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厂:工业突围

2011-05-14周政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14期
关键词:工业区大厂工业园

周政华

大厂虽然错过了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却阴错阳差地迎来了北京的产业转移新机遇

“你可以在全国看看,三年半时间能做到像大厂这样的,绝无仅有。”

3月30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见到朱洪业时,这位河北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招商局局长,刚刚从客户的饭局中抽身赶到办公室。朱洪业口中的“大厂”,是指河北最小的县大厂回族自治县。这里离北京不到40公里,是到石家庄距离的九分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大厂在北京人的印象中是北京的牛羊肉供应地之一。

潮白河工业区的北京办事处,设在了朝阳区三元桥附近的一栋高端写字楼的19层。从这里几乎能俯视大半个国贸中央商务区,这片高楼林立之地,不仅是北京的商业心脏,也成为河北县市进京招商的桥头堡。

“我们开车走在高速上,除了司机不看两边外,坐车的人都拿个小本子记录,抄两边广告牌上的企业电话。”朱洪业笑称,曾经一家已经定下来要去燕郊投资的企业,在一顿饭之后,硬生生地被拉回了大厂的会议桌旁。

类似这样的故事,朱洪业几乎脱口而出。从建区到现在,三年多过去了,大厂潮白河工业区从北京招来了首钢机电、和平铝业、北标三环等100多家企业。现在,连同数十家北京以外地方招来的公司,与潮白河工业区签约的企业数量接近200家。

招商的脚步并未停止,随着首都经济圈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包括大厂在内的环首都的13个河北县市一齐加入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竞争之中,竞争的结果,直接关系这些城市未来在首都经济圈中的经济版图大小。

“国贸正东30公里的CBD工业区”

从三元桥的北京办事处出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友谊大桥,这里是北京和河北的分界线。自此向东,北京的武兴路变为大厂的侯谭路,柏油路面也由深黑切换为灰白,司机驾车开始小心翼翼地躲避路面上的一些坑坑洼洼。

从侯谭路往南拐到潮白河工业区时,基础设施又提升到了北京的水准。新修的福喜路,双向六车道,目前还在进行二期的南延工程,为工业区进一步拓展空间做准备。

当汽车停在一家名为和平铝业的公司大门口时,工业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跳下车,门卫见到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也招起手来,示意可以直接进去。一进厂,就是一座高大厂房,不远处,一道铁丝网把建筑区和生产区隔开,里面是两栋在建的厂房,以及未来集团总部办公大楼。整个厂区占地300多亩,看上去十分宽敞。

充裕的土地储备,是大厂县招商的最大优势之一。这里是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中规划的京东新城所在地。廊坊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仅2009年上半年,大厂的工业用地供应量超过3000亩。三河市土地基准价格显示,潮白河工业园所在区域的工业用地基准价格在16万元到22万元之间。

由于县级政府没有土地划拨权利,因此,潮白河工业区的每一块建设用地,均需河北省政府审批。潮白河工业区开建的第二年,正好碰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给这个河北县城的工业区带来了扩张机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河北省某领导2010年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的讲话称,“土地指标的问题,你们(指‘圈内工业园)不用担心,会举全省之力支持你们,你们现在关键是要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这个定位来找项目、抓项目。”

和平铝业等企业抓住了河北省招商引资的急迫心态。

“我们在大兴、顺义的工厂面积不太大,你知道的,北京嘛,寸土寸金。”和平铝业总经理助理杨耀旭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来大厂投资之前,和平铝业最大的一间工厂位于河北燕郊,占地126亩。2008年,当他们要求扩大厂区时,燕郊新增工业用地只提供给科技含量更高、投入产出比更大的项目。

在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招商人员看来,和平铝业可以归为节能环保一类,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它争取过来。

“90%企业来自北京”

北京自身产业规划的调整,给大厂这样的临京河北县市提供了招商引资的机遇。

随着北京产业定位日益高端化,工业用地供应规模越来越小,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国家级的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为例,他们对入区企业的要求,在很多企业看来几近苛刻:每亩的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300万到350万元,产出要超过固定资产投入的若干倍。

北京也在有意识地将一些生产环节向外转移。2010年7月,京冀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时,双方就决定把北京智力资源和河北劳动力土地资源相结合,进行产业分工协作。按照双方签署的协议,京冀两地将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钢铁、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七大行业的合作。

河北也希望借助这种产业分工,缩小与北京之间的产业落差。事实上,大厂县早在两年前就盯上北京企业。

“朝阳区的北标三环是怎么进来的?以前我们约客户总是在土桥那个地方碰头,后来发现那里挂着北标三环的牌子,就进去问他们愿不愿去河北投资,结果就拉到潮白河工业区。”

大厂潮白河工业区招商局局长朱洪业表示,刚开始一些北京企业对投资大厂还半信半疑,但经过几轮考察后,还是决定把企业搬过来。类似这样的现象也曾发生在上海与江苏昆山之间。

“2011年是京津冀地区经济融合的一个转折点。”区域经济专家、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陈耀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北京出台的限房、限车政策,意味着首都环境容量已经达到一个饱和点,历来强调的集聚功能将转变为辐射功能,无论是自然的产业外溢,还是主动的产业挤出,均不可避免。

2009年,潮白河工业区吸纳的企业中,90%都是北京的企业,电子信息类的,大部分都是从朝阳区酒仙桥一带搬迁过来。

电子信息业一直是河北的短板。以手机配套产业为例,摩托罗拉中国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在天津,而河北仅有一家企业为其生产液晶显示器,摩托罗拉相当一部分零部件,不得不舍近求远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采购。

随着大批北京电子信息企业的东迁,这一局面或许将有所改观。“北京企业有的是整体搬迁,有的是在这里建分厂,为日后做打算。”朱洪业说,两地产业对接还得有一个过程,不能急。

工业园成经济引擎

大量落地的工业项目正改变着大厂这个农业县的面貌。

最先受到工业化浪潮席卷的是邵府乡,这里是潮白河工业区的所在地,也是河北省规划的京东新城的核心区之一。汽车在园区马路上飞驰,广袤的土地上被铁栅栏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厂区,偶然还能看到一些村庄的平房和农田,但要不了两年时间,当地农民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上,将建起巨大的厂房,响起机器的轰鸣声。

这种大兴土木的场景,会让朱洪业想起2007年刚到大厂时的遭遇。那年11月的一天,下着雨夹雪,朱开着车第一次去现在的潮白河工业区,那时工业区里还只有一条土路,车开到半道,轮胎就陷到了泥里。后来,他们再去工业区,碰到雨雪天,就会开上越野车。

经济底子薄,政府手中并不富裕,大厂只能眼看着燕郊、香河的农田变高楼大厦,房地产红红火火热起来。“想当睡城也不容易啊。”面对燕郊、香河直奔万元的房价,大厂的官员们只能如此感叹。

大厂虽然错过了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却阴错阳差地迎来了北京的产业转移新机遇。

在潮白河工业区招商局局长朱洪业看来,“大厂就像五年前的固安”。河北固安县,与北京南部郊区仅隔一条永定河,经过十年的发展,固安工业园已经是“圈内”最成熟的工业园之一。

工业园被河北地方政府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以大厂县所在的廊坊市为例,包括潮白河工业区在内的13个当地工业园,贡献了廊坊超过一半的经济总量。

河北省也将环首都县市的工业园作为承接北京、天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今年一季度,河北全省有近7成的工业项目放在了工业园区,而在2010年同期,这个比例只有不到3成。2010年初,河北省提出“园区产业倍增计划”,对处于末位后三名的开发区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给予黄牌警告的建议省政府取消其升级开发区(园区)的资格。

这种把招商成绩与官员政绩相挂钩的做法,也显示了当前河北省招商引资的急迫性。在河北省2011年一季度环首都片重点建设项目调度会议上,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说,投资1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河北和周边的省份有差距。

眼下,潮白河工业园正竭力复制固安工业园的成功经验。潮白河工业区给自己定下的招商规划主要有三类:电子信息、现代装备、新能源。这些产业均属于“十二五”规划中国家重点支持的范畴,但与固安有两项是重叠的。

河北省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河北省常务副省长赵勇在前述场合表示,“(省内一些)区域有了特色,但是同构化还存在,特色还不够鲜明。”

事实上,京津冀三地都把电子信息、现代装备、新能源列为重点产业发展。这也意味着,未来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内部,如何避免工业区之间的无序竞争,将成为考验多地政府协调的大难题。★

猜你喜欢

工业区大厂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大厂”金融高管回归传统机构!BATJ不“香”了吗?
求职季“上岸”记
弃“大厂”入中学
广西大厂矿区下游平村盆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
文莱鲁谷工业区欢迎高科技工业入驻
滨海新区轻纺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