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11-05-14
世相
传说中的小费
25岁那一年,有生第一次出国。我们一行5人谨记着局长“不要露怯,要给小费”的教诲,去往美国。
在洛杉矶,我们住在一个小酒店,每天回来都会看到枕头上有张便签,上面写道:“很高兴为你服务,如不满意请向我提意见。琳达。”我感到一阵贴心,看看人家的人性化!遂大笔一挥:“我很满意,谢谢。”后来当地翻译知道了这事,趴在我耳边低语:“这可不是什么客户满意度调查,这是人家琳达在向您要小费呢!”
参观一家香肠工厂,一个西装革履的驼背老头为我们开一辆看上去很三手的林肯车。贾处长悄悄嘱咐:“不要给他小费,估计工厂会管这事。”参观完毕,驼背老头把我们送到机场,一边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搬运行李,一边用小鹿一样的眼神轻抚我们每一个人的面颊,还跟进了机场的自动门,大概想和我们同回中国。关键时刻,贾处长不慌不忙地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备好的礼物,塞到老头手中。老头低下头,与掌心中蚕豆大小的物件对视了一分钟,问:“What's this?”处长连说带比划:“这是福娃手机链,我们的吉祥物,欢迎你到北京去看奥运会!”老头转身走人,背似乎更驼了。
几个月前,在山东举办的一场国际高尔夫大赛中,一个韩国人赢得了18万美元的冠军奖金。如果这场比赛在人力成本昂贵的欧美举办,很可能球童小弟会拿到奖金的5%的巨额小费。但毕竟规矩不是法律,抠门不是犯罪。这位为冠军扛着球包翻山越岭、在果岭上为他指点迷津、找球时还可能遭遇过毒蛇的山东小伙子,最终得到了有零有整的745块小费,还是人民币。
山东小弟应该听听新加坡小弟的故事。当年类似遭遇的他直接跑到媒体中心,向记者大肆爆料,控诉冠军的吝啬。结果,这位勇于讨薪的球童小弟得到了冠军补偿的5000美金。顺便说一句,冠军是中国人。
好像是圣经里说过,敲门便有人为你开门。这句话不知道适不适用于劳动人民索取小费。不过,就算你得不到5000美元,至少你还能得到一个福娃的手机链。
文/王正
流年
每个男人都宠爱嫩啤
我喜欢喝酒,天天晚上喝,一瓶白酒3天喝完,多了不行,少了不够。我和白酒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夫妻,而啤酒则有点像我的小三儿。其实我和啤酒有过漫长的激情岁月,之所以没和它修成正果,是因为它太轻盈,太单薄,缺乏厚重和浓烈,不能很直接地将我的头搞晕,而头不晕我是很难抵抗压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无趣的生活的。不过,虽然没有修成正果,我还是很宠爱啤酒,就像干爹宠爱郭美美。
当年我从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进了啤酒厂,先被分在企业管理科,后来因为上班时间打扑克被厂长捉到,给流放到灌装车间。厂里几乎每个人都同情我,但我却认为,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因为灌装车间就像一个啤酒的海洋,你可以把啤酒灌装到瓶子里,也可以把它灌装到自己的肚子里。一大排洗好的啤酒瓶被送到一个台子上,上面一大排灌酒的小笼头严丝合缝地插进啤酒瓶口,然后抬起,另一大排空啤酒瓶再过来⋯⋯然而总有那么几个小笼头不争气,酒不是灌得太满,就是灌得太少,这就是不合格产品。这种酒,只要不被车间主任看到,你可以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装好的酒压好盖,再送进杀菌机里去杀菌,杀过菌的酒叫“熟啤”,喝起来就有点苦涩味了,这样的酒我们是不喝的,我们只喝没杀过菌的“生啤”。其实,生啤还不是最好喝的,最好喝的是“嫩啤”。这种酒灌装车间的人喝不到,只有发酵车间的极少数人才能搞到。那大抵是夜班的时候,一哥们儿向我使个眼色,我就明白有“嫩啤”喝了。
喝啤酒真的很需要天分。有人说酒量大的能喝,有人说块头大的能喝,其实这都不正确。我有次跟一个肌肉男拼酒。那时候他刚得过一个健美赛的第三名,看不起瘦瘦的写诗的我,而且他白酒能喝一斤二两,算是块头与酒量并重了。我喝啤酒很洒脱,有姑娘叫我“啤酒王子”,因为我不喜欢对着瓶口喝,总要弄个杯子,无论大小,一次半杯,一口见底,从不拖泥带水。而那哥们儿烧包,对着瓶口干,那样喝是无法掌控喝酒的节奏的。3瓶下去后,他说话就有点不利落了;6瓶下去后,他开始亢奋,说话异常地清晰和利落,我知道他已到了最高境界了,顶多还能撑3瓶;果然到了第9瓶,他喝着喝着就开始哭了,说他这一身肌肉只有一半是练的,而另一半是靠打药物的。我对着哭哭啼啼的他,又喝了3瓶,才骑着自行车回家。虽然我在空旷寂静的大街上将车骑到了一个人拉着的板车上,但我嘴里的香烟、鼻子上的眼镜都没掉落,爬起来继续骑,一边骑一边唱着《一无所有》回了家。肌肉男现在死掉了,死时只有四十五六岁吧,我怀疑与他年轻时代打的那些激素类药物有关。我很怀念他。
我不知道我一生喝了多少啤酒,我只知道喝啤酒不会长啤酒肚,我40来岁,小腹依然平坦得可以切菜。如果你肚子大了,那绝对不是啤酒搞大的,可能是青年时代一些未曾实现的理想、一些没散发掉的热情的发酵物,要想把它们打掉,只能多喝啤酒。
文/余毛毛
城事
爱情算术
我一直都觉得,但凡“追求真爱”的女孩子,一定要有个理由先。梁家辉说他落魄的时候摆地摊,女友都对自己不离不弃。话说他再落魄也是拿过金像奖影帝的地摊小贩!有朋友感慨说自己弃官下海经商,女友放弃稳定工作来陪自己打拼,可这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啊!那时候下海的都是弄潮儿。你要换作现在,大学毕业放弃公务员不做,说自己要创业了⋯⋯恐怕连你未来丈母娘都要被惊动,亲自出山,以收回女儿为要挟,逼你继续吃皇粮。
所以说,如果有个女孩弃宝马来坐自行车,那么背后很可能有故事。或者她是环保人士,或者那自行车出身不凡,或者,是开宝马的男人在前面骑。狗血的好莱坞剧情会将故事变得更复杂一点,比如,自行车骑到山顶,把车放进豪车中,开车下山。有女孩子说得更直截了当:“拜托!现在有些牌子你听也没听过的自行车,卖得比宝马还贵好不好?”
不过,这年头,不只女人懂得算。现在有一种印着保时捷标志的车钥匙,10块钱一把,在网上卖得很火。男人去到酒吧,把它往桌上一放⋯⋯你一定在替他担心,万一得手怎么办吧?人家早就想好了!吃饭的时候点瓶红酒,然后说喝酒不能开车,高晓松刚栽,打车回去吧⋯⋯
我有一个同学,有一天去逛她最爱的菲拉格慕,看见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全身名牌。我同学火眼金睛,把人家从头到脚扫描一下,耳环是C家的,包是H的,眼镜是G的,鞋子是LV的⋯⋯她讲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什么叫“我一眼就看穿你”。我同学和那个女孩子看中了同一款包,人家打了个电话给老公,然后就买了。我同学默默地放下了包,黯然神伤不已。不过,她说后来心里终于平衡了一点,因为她听到那个女孩的同伴对她说:“老头子倒挺大方的。”
话说我有一个叔叔,20多岁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名城里女子,两人都心高气傲,男人嫌女人眉目不够声色,女人嫌男人虽在政府部门工作却无硬码编制。10年之后,男未娶女未嫁,经媒人介绍,成就天作之合。我婶婶肯嫁给我叔叔,不是因为当年的青蛙变成了王子,是因为她好好算了一下,反正自己也没变成天鹅,连青蛙再不要,自己这块肉,大概连癞蛤蟆都不要吃的。
男女关系,说到底,是有一番算计的。有得失考量的爱情故事才有说服力。张爱玲的小说如此好看,是因为她将爱情写到一种界于理性和感性的临界点。《倾城之恋》里,一座城的陷落才成全了一对男女。我邻居家的阿姨老是对她女儿说:“你爹没钱没权没本事,话都说不清,我干吗嫁给他?还不是看他长得帅。你看你现在多漂亮,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文/上上签
浮生
原汤化原食
我妹妹又像老鹰捉小鸡一样端着碗追着她3岁的小孩满屋跑了。小孩一边转圈圈藏猫猫,一边尖声抗议:“饱了,不吃了!”那个当妈的根本置若罔闻。对于“母亲”这种人类来说,孩子说“吃饱了”等于对牛弹琴。我家小孩采取的措施是发现形势不妙索性盖住自己的碗,以防在自己好不容易快吃完的时候,新一轮饭菜趁其不备又投放到碗里去。
小时候我和妈妈跟姥姥为了吃饭斗智斗勇的片段还历历在目。每次一大早回城时,我们母子两个像潜伏的特务一样悄悄地穿好衣服拎上包袱,蹑手蹑脚地打开门,却总是见到厨房里的辉煌灯火扑面而来。下次我们6点起身,姥姥就5点起来做饭;再下次我妈5点就爬起来,姥姥她老人家4点就守在厨房了⋯⋯
后来的情形却戏剧性地往日重现。我和妹妹周末回娘家,妈妈总能让我们吃到追悔莫及。有次我和妹妹交换意见,妹妹说她吃完饭回家,走一路吐了一路。
在母亲眼里,孩子吃的饭就像女人衣橱里的衣服,永远少一件(口)。当妈的劝食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我朋友侯说他回乡下老家前特意给他娘打了招呼:“这回可不敢七碟子八碗地做了,我吃碗面就成。”他娘说,那你能吃五碗不?侯心说,您当我是难民啊?随口还价说:“两碗就够了。”回家一看,妈呀,这叫碗吗?貌似唐僧取经用的紫金钵盂!好在他长途奔袭也饿了,一口气吞下去一碗。刚吃完一碗,另一碗已端上来。当娘的眼巴巴地看着,他不忍心,就又硬着头皮吃了一碗。还没来得及说够了,第三碗已被老太太眼疾手快地盛好了。当娘的说,你看你瘦成啥了,还不好好吃饭!侯心想看来今天非吃成水桶她才满意,破罐子破摔的他心一横又塞下一碗。当他意识到该悬崖勒马的时刻,第四碗又上来了。
娘先发制人把他的话堵回去:“填个缝缝吧!”环顾左右,陪吃的弟妹们早已作鸟兽散,只剩下他和那碗面面面相觑。娘幽怨道:“剩下明天只好倒了⋯⋯”好吧,最后一碗了,再不能吃了。侯半推半就地吃完,看到第五碗颤颤巍巍上来时,简直想拔腿逃跑,被他娘按住说:“这一碗汤多,原汤化原食⋯⋯”接着又嗔怪说:“不许把汤剩下啊,从小爱剩嘴巴!”
看了我的这篇小文,我家小孩心有戚戚地声讨:“就是的,你每次做饭都要逼我吃到消化困难!”我说:“那就再来点汤吧,原汤化原食。”
文/肖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