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JIF评价指标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2011-05-05张丽恒

今传媒 2011年4期

张丽恒

摘 要:JIF作为一种更为科学的期刊计量评价指标,已经成为衡量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JIF评价体系的指标特点,阐述了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两大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并分析了JIF在期刊评价方面具备诸多突出优势。指出学术期刊建设应以JIF为“标尺”,同时勾画出JIF在持续提高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方面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JIF;学术期刊评价;计量指标;期刊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111-02

2010年12月16日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以下简称JIF)系列数据库在北京首发。JIF作为一种期刊计量评价指标能够及时反映期刊出版效果,已经日益成为衡量学术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标尺”之一。通过深入研究,笔者发现相对于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以下简称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在期刊评价的科学性、为各刊评价和改进办刊策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面,JIF的优势更为凸显,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JIF)指标特点

期刊影响因子反映的是期刊近年出版发行的学术效果,是最受关注的期刊计量评价指标。JIF系列数据库分人文社会科学卷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卷,每年收集分析上一年度各学术期刊被引文统计源文献引证的情况,及其被国内外读者在“中国知网”全文下载的情况,以20多种文献计量学统计指标反映各类学术期刊近三年发表论文在国内外产生的学术影响力,同时通报各刊创刊以来出版文献的被引证和网络出版情况,从而整体反映各期刊的出版传播效果。JIF的研制者公开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统计规范》,将引文统计源文献从期刊拓展到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全方位提升了各类计量指标的客观性。

JIF研制单位还同时出版了《学术期刊各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和《期刊管理部门学术期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统称之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公布了各期刊复合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基础研究影响因子、技术研究影响因子、人文社科影响因子外,还公布了各期刊总被引频次、被引期刊数、被引半衰期等数十个评价指标。JIF力求反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与人文社科文献出版的之间存在的关系和特点,旨在客观、全面、规范、准确地报道人文社科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下载率等期刊计量统计指标,并提供这些计量指标的文献统计来源信息,为学术的进一步研究和评价提供基本数据。

二、JIF在期刊评价方面具备的突出优势

CSSCI和《要目总览》作为普遍被接受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为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刊物水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两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的存在也助长了“以刊论文”的不良风气,不利于学术期刊的长期建设。毫无疑问,更为科学、系统的JIF评价指标体系在期刊评价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

(一)CSSCI在期刊评价方面存在的缺陷

其一,CSSCI最为核心的价值在于引文索引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文献检索和科学研究关系的分析,是为科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文献资料的重要检索工具,同时不可避免地延伸出一定的期刊评价和推介功能。然而CSSCI的这种最基本的作用在研究实践中并未真正发挥,居于次要地位的期刊评价及推介功能却被滥用。其二,CSSCI原始阶段比较粗放的按一级学科评选来源期刊的做法一直未能有效地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公信力。其三,从期刊评价及推介功能上讲,CSSCI的指标设计有漏洞,使一些在学术圈内声名狼藉的期刊混入其中,因此应该增加“期刊同行评议”的指标予以弥补。其四,盲目推出“扩展版”,其权威性受到质疑。

(二)《要目总览》在期刊评价方面存在的缺陷

其一,定性评价本应是《要目总览》最为显著的优势,然而2008年版《要目总览》的定性评价体系却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完善。评审专家产生过程的公正性受到质疑,而且在评审中应实行专家评审回避制度。学科核心期刊数量的确定应由《要目总览》课题组来确定,综合性类目核心期刊应直接采取定量评价的结果。其二,评审周期过长,不利于持续地反映学术期刊办刊质量的真实水平,甚至给一些别有用心的投机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三,核心期刊总量增加过多。2008年版《要目总览》与2004年版的1798种相比,多出了185种,即比上一版增加了10.28%。

(三)JIF在期刊评价方面具备的突出优势

其一,JIF首次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系列数据库整体发布,这基本消除了以前仅靠单一影响因子排名带来的不客观性。其二,综合各种指标对学术期刊进行计量评价,比单个影响因子的评价显然更为客观。在JIF系列数据库中,不仅各期刊文章被引用量和被哪些载体引用等各种数据一目了然,连单篇文章的被引用数据也能逐一查找。其三,我国现出版6300多种学术期刊,JIF系列数据库囊括了其中4500多种期刊的各种评价指标,并根据“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剔除了约7%的严重疑似抄袭、一稿多发文献的引用和被引。其四,该数据库还同时出版了“学术期刊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详尽地提供了该刊统计年发表文献的参考文献、引证文献、下载频次、资助基金项目、出版时滞、学术不端检测指标,并可对所发文献进行学科分类统计、作者统计,并支持审稿人员审稿效果语法问情况的统计分析,为各刊评价和改进办刊策略提供了决策参考。

三、JIF在提升办刊质量方面的应用前景

通过上述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明确JIF作为衡量学术期刊办刊质量的计量评价“标尺”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科学地运用JIF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期刊办刊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将为获取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供有效途径

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可以通过有的放矢地跟踪有较高影响因子学术论文的作者,密切关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积极与国内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建立联系,或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上网浏览、深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调研及亲自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等多种渠道了解他们科研工作的进展状况和创新性,及时进行征稿、约稿,争取一些创新性强、学术性新、有新发现、学术质量高、内容有深度和广度的论文择优录用。通过所刊发论文的选题性强、学术质量高所产生的独特魅力吸引广大学术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使其将本刊物作为他们开展科研或教学必须的文献资料加以研究吸收和参考,并在发表论文时引用这些文章为参考文献,达到提高本刊学术影响力的目的。

(二)可显著缩短论文的发表周期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能否及时发表,直接影响着该成果的创新程度。一项创新性很强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论文如果不能及时发表,拖延数月甚至数年,这就失去文章的时效性和成果的创新性,不但拿不到国内外的优先权,而且还有可能变成过时的垃圾信息。因此刊物的时滞也已成为评定一个刊物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持续地在JIF年报中获得较高排名,必然会要求期刊编辑部从根本上完善审稿流程和内部管理,为提高学术期刊办刊质量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稿件要及时送专家评审,并督促专家尽快审回;审回的稿件要及时反馈给作者并督促作者限期修回并及时发表。

(三)有利于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建设

为了达到提高影响因子的目的,就必然要求学术期刊在编辑、出版的规范化建设方面迈上新的台阶。其一,有助于规范摘要写作。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并阐明此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二,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研究者对研究现状的把握和对相关资料的占有程度,也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为了提高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还必然要求规范所刊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及著录方式。

(四)有助于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

编辑人员自身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选稿、审稿、定稿和编辑加工以及出版运行的科学、准确和速度。所以高素质的编辑人才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因子的基本保障。编辑人员要有扎实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敏锐超前的信息意识直接决定其能否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制定出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选题。编辑人员自身水平的高低还直接关系到对论文初审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对本专业的专家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充分掌握,这直接关系到对这篇论文初审情况的客观和准确性,取舍的合理性。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广博,编辑业务的熟练程度和修改稿件的水平与能力,决定了编辑能否在准确把握稿件内容的前提下发现其中的问题,予以取舍和解决,并对稿件进行完善和加工,使其质量和价值升华。另外,编辑在最后的出版工作中能否对稿件文字表达和内容的科学性予以把握,这些都与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严格坚持以提高学术期刊JIF评价指标为准绳的办刊策略,必将会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的编辑队伍,办出水平质量高、具有高影响因子的学术期刊。

参考文献:

[1] 朱强,戴龙基,蔡蓉华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1.

[3] 邱均平,李爱群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做法与结果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

[4] 弓箭.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7).

[5] 叶继元.学术期刊质量评价与核心期刊评价之异同[J].图书情报工作,2009(9).

[6] 张积玉.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7] 孙广增.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几点探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