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流通站建设的定位与实践
2011-05-08颜雷震何颂英
颜雷震 何颂英
(宁波市北仑区图书馆,浙江 宁波 315800)
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关键。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享受公益文化是公民的权利,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内涵。基层图书流通站的建设已经成为实现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一项最现实选择,在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的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基层图书流通站的定位
1.1 特点定位
基层图书流通站一般都建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区,属于一种小范围内的文化设施,多为市、区公共馆援助建设,规模不大,且藏书多以科普、生活、娱乐类为主,包括一些主要的报纸杂志,总藏量一般在千册左右,由当地公共馆统一调拨配送,置换更新。
1.2 功能定位
基层图书流通站规模虽小,但肩负着满足本区域内居民阅读需求,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职能。作为该区域的信息中心、交流中心,应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学习、阅读、交流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1.3 系统定位
基层图书流通站是区域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公共图书馆一起,形成了类似于基层馆与中心馆的网络式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这些扎根基层的图书流通站,是巩固整个城市区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有效措施。
2 北仑区图书流通站建设实践
2.1 现状
北仑区基层图书流通站建设在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从最初的仅面向农村、社区,到进一步拓展思路,走进企业、走入军营,为满足辖区内更广大居民的基本阅读需求,积极拓展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北仑区下辖6个街道、2镇、1乡。北仑区图书馆自2005年启动图书流通站建设项目,至2010年11月底,已建有图书流通站51家,服务范围遍及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等多个领域,其中社区图书流通站17家、农村图书流通站22家、部队图书流通站4家、企业图书流通站8家。除了白峰镇郭巨边防派出所,其他各图书流通站均配送新书1000~1200册左右,订阅报刊30多种。
2.2 取得的成效
图书流通站的优势在于,他们熟悉所服务的用户群,能够真实地了解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他们最贴近用户的所在地,方便用户就近使用。北仑区图书馆自启动图书流通站建设以来,就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流通站建设工作,其最终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发挥流通站的流通作用。
2.2.1 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的支持对图书流通站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宁波市文化局为送书下乡拨款给各县、区公共图书馆一部分资金,北仑区图书馆获得6万元,当时,北仑区政府给予了等量的配套资金。北仑区图书馆经过研究决定选择走建设“图书流通站”之路。之后每年北仑区政府都坚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图书流通站的建设,这为北仑区图书流通站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资金保障,让更多的基层群众能享受到图书流通站带来的便捷。
2.2.2 规范的建站流程
基层图书流通站的建设是为了有效地改善辖区内居民的阅读条件,解决基层群众读书难、看书难问题,使基层群众能看上书、看好书,从而提高文献利用率,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为将建站工作落到实处,用好政府的每一笔专项经费,做到有的放矢,北仑区图书馆自建站之初就通过调研和考察,确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站流程。在建站原则上,要求综合考虑区域面积、人口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建站地点要求人口相对集中,采取宁缺毋滥、集中优势投入的方式,既避免分布不均衡,又要符合“就近化”的原则。
在确定建站原则后,北仑区图书馆对提交申请建站的各社区、行政村、企事业单位、部队等,要求通过当地文化站统一审核后上报图书馆,再经由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坚持成熟一家,发展一家。
2.2.3 科学的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科学的管理制度则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仑区各基层图书流通站实行了统一挂牌、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模式。并在2008年初制定通过了《北仑区图书流通站管理办法》,对图书流通站的建立和建后运作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管。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北仑区图书馆对全区各基层图书流通站负指导和监督之责,而各街道(乡镇)文化站分别对辖区内的图书流通站负监管之责,双方就图书流通站的正常开放和活动开展等事宜做好协调组织工作。针对图书流通站的建站条件、建站程序、服务规则及相关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在制度上进一步保障了图书流通站的有序建设和规范运营。同时,不定期地对全区各图书流通站进行巡查以保证其正常开放。
2.2.4 有力的文献保障
每个基层图书流通站在建站之初,由区图书馆统一配送千册以上加工完善的新书。之后,根据各家图书流通站的不同需求,不定期地进行图书调换,并且每年保证为各家图书流通站订阅可读性较强的报纸、杂志30多种,确保图书流通站新书的延续,保障周边居民能够不断阅读和掌握新知识。图书流通站配送的图书,在选择上充分重视了图书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选取读者用得上、看得懂的图书。
2.2.5 年度表彰总结
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是促进图书流通站健康规范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北仑区图书馆每年召开一次全区图书流通站工作会议,对前一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部署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
2.2.6 集中培训
图书流通站的管理人员目前普遍以兼职人员为主。北仑区各家图书流通站的管理员多数是由村老年协会中的老年人兼职,少数是由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兼职,部分企事业单位则由相应工作人员兼任。这些兼职管理员,普遍存在着业务知识缺乏、不懂图书管理知识等与图书流通站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为此要通过人员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为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和热忱,不断完善流通站服务工作,北仑区图书馆每两年举办一期图书流通站管理员业务培训,同时采取上门辅导和专门进修两种方式予以配合,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引导各流通站管理员做好图书流通站与读者的联系纽带,提高图书流通站的服务质量。
3 问题与对策
北仑区图书流通站的建设成效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流通站的服务局限性和不足也在建设过程中日益凸显。基层图书流通站受现实条件的限制,硬件设施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善,为此,要在软件管理,包括人员素质、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时间上进行加强和完善,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实现基层图书流通站的可持续发展。
3.1 继续加强人员培训,拓展服务内容,保证服务质量
①对于流通站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业务水平落后,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仍然需要通过定期培训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改善和提高,帮助图书管理员树立服务意识,更新服务观念,培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实践能力,鼓励以创新思维去解决读者问题,真正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
②随着信息资源的日益增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单一被动的传统阵地服务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读者的需求,图书流通站需要依托全区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积极将各图书流通站从提供单一、传统服务向外延型、多样化的服务延伸,除了提供传统的借借还还服务,还需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延伸服务内容。例如举行读书交流会、组织文化展览等,也可邀请专家到基层举办知识讲座,为农民朋友传授科技致富知识,指导解决基层居民实际问题,还可以开展包括跟踪服务、文献参考服务等。
③在服务手段上,为适应社会发展,基层图书流通站业务工作应朝着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积极构筑信息化服务网络,努力实现业务管理自动化、服务方式现代化;积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例如,通过QQ、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加强与各流通站的联络和业务辅导;积极利用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化资源,向基层群众传播知识,提供免费的文献检索和参考咨询等服务。
④对于流通站开放时间不尽合理,通常“我干活,你上班,我休息,你下班”的问题,提倡采取错时开放,使基层图书流通站的开放时间与居民的作息时间相互协调,让原先因务农、上班、上学等原因无法真正享受图书流通站便利性服务的居民,真正得到阅读需求的满足。
3.2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后续服务
从流通站全局来看,北仑区已建起一个覆盖全区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区馆的服务延伸到了全区的每一角落,文献资源共享率、普及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更快发展。然而,个别图书流通站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一些图书流通站认为只要建了站就可以了,建了站就落了锁,所有的新书和报刊都被关在图书室内,没能服务群众的同时又浪费了公共资源。尽管北仑区图书馆每年都进行年度总结和表彰,然而只奖不惩的做法不能有效监督所有图书流通站的建后运作。
为此,一方面,建议对管理不到位的流通站开始实行撤站处理。具体通过制定和细化考核评价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对于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的图书流通站,先提出整改意见,如果管理和服务仍然没有改善的,则坚持给予撤站处理,从而使各个流通站的工作正常而高效地开展起来,让每一本送到馆外的书刊真正地流通起来,从根本上保障群众享受文化的权利。另一方面,从北仑区图书馆的后续服务保障能力和全区已形成的一卡通、总分馆建设等全区文献建设保障体系来看,图书流通站的建设数量需从地域、行业、群体、均衡等方面进行总量调控及布局,每年采取奖优撤劣的方式,将重点放在对图书流通站的后续服务和管理上。
[1] 颜雷震.北仑区基层图书流通站建设与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9(9).
[2] 颜雷震.搞好农村流通站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4).
[3] 那艳.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外流通站服务实效略探[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
[4] 刘燕.宁波农村流动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J].图书馆学研究,2008(3).
[5] 北仑区图书馆.北仑区图书流通站管理办法.2008.
[6] 北仑区图书馆.北仑区图书流通站协议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