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大王”胡新华
2011-05-14毛燕群王卫斌
毛燕群 王卫斌
1957年,胡新華出生于江西会昌县文武坝镇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先后担任过电器修理、广播线路维护员,后来自己开了一家百货副食品批发商店。竞争激烈后,他开始考虑选择农业项目,因为收入期更长、更稳定、更有后劲。市场调查后,他坚信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必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亲友们纷纷劝他:“乡下人打破脑袋往城里挤,你好不容易在城里站稳了脚跟,放着十拿九稳的生意不做,偏要拿血本往穷乡僻壤扔,这不是傻吗?”胡新华主意已定,根本不为所动。
1989年,他毅然转让了城里的店铺,在湘江镇林岗村办起了一个湘江特种水产养殖场,开始试养蛤蚧、蜗牛等特种经济动物。
然而,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不过关,第一年干下来,胡新华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反而亏了3000多元。他不甘心失败,1990年春又从福建龙岩花高价购进了9只牛蛙种蛙,谁知牛蛙产卵后,由于没有及时把蛙卵捞到孵化池孵化,结果先孵出来的牛蛙蝌蚪把尚未出壳的蛙卵吸食了三分之二。侥幸余下的三分之一,又因没有及时加高护栏、按个头大小分池饲养,导致成蛙自相残杀,损失殆尽。
首战失利,惨痛的教训终于令胡新华清醒过来:特种养殖不同于一般的家常养殖,光有满腔创业的热情远远不够,还得特事特办,依靠科技保驾护航。于是,他不惜重金订阅、购买了大量特种养殖方面的报刊书籍,一有空闲就结合实际潜心研读,并从清池消毒、蛙体消毒,到放养密度、投饵时间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行事。此外,他还频繁走访福建龙岩等地的水产研究单位、养殖基地,虚心向专家、养殖大户求教。针对市场行情变化,他果断地淘汰了原先的牛蛙品种,引进了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美国青蛙。他曾经一反常规,尝试用鱼干、虾干代替生虾、生鱼饲养牛蛙,成功地改变了牛蛙的摄食习性,降低了一半的养殖成本。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大胆探索,胡新华渐渐地掌握了牛蛙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以及常见病防治方法,经济效益开始稳步增长,1991年年产值首次突破了30万元大关。
1994年,他在湘江特种水产养殖场的基础上,创办了兴华畜牧水产合作社,广泛吸收当地水产养殖户入社,统一提供种苗、饲料、防病治病、产品销售、技术培训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形成了特种养殖行业的整体优势、规模效应。
1995年,他又合股创办了湘江牛蛙发展总公司,水产养殖面积由48平方米迅速扩展到了6000平方米。他投资36万元,进行牛蛙和甲鱼混养试验,实现总产值56万元,仅商品蛙一项产量就达15.1吨,产值41万元,获利26万元,一举成为名副其实的“牛蛙大王”。
如今,历经几番整合,数度扩张,胡新华的经营多个品种,如牛蛙、甲鱼、龙虾、福寿螺、黑螺头等,产业链也从水产品养殖延伸到深加工领域,如黑螺肉、海带丝、成鱼干、海参、虾皮、虾米、鱿鱼等,销售半径也从国内发展到出口,成为一家集水产品引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经济实体,成为会昌县的一大亮色。
胡新华本人被省政府、国务院授予“江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光荣称号,当选为江西省人大代表、政协常委等。
(责编:蔡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