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亚运会报道中电视媒体的差异化竞争研究

2011-05-05崔俊铭

今传媒 2011年4期
关键词:电视媒体差异化竞争

崔俊铭

摘 要:广州作为第16届亚运会的举行地,本土电视媒体积极参与亚运会报道竞争。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文献法,对在广州地区播出的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参与广州亚运会报道情况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在亚运会报道中,发挥各自的节目特点和优势,实现了差异化的竞争,为电视媒体在今后体育大赛赛事报道中树立了榜样。

关键词:竞争;差异化;电视媒体;广州亚运会

中图分类号:G22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68-03

一、引 言

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胜利开幕,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之后在中国大陆境内举办的第二次亚运会,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之一。广州亚运会不仅仅是一次大型的体育盛会,也将会是一场各类媒体竞争的盛会,特别是电视媒体竞争。根据益派咨询的调查发现,76.9%的受访者是通过电视来了解广州亚运会消息的,超过网站与报纸的比例。在广州地区,电视观众不但可以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亚运节目,还可以观看本土广东电视台和广州电视台的亚运节目。面对中央电视台的持权优势,广州本土的电视媒体必须认真应对,发挥地域性的优势,打造广州城市特色的亚运节目,积极参与广州亚运会的报道工作。

二、广州地区电视媒体现状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共有10个区和两个县级市。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地区的电视媒体发展步伐一直走在我国的前列,不但有线电视网络发达,而且电视台的竞争激烈。

(一)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迅速

广州地区的有线电视播出机构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来说是比较特殊的,广州拥有“省广电网(广东有线)”和“市广电网(珠江数码)”两个有线电视网络,在城区布局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争局面。在亚运会前,省市两网基本实现了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在广州地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量非常庞大,至亚运会前,市网用户约180万,省网用户约有70万,共有250万用户。除了有线电视以外,广州地区仍然可以接收到无线电视频道,基本保留了中央、省、市主要的电视频道的无线发射。

(二)电视台的竞争激烈

广州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数字电视播出后,不但电视播出效果得到较好的改善,而且电视频道也得到较大的增加。广东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频道有80个,付费频道有60个。珠江数码数字电视的基本频道有67个,付费频道有42个。基本频道覆盖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全部频道和各省市卫视、港澳部分电视台。

广州地区的电视台之间竞争对比其他城市更为激烈。在广州地区实现全部频道播出的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四个。后三者均为广东省内的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为省级电视台,广州电视台为市级电视,三家电视台都是独立运作的,互不隶属。虽然广州电视台为市级电视,但其规模和制作水平并不比省级电视台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曾为广东电视台成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电视媒体参与亚运会报道情况

自1970年,曼谷亚运会第一次进行了卫星电视转播以来,亚运会报道中电视媒体运营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电视转播的规模上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亚运会。

(一)持权电视转播商多

2008年12月31日,广州亚运会组委会按照亚奥理事会对亚运广播电视主播机构的要求,参照北京奥运会的运行模式,成立了广州亚运会转播有限公司(简称GAB)。与GAB签约成为持权电视转播商共有8个,包括有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央电视台、中东地区的半岛电视台、中国香港的有线电视台、中国台湾地区的纬来电视台、南亚地区的印度ZEE电视台、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ABU)、韩国的MBC&KBS;电视台和日本的NHK&TBS;电视台。

(二)电视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团队壮大

为了做好亚运会的电视转播工作,GAB共组织了49个制作团队进行42个比赛项目的电视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其中包括4个国际团队,45个国内团队(包括2个机动团队)。与GAB正式签约成为制作团队的国内电视就有33个,如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吉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宁波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太原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无锡电视台、厦门电视台、浙江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等。GAB共动用了47部转播车、2套EFP系统,其中31部为高清转播车、其它为数字标清转播车,这些转播车都来自国内制作团队。

(三)参与电视转播工作分工明确

电视国际公用信用制作分工非常明确,国际团队主要担当田径、游泳、高尔夫和板球的转播信号制作任务,其他项目均由国内的制作团队完成,绝大部分由国内的签约电视台完成。其中,中央电视台负责了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10多个项目的转播制作,涉及比赛场馆16个;广东电视台的转播制作团队则承担马拉松、公路自行车、铁人三项、场地自行车、赛艇、帆船等10多个转播制作难度较大的项目,涉及场馆12个;而来自亚运会主办城市的广州电视台主要是完成龙舟等具有岭南特色的比赛项目的转播制作任务。

四、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亚运会报道的差异化竞争

广州作为广州亚运会的主办地,电视媒体参与亚运会报道的竞争非常激烈。广州地区拥有250万有线电视用户,是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和广州电视台积极争取收看亚运节目的地区。竞争过程中,如何实现差异化,争取到较高的收视率成为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机构关注的焦点。

(一)中央电视台的竞争策略

2009年5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与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正式签约,成为广州2010年亚运会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持权转播商。根据国际惯例,持权转播商一般都是该国或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电视机构,中国内地就是中央电视台,像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机构要想获得信号,必须向央视申请来分享,不能独立报名成为转播商。可见,中央电视台位于相对优势的竞争地位。

1.实施全媒体报道方案。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实施了全媒体报道的方案,启动了CCTV-1、5、7、12及高清等五个开路频道,以及风云足球频道、中国网络电视台全程转播亚运赛事,通过CCTV-新闻、CCTV-4及以CCTV-NEWS为代表的各外语频道和手机媒体全程、同步、全方位报道亚运盛况。其中,CCTV-1每天用5小时直播精彩赛事,CCTV-5将全频道投入,CCTV-7、12每天分别投入7小时直播有关比赛。除赛事转播外,CCTV-1在每天22:30—24:00安排专栏节目《全景亚运会》,CCTV-5在赛事转播结束后,播出深度节目《亚运风云会》。新闻频道和各外语频道各档综合类、新闻栏目也对亚运会进行了充分报道。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充分运用赛事信号推出直播、录播、点播节目,并利用网络技术以分享、评论、聊天等方式开展报道。

2.从多角度深入报道亚运赛事。在对亚运赛事的报道上,中央电视台从多角度切入,深入报道亚运各项赛事。特别是作为赛事报道主战频道的CCTV-5,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报道亚运会,如亚运赛况、运动员优秀表现、赛场故事、服务性新闻等。中央电视台还在20多个比赛中设立现场评论席,在比赛现场进行解说,第一时间采访运动员和报道赛场消息;在个别比赛场馆设置单边摄像机,选取更佳的报道镜头。另外,还在亚运村国际区和国际广播中心顶层平台设立两个单边报道点,在最核心的区域对运动员、教练员、官员进行采访。

3.以多形式节目满足观众需求。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当晚,当观众打开电视机观看中央电视台亚运会开幕式时,发现中央电视台有两个完全不同版本的开幕式直播,一个是央视一套、五套由朱军、董卿担任解说的“文言”版,一个是央视新闻频道白岩松担任解说的“白话”版。中央电视台直播亚运会开幕式中使用的视频信号是一样的,但解说词和解说员不一样,在央视直播史上是第一次。通过这种多形式的节目播出,满足了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

(二)广东电视台的竞争策略

在广东省内有广东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两家省级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的节目倾向经济、综艺和影视方面。在亚运会期间,南方电视台并不直接参与比赛实况转播,只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亚运会的情况。广东电视台成立于1959年9月30日,是我国建台最早、发展最快、最具有影响力的省级主流媒体之一,可以说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电视主流媒体,拥有18个电视频道,其中卫视频道、珠江频道、体育频道、公共频道、新闻频道、移动频道和卡通频道为免费频道。身为广州亚运会东道主地的强势媒体,广东电视台在广州亚运会的转播和宣传报道等方面可谓力度空前。

1.投入多频道报道亚运赛事。在亚运会期间,广东电视台投入了卫视、体育、新闻、珠江、公共五个主力频道,全力做好亚运会的报道工作。11月12日开幕式和11月27日闭幕式当天,广东电视台的卫视、体育、珠江、新闻四个频道并机直播和报道现场盛况。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门设立“亚运新闻直播室”在卫星频道、珠江频道、新闻频道的19档新闻节目中,每天直播近6个小时的亚运新闻节目,滚动报道亚运会的最新动态。

2.形成立体式的报道视角。广东电视台通过加强与前方的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后方的台内大本营和移动演播室的联动,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视角。在亚运会期间,广东电视台租用了游艇作为移动演播室,并命名为“广东电视台号”,在珠江航道上直播亚运会节目,充分展现了广州新貌和开幕式盛况,成为广东电视台亚运报道的一大亮点。

3.打造强势地方体育频道。广东电视台的体育频道为广州亚运会转播版权授权频道。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于1994年8月28日开播,前身为广东有线体育频道,现有广东版和重庆版,可以说是当今在中国大陆除央视五套之外,最具影响力、制作能力最强的区域性体育频道。采用普通话和广州话两种语言,每天24小时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在广东省全省进行传播,覆盖广东全省1100万有线电视用户。在广州地区,由于很多电视观众没有形成观看CCTV的习惯,而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使用两种语言播出,更符合广州市民和广东人民的口味,广州市民收看体育节目通常优先选择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亚运会期间,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为了避免与CCTV-5的直播节目冲突,选择直播或转播一些广州地区市民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比赛实况,使其收视率保持在非常稳定的水平。

(三) 广州电视台的竞争策略

广州电视台是国内较有规模的城市电视台,而且历史悠久。广州电视台成立于1959年9月30日,后来改为广东电视台。1988年1月10日广州电视台重新开播。广州电视台除了注重本地新闻资讯外,还非常注重改革创新,在体育赛事报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9年第一次直播体育节目《第十届广州市运动会开幕式》;1994年竞赛频道开播,成为国内第一家全天候播出体育节目的专业频道;2001年11月报道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广州电视台作为主办城市电视台,积极参与亚运会的报道工作。

1.以改革先行,树立新形象。广州电视台非常注重改革创新,在亚运会召开之前,积极参与广州文化体制改革工程。2009年10月12日,全面启用新台标,并将频道呼号由频道改为台,如“广州电视台竞赛频道”改为“广州电视竞赛台”。2010年8月18日,广州电视台和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新组建成立广州广播电视台。通过这些资源整合,在广州市民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备战亚运会报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侧重广州文化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对话大使、广州亚运会文化顾问沈澈认为广州举办亚运会,就是要让来自亚洲各国的各行各业人士看到举办地广州的实力和文化想象力,感受到广州的亚洲文化情怀。作为广州市的一员,广州电视台肩负着向世界宣传、推介广州的重任。因此,广州电视台抓住本地媒体的优势和强项,灵活多样地宣传广州,大力推介广州文化。在节目制作方面,侧重于制作南粤文化特色的节目;在比赛项目转播制作方面,圆满完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比赛项目龙舟的转播制作任务。

3.运用双媒体报道亚运赛事。合并后的广州广播电视台共8个电视频道和4个电台频率,亚运会期间全天候投入亚运会报道当中。广州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曾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旗下的所有平台都会有亚运内容。在亚运会电视节目播出方面,广州电视综合台、竞赛台和新闻台是重点频道,亚运会期间三个台全部都是亚运内容。特别是竞赛台,作为精选亚运节目频道,24小时内通过直播和重播的不间断播放来展现亚运会,适合各层次观众收视节目的时间要求。

五、结 语

随着分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分众媒体越来越受到重视,分众传播的发展意味着受众地位的变化,更意味着传播界个性化服务的开始。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为主办地电视媒体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竞争平台,而中央、省、市三级电视媒体的竞争,使广州地区的观众收看广州亚运会的转播节目时有了更丰富的选择空间。然而,电视作为一种传播的媒体形式,具有同质化的特点,这使各电视媒体机构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媒体要在分众传播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实施“蓝海战略”,寻求差异化发展才是最好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益派咨询.关于收看亚运会比赛的调查报告[R].北京:益派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0.

[2] 李玉.广州地区电视市场格局与态势的分析和启示[J].新闻大学,2005(2).

[3] 张步中,张振宇.广州电视传媒亚运传播策略前瞻研究[J].当代电视,2008(6).

[4] 李斌.广州亚运打造亚运史上最好电视转播[N].广州日报,2010-11-03.

[5] 游星宇.广州亚运会签电视信号制作团队[N].南方都市报,2009-05-21.

[6] 林洪浩.广州亚运赛事转播全由国内团队承担[N].广州日报,2009-12-30.

[7] 李斌,孙嘉晖.中央省市电视台投入亚运[N].广州日报,2010-11-02.

[8] 何珊.广东电视台五频道备战亚运[N].信息时报, 2010-11-02.

[9] 罗艾桦,贺林平.广州:文明与亚运齐飞[N].人民日报,2010-11-12.

[10] 郭兵兵.城市电视台如何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J].视听纵横,2008(1).

猜你喜欢

电视媒体差异化竞争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大型企业集团差异化管控模式探索与研究
县域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现状典型性分析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中外电视广告差异化表达方式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