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案背后的生命观
2011-05-14皮艺军
皮艺军
在药家鑫挥动的尖刀上我们看到了两个字:仇恨。民众对药家鑫死刑的期待同样是一种仇恨。
药家鑫死了,数百万人拍手称快,俨然一场大众狂欢。
而我困惑的是,国人为什么至今还痴迷于这种最原始的同态复仇,并以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在驾车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中,药家鑫的性质无疑是最恶劣的,就是赤裸裸的杀人灭口。
人的逃避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本能的逃避。这是一种在压力或挫折产生之时自动生成的自我防御机制,目的就是让人解除焦虑,恢复心理平衡,例如否认、投射、合理化、压制、文饰和补偿等等。司机的自发逃逸就是一种本能的逃避——肇事后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一跑了之。逃逸就是要“否认”肇事的事实;把杀人的理由说成是因为“伤者想记住车牌”,于是杀人便成为一种“合理化”的解释。当然,在“压制”中对肇事情节进行选择性的遗忘,“文饰”自己的罪行等等都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体现。
并不是说人有了这种本能的逃避就可以不必承担责任。人是有理智的动物,会采取理性的逃避;同样,在决定逃逸的时候,人的良知会对这种无意或有意的逃逸动机加以阻止。这是人与动物逃避行为的最本质的区别。很可惜,药家鑫孱弱的良知没能够阻止他的恶行,于是他偏离了人性,显得更加冷血。
逃逸就是拒绝承担责任。逃逸事件的大量存在,检验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逃逸的高发生率来看,我无法保持乐观。
在有关药家鑫案的讲座上,我问在座的学生,如果你去打开水,碰坏了他人的暖瓶;如果你踢球打碎了一扇玻璃门,而此时周围都没有人,你们会做何选择呢?你会在肇事地方留下你的姓名电话吗?台下几乎没有人能做肯定的回答。
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深藏着一种逃避。特别是在能够保护自己、成功逃避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讲出真话、承担责任?
别以为我们与药家鑫是两类人,只不过他走得更远、极端一些。与那些成千上万逍遥法外的交通肇事逃逸者相比,药家鑫终归在他的亲属陪同下前去领刑,并用自己的生命偿还了这笔血债。那些逃逸者听到药家鑫的死讯时,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他们还能继续为自己逃脱惩罚的可耻行为而庆幸吗?
“撞了白撞”和“撞伤不如撞死”,竟然成为许多司机顽固不化的潜意识,成为他们肇事(杀人)逃逸的内驱力,这无疑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同时,“怕药家鑫不死”的网民如此同仇敌忾,几乎不能容忍法学专家在犯罪原因方面的探究,不能允许任何人耽搁药家鑫的死期。大家斥责被告律师“激情杀人”的辩护,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也在“激情杀人”——试图用民愤杀死药家鑫。
在藥家鑫挥动的尖刀上我们看到了两个字:仇恨。民众对药家鑫死刑的期待同样是一种仇恨。对药家鑫喊杀的人,不仅是在表达仇恨,也在表示我们与他(指药家鑫)绝不是一类人。但是,只要当这个世界中还存在着仇恨,即使是两种对立的仇恨之间也存在着相似与相通。
这里体现的是中国人的生命观。中国人的宽容还不足以使他们宽恕有罪的人,也就是说,中国人绝不同情有罪的生命。非友即敌的敌意思维至今还笼罩在国人的心头。如果这样,中国人就永远不能理解在韩国大学生赵承熙杀了32人之后,美国人在葬礼上升起的是33颗汽球;就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要废除死刑,让那么多杀人犯继续活下去;就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人类不能去吃掉所有可以吃掉的动物和植物。
药家鑫的冷漠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他一个人特有的。这冷漠来源于几代人从小所受的仇恨教育,来自于不懂底线价值只懂功利主义,来自于“莫问国事,只问自我;不问素质,只问高分”的应试教育,来自于只尽义务却不敢承担责任的教化之中。
所以,药家鑫之死,绝不只是为那无辜的张妙女士抵命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