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
2011-05-14万佳欢
万佳欢
“大剧院的现实催促着我们不可能慢慢地再去做,方方面面因素不允许我们慢,等是不行的”
中国新闻周刊:3年15部原创和自制剧目,其中原创剧目每年1到2部,这个数字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么?对于一个还处在初创期的剧院,这样的剧目生产速度会不会显得过快、过急?
邓一江:是我们的一个计划。我们也感觉这个量很大,也很累。说实话,一个院团一年做一部就不错了。况且大剧院只是刚成立了合唱团和管弦乐团,只能说在歌剧的制作上有一些主动性。还得依靠别的院团,而他们其实还有自己的生产、演出计划呢。
但大剧院的现实催促着我们不可能慢慢地再去做,方方面面因素不允许我们慢,“等”是不行的。我们的压力也很大。
从政府对我们的要求来说,国家投资建了这么一个艺术殿堂,你不能让它空着,一定要有剧让民众进去看。另外,我们4个剧场,这么大体量的演出,按照国际惯例,如果现在去邀请国外一流团队来演出,只能排到后年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去年就已经把2013年的演出安排做好了。剧目还要有艺术质量,又要有市场效益,到哪去找那么多剧?
中国新闻周刊:做原创剧目还因为有方便回收资本的考虑吗?
邓一江:是的。国家给大剧院的投资也就是全年费用的三分之一。说实在话,每次引入国际一流的歌剧,大剧院都亏本。他们过来最多演4场,而我们还得保持低票价,全年50%以上的票价都是500元以下。原创和自制剧目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减轻观众的压力,我们最低甚至80元都敢卖——因为不用一次性收回所有成本,而是通过多次演出收回。
从国外引入的一流剧团的演出,是否适合中国的观众?不好说。其实这些经费可以用来打造我们自己的团体了。而且,天天演外国的,不搞本国的,可能政府、专家、老百姓都会有意见;我们毕竟是中国的大剧院,还是想积攒自己剧目。
做原创剧目可以繁荣国内演出市场、激活创作市场,而且有了自制剧目,大剧院就有竞争力了:可以用自己的产品跟其他剧院交流、互惠。今年韩国邀请《图兰朵》去表演,这是大剧院“走出去”的第一部剧目,《马可·波罗》也有望到意大利交流演出。
中国新闻周刊:15部原创剧目中11部是歌剧,在中国歌剧发展基础薄弱的前提下,为什么如此重视歌剧的创作?
邓一江:歌剧院是大剧院最大的一个剧场,剧目需求量大;而且歌剧的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国内歌剧团做过的歌剧,能数出来多少部?市场份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其实国内有不少这方面的艺术家都走上国际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源。
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大剧院原创剧目的题材和具体创作的要求是怎样的?
邓一江:原创剧目难就难在题材的把握和选择。作为国家最高的表演艺术舞台,剧目要代表国家最高水准,还得符合市场规律,踏踏实实做观众喜爱的剧目。不会去做试探性、先锋性的尝试,不能说每个人都拿大剧院来做实验。像《西施》那样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又能像《山村女教师》那样表现当下现实生活、弘扬先进人物,这是我们要去做的。
题材确定后,在既提供平台、又考虑市场的前提下会充分尊重艺术家。每一个剧目都会严格把关,邀请专家做几轮的研讨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