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虎爸”也温柔
2011-05-14
从7岁开始每天刷碗,中学放假到宾馆当清洁工,每天早上到操场跑1000米,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这些父亲曾带给董卿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是亲生女儿。如今,董卿感叹,自己的成功其实离不开父亲的“魔鬼”教育。
童年 不许多照镜子
按照今天的说法,董爸爸绝对是一位“虎爸”。作为家里的独生女,董卿从来都没尝到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她讲述,自己在上海出生,一直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7岁被父母接到工作地安徽。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让幼年董卿最难以接受的是,父亲命令她每天不许多照镜子,“我爸爸有一句名言,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说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此外,爸爸还不让妈妈给董卿做新衣服,认为不能把过多心思放在打扮上。
董卿稍微能识字了,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还要求大声朗读并且背诵下来;再大一点儿,又让她抄古文。除了文学素养,身体锻炼也让董卿从小就抱怨不已。有时天没亮,爸爸就让董卿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1000米。
中学 被迫勤工俭学
上了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我那时候各种零工都干过,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董卿说,那时候,爸爸在当地报社当副总编,一到放假就给他的朋友打电话,“我女儿放假了,去你那儿打工,不要钱。”她讲起一段最为辛酸的经历,“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二十张床,一个人打扫。”最有难度的就是给床换床单,“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地把床单塞进去。”这些苦涩的经历曾让董卿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父亲为何对自己采取这样的教育方法,董卿直到长大后才慢慢理解。因为爷爷早逝,奶奶和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但他不断努力,后来才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爸爸自己的经历,让他特别笃信一点,就是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就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所以对我也有着这样的期望,觉得你一定要好好读书。”
大学 父亲开口致歉
董卿和爸爸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是从她上大学开始。父亲送她来到杭州,入学报到后,进宿舍收拾床铺。帮女儿料理妥当后,爸爸要离开校园了。和爸爸走在夕阳下的小路上,董卿第一次发现爸爸变得有点依依不舍。“我是后来才想起来那一幕,他看着我说,你自己小心点吧。然后他脸上突然有了一种我从没见过的表情,但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从来没有尝试过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对待我,跟我交流。”
大一放假回家,一家三口在爸爸的提议下,去餐馆吃了顿饭。“我们坐在一个安静的小角落,吃着吃着,父亲突然举起酒杯,说,我敬你一杯吧。我当时有点意外。他说,我跟你道个歉,我想了想,这么多年,我对你有很多教育方式不对,你别往心里去。”每想到这儿,董卿的眼泪就掉了下来。那顿饭,从不喝酒的她和爸爸一起喝光了一瓶白酒。
成名后 对父母心存愧疚
爸爸的教育,让董卿学会了坚持和忍耐。经过十年打拼,最终她站在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那一刻,她彻底理解了父亲,“我不知道有一天,我有了小孩以后,会不会用这种方式对他。我很害怕,因为我本能地觉得,我会,因为我认同了我父亲的这种方式。”成名后,有了越来越多的荣誉和掌声。对父母,董卿却始终心里留存着一份难过。“今年是我到北京整十年,但父母一次都没有来过北京。我总是在电话里动员他们,你们来吧,来现场看看我录节目,看看春晚,看看青歌赛。他们老是怕给我添麻烦,怕我在台上想着他们,注意力会分散。”董卿经常给父母塞钱,但他们仍是节俭惯了,一分都不肯浪费。“有一次,我爸去医院拔牙,拔了好几颗,出来以后咬着棉花球,腮帮子肿着,就这样,两人还是舍不得打车。”董卿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真是把最好的笑容都留在台上了,给父母的太少,“不少人对我爸妈说,你们生了个这么好的女儿,真让人羡慕。但他们从我这得到什么好处了?年纪这么大,不舍得雇保姆。有时我一回到上海,经常有人叫我出来吃个饭,我一般都推掉,希望多陪陪他们。但只有医院院长请我吃饭,我一定去,而且我见到他们都是同样的话,我爹妈拜托给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