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然想到

2011-05-14陈四益

杂文选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民心治国政权

陈四益

以口号夺国的事例很多。“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均贫富”、“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造反有理”,无穷无尽,都是夺国的口号。口号只要合时代之需求,纾百姓之愤懑,就可以一呼百应,或啸聚山林,或揭竿而起,因缘凑泊,说不定就来个改朝换代。

夺国之际,口号只是号召,无须兑现,也无从兑现,因为“国”还在他人之手。一切口号都是关于将来的支票,所以相对简单。若是“夺国”不成,口号自然销声匿迹,无人追究;若是成功,执国者自会换上一套说辞,或以当务之急为名,或以条件未备为名,或以时过境迁为名,并不真的兑现口号。所以,中国自古口号甚多而兑现甚少。

“夺国”之后,便是“治国”。治国也可以有口号,但主要在于建设。建设较之夺国,另是一功。夺国需要鼓动,建设需要沉稳;夺国需要混乱,建设需要秩序。因为政权已经易手,喊出的口号,无论关乎经济还是关乎政治、社会,都要言出必践。若不兑现,难免让人失望。所以,口号易于夺国而难于治国。

忽然想到,五十年前学唱的一首歌,歌词大意是:“蒋匪帮呀,那个一团糟啊,一团糟啊!坏蛋坯子可真不少啊,贪官污吏到处有啊,汉奸特务还有狗强盗。”歌词的文采如何姑且不论,但揭示当年国民党治下的社会实相可称淋漓尽致。那时“打老虎”、发金圆券,曾让人寄予希望,谁料羊头狗肉,很快就露出了“铺子”的真相。接踵而来的是反贪的虎头蛇尾,于是,希望变为失望。听唱这首歌时,就像当时听到“反饥饿,反内战,要民主,要和平”这类口号一样让人热血沸腾。

夺国成功的执国者在治国时也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动员民力,争取民心,也有提出口号的需要。但这时提出的口号,对执国者就不仅是唤起民众来打倒一个可以取而代之的政权,而是要争取民众一道来巩固这个政权。因此,这时的口号既要让民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利益,又要考虑达到这些目标的条件和途径。民众为自己的利益奋斗,并得到了期望的结果,执国者就会提高威望、赢得民心。

邓小平提到“国民经济翻两番”时,是了解民心的。经历了十年内乱的中国,民生凋敝,发展经济是头等要事。誰抓经济,就得民心;谁还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就不得民心。邓小平是一位有眼光且务实的领导者。他甚至已经预料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话讲在了前头,以使急于富裕起来又不可能同步富裕的人有个思想准备。但是,邓小平讲的“一部分人”,首先绝不是官员。

邓小平的目标部分地实现了。如他预料,中国经济翻两番的目标达到了,甚至超额达到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预言也实现了。可惜在他身后出现了他没有完全预料到的情况。在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中,依靠出租权力的官员和依靠租借权力的商人大行其道,使贫富悬殊到了危险的程度。而且由于一段时期的放任,这些暴富的人,特别是手握权力而又贪婪的官员更加肆无忌惮。

看透世事的鲁迅曾有“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之语。但人总还会有希望,鲁迅也始终保有着希望。只是,失望不能屡屡重演。不断重演的失望是扼杀希望的毒药。

希望若是死了,剩下的便只有失望。还会有什么?不知道,不想说,也无须说了。

【原载2011年第2期《同舟共进》本刊有删节】

题图 / 口号 / 王乃玲

猜你喜欢

民心治国政权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露胎印花罐
韩国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与现代化模式研究
蔡英文“政权”下两岸关系的走向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从“民心河”事件谈城雕
从“民心河”工程回看城雕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