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入手。
2.1 技术层面
从技术的角度看,馆藏图书资料的检索最先需要改进,目前的检索只是按照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元素进行匹配,但是很多知识的获取并不能通过简单的阅读一两本书而获得,要通过阅读许多相关性的文献资料才能累积,单一书籍就能获得的知识在网络上搜索也可以得到结果,但是要想获得过硬的本领和技巧,非大量阅读理解不可。因此图书馆要首先改变搜索模式,改用模糊搜索,要理解读者的需求并能推荐匹配的相关性的资料,而不仅仅是符合书名的结果,图书馆的搜索和检索要考虑语义,对读者的检索需求要有比较广泛的响应,围绕知识结构提供检索结果。同时要继续研讨将现有网络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的可能性,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来开展服务,比如虚拟实现技术(VR)就可以加以利用以使更多的读者可以查阅图书馆的珍藏和古籍善本等,既可以保护实际藏本又可以提供给读者阅读。图书馆应该优化自己的站点,吸引读者访问,并可以在自己的站点上提供经过验证的一些简单的结论或理论,以利读者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毕竟读者还是愿意相信有能力进行验证的较为严谨的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图书馆要在移动式阅读应用上下功夫,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的轻型化和小巧化,平板计算机和手机都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接入设备,在目前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年代,提供优质的数字化的图书资料早已经是常识,图书馆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做的更好,毕竟图书馆有丰富的藏品,进行图书资料数字化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应该尽早行动。
2.2 服务层面
其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不能像以前一样,被动的等待读者上门借阅图书资料而应该想方设法让读者来到图书馆,要从图书管理人员转变为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图书馆要有营销意识,要营造出吸引读者的氛围,图书馆本身要营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在使用馆藏图书资料的方面要提供尽可能的方便,除了提供开放的藏、借、阅一体的环境,还应该与各系、部的教师通力合作,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入课堂里,为学生提供扩展阅读书目,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拓展教材内容,还可以构建结对阅读模式,图书馆馆员和读者一同阅读推荐书单里的书籍,采取座谈方式交换阅读心得,这样应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可以通过座谈得到启发从而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结构。
3 综述
知识服务对于图书馆来说还是一种新的服务形式,任何有益的形式都应该积极的进行尝试,而不应该只停留在纯理论研究上,对于知识服务的形式,应该可以有很多种可能,只是探讨所谓的原则性、必要性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应该行动起来,为图书馆的变革做好工作,我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为了让图书馆拥有更美好的明天,让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岩.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15) .
[2] 王岩青.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方法体系探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9) .
[3] 刘海君. 基于知识管理的创新服务模式[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5,(04) .
作者简介:
邓国平,男,河池学院图书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