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的良心
2011-05-14徐迅雷
徐迅雷
近日,据一份调查显示,北京“小升初”的择校费,每个孩子的家长平均得准备八万七千元。2011年的“小升初”录取工作竟然从2010年10月就开始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俨然已从“潜规则”变成“明制度”。
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孩子都有书读,为何要择校?就因学校有差距,而且这差距愈拉愈大。哪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读好的学校,认为这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校水平有些差异,本来也正常,但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应该追求公平与均衡——只有均衡了才谈得上公平。义务教育理应由政府公平地提供给每位公民。
但教育主管部门和有权有钱者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希望从义务教育阶段就拉开学校与学校的距离、学生与学生的差距,让名牌学校成为自己的政绩,让自己孩子从小读名校,从而跑在别人的前头。
长期以来,北京市对名校采取“锦上添花”的做法,在经费投入、教师配备、硬件建设、招生等各方面都予以倾斜,使劲拉大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这对官员与学校本身来讲,好处实在太多,其中关键的就是可以聚集巨大的利益。择校费是极其庞大的“第二收入”,最终都会以各种形式落到相关部门、学校和老师的腰包里。权力寻租、利益交换,让多少人乐在其中,不肯自拔。北京市教委去年“三公”经费决算达一亿四千三百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出境费用就高达近四千四百八十四万元,可见用于潇洒的钞票之多。至于他们出国去考察国外的教育,是不是会考察“教育公平”问题,人们不得而知。
教育不公,择校不止。北京从2008年开始,“小升初”权力下放到各区县,地方政府心中当然是乐开了花,“不公平”由此也前进了一大步。由于没有制衡的力量,权力寻租越来越凶猛。也许在一些官员和学校领导心底里就是希望“让择校来得更猛烈些吧”。
不少“教育者”,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教愚者”。曾有论者批评大学教育:大学之伤,是社会之痛,大学作为社会良心却将底线失守。这个批评是尖锐的,现在看来,与大学相比,基础教育良心坍塌更为严重。当基础教育的学校都努力制造不公、越发贪婪地攫取择校费,教育精神能不没落吗?
要想杜绝“小升初”择校乱象,就得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问题。这必然要“取强补弱”。教育要均衡,那么教师要均衡、投入要均衡;加上经费的倾斜,这样才能让弱校的“体质”逐渐强壮起来。当所有的学校都水平差不多、各有千秋,只有“差异”而没有多少“差距”的时候,各种择校的原动力必然就没有了。
【原载2011年9月1日《工人日报·科教时评》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