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嘉定:应用物联网的十大工程 等

2011-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温室联网监控

上海嘉定:应用物联网的十大工程

到2013年年底,在物联网方面,上海将全面完善研发、产业、应用3个层次,借助嘉定示范区,成为“智慧城市”。

1.智慧社区

对小区无缝隙覆盖,降低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安防和管理效率。

水、电、气、热等自动计费、收费;遇到火灾、有害气体泄漏等突发事故,可自动报警;实现安全防范系统自动化监控管理;实现住宅紧急呼叫系统;对住宅小区的关键设备、设施实行集中管理,对其运行状态实行远程监控;提供小区与城市区域联网,互通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终端实现医疗、文娱、商业等公共服务的费用自动结算。

2.智能家居

所有的家庭都有以下功能:家电智能管理、家庭火灾防范、家庭有害气体防范、用户定位及健康分析、社区医疗系统、门禁及进出口管理等。而且,还可以实现可视对讲功能、电子门禁系统功能;实现家电自动控制功能;公共水电设施监视;火灾与煤气报警;紧急呼救报警;电话线被切断与防破坏报警;实现三表远程计量,计算机网络功能及一些物业管理功能;实现家庭内电子购物、电子图书馆、远程医疗、天气预报、网络订餐等服务。

3.智能楼宇

公共建筑内,实时“感知”楼宇内的各种“信息”: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门禁等,全部“智能化”管理,实现建筑物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和消防自动化系统,合理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楼宇用户的舒适度,实现办公楼宇的有效节能,降低楼宇运营成本,提高楼宇的服务能力。

4.智能交通

科学配置信号灯、道路分布等交通资源,减少交通拥堵;全面、统一地管配公共停车区域,缓解停车问题;完善公共交通的车速、客流统计、车辆越站、违规下客、车辆保养等监管,识别、定位、跟踪、监管公交车。

5.智能监控

在主干道、桥梁、景观绿化处,部署高清摄像头,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自动捕获图像目标,提高安全监控管理水平。

6.精准农业

实时采集、传感、分析、监控农业信息,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农产品的产销。以马陆葡萄园为综合试点,建立农业数字化信息监控、控制系统。在温室大棚,通风、滴灌、降温、补光等数据全部自动采集。

此外还有:智能电网、智能环境监测、特种车辆监控、重点污染源监控等功能。

(责编:张思思)

辽宁:物联网24小时监控林业

近10年,辽宁作为全国首批林业信息化示范省,经历了从无到有、起步腾飞、快速发展3个阶段,成为辽宁省现代林业建设快速发展的“推进器”。

辽宁省林业系统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林业专网,上连国家林业局,下连14个市、38个厅直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以及50多个重点林业县区,林业信息化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2010年,省、市、县、乡四级高带宽林业专网投入使用,一条集音频、视频、数据传输为一体的通信及信息交汇综合业务网络平台,正在为林业系统的更好运转发挥作用。

2009年4月9日14时,沈阳市棋盘山远程监控指挥中心发现,南沟水库附近突发森林火灾。从回传的图像上看,火点浓烟滚滚。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处置,明火很快被扑灭。这是用物联网技术消灭火灾的实战案例。

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比如,建立了温度传感、温室控制、厂区监管、森林气象站、古树保护和候鸟迁徙观测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林业资源监管、综合营造林管理、林业灾害监控和应急管理能力。

2010年,建立了护林员监管体系、森林资源防控体系,搭建了物联网应用平台。

今年1月1日,辽宁省林业厅的门户网站第三次改版:拓展了1000个企业子网,办理各种证件6万多份,专家回答网民咨询上万条。

辽宁林业在全国实现了“五个率先”:率先建成数字林业核心平台;率先建成155兆高带宽林业专网;率先开通政务商务一体化门户网站;率先建成物联网应用平台;率先开发掌上林业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化成果。

(责编:张思思)

“温室娃娃”:温室控制专家

“该浇水了,牡丹花渴了!”“饲料缺少40公斤,小鸡饿了!”“温度超过25摄氏度了,该降温了。”……这是“温室娃娃”的报警。工作人员根据这些数据及时采取措施。

经过8年的努力,派得伟业研制出“温室娃娃”,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温室管理专用机器人。它是设施农业环境信息数据采集分析仪器,嵌入了真人发声语音模块、液晶中文显示和智能电源模块。“温室娃娃”存贮了各种作物的数据,如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可以测出温室内的各种实际数据,二者对照后,用报警的方式提醒用户加温还是降温、通风还是浇水。“温室娃娃”还可控制猪舍、鸡舍、羊舍等。它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能够存储6万组数据,如果每隔半个小时存储一次数据的话,就可以存储1250天的数据;节能省电,充一次电可以使用13天左右。

2006年上市以来,在北京郊区引起了较大反响,并被大范围地推广应用,而且扩展到山西、陕西、山东等地,深受农民欢迎。

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先后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系统集成等多项资质认证;先后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市场项目100多项,获得22个奖项;搭建和集成了一套新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逐步推出了5大系列化(电子农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水务和信息服务)的软硬件产品,产品遍布全国。

(责编:凌海燕)

南京未来星:

让物联网“联”上菜篮子

物联网技术怎样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南京未来星传感技术公司有发言权。公司2010年成立,硬件开发6年,软件开发1年,曾与江苏省农科院有过合作。未来星的最大优势:产品能够真正投入市场;免费体验;运营费每年仅1000元。

试点基地内,蔬菜大棚自动收集、对比各类信息;农科院专家可以随时了解生产情况;地太干了,灌溉设备可以自动喷淋;包装好的紫青菜,扫描条形码,各种生产信息就出来了,包括每次施了什么肥料、由什么厂家提供、施肥间隔期生产基地、生产负责人、采摘时间等等,一目了然;消费者可随时查看蔬菜、肉类的生产过程,从田头到家里的整个配送过程……

目前,未来星瞄准的是五星级酒店、私企业主等高端消费群,推广的也是高端农产品。通过会员制的形式,已吸纳了一批会员,创建了自己的蔬菜专卖店,避开了传统销售渠道、常规农产品。

(责编:凌海燕)

阳山桃园:水蜜桃用上物联网

桃农携手高科技

在无锡市太湖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的控制室内,借助物联网,农技人员正实时获取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叶面湿度、光照强度等一系列种植数据。“有了这套桃园种植精准监测系统,我们就能够根据实时监测得到数据,使有机水蜜桃进行科学种植。”副总经理李巧生说。

阳山水蜜桃闻名天下,但阳山镇知道自己的软肋:桃农凭经验种植,人工监测防治病虫害,费时、费力、误报率高。

从2011年6月起,阳山镇就与无锡美新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国内首个应用于果园种植的智能物联网精准监测系统。目前,25亩桃园内已均匀设置了22套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并正式运行。阳山镇将以此为“样板”,在3000多亩有机水蜜桃基地内逐步推广物联网种植技术,率先为桃农科学种植探路。

桃园用上物联网

“通过传感器采集桃园生长环境数据,通过物联网无线传感节点,对数据进行转发、接收、存储和融合,并以互联网和短信的方式,帮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桃园内的环境参数。”美新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黄华说。

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土壤水分,实现科学灌溉;环境温湿度传感器和叶面湿度传感器,可以保证水蜜桃的生长环境合适;太阳辐射传感器和气象传感器,可以了解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压力、风速等各种气象参数。充电式镍氢电池、太阳能充电板双重供电系统,在无供电环境下,保证了设备的持续运转。

精准的实时监控,是阳山水蜜桃的种植革命。数据超过预警值时,系统不仅能自动报警,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对病虫害的防治建议、灌溉建议等。“仅灌溉一项,桃园一年就能节约水资源30%以上。”黄华说。

(责编:张思思)

用物联网技术种花草节能又增收

打开电脑,轻点鼠标,就能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水施肥。这是现代农业智能监控应用示范项目,由长沙“百果园”运用物联网实现。

2009年11月,项目通过了验收。长沙“百果园”是首个在农业领域部署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单位。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了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基质)的动态数据、作物生长发育实况(视频),传送到电脑、手机等终端;便于了解和总结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规律,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有利于有效调节植物花期、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单位面积的复种指数;大大减少现场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既节约用工,又能确保各环节的精准性;既节能节水,又增产增收。

在“百果园”14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蝴蝶兰、红掌、一品红、碧玉等数万盆花卉生长繁茂、花团锦簇。轻点鼠标,可远程控制温室内的风机、水帘、天窗、侧窗、内外遮阳网及灌溉、施肥(药)等设施的运行。管理员即使在国外,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网络,进行智能监控,也不用为了获得某项数据而几天几夜守在温室大棚了,使现代农业生产真正实现设施化、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

(责编:凌海燕)

猜你喜欢

温室联网监控
“身联网”等五则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侦察兵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