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策划

2011-05-05余子瑛

今传媒 2011年4期

余子瑛

摘 要:相比于西方,典型人物报道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报道形式,本文立足典型人物报道策划,从典型人物单篇报道和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两个方面探讨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的新形式。本文以2010年11月6日前主流媒体对房玫同志事迹的系列报道为例,对比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典型人物报道,用历史的、扬弃的和批判的眼光分析问题。另外,文章还从策划和组织新闻传播的角度,考察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问题。最终得出媒体同仁应从新闻策划的视角,立足新闻本位,打造媒体品牌,采取媒体联动式报道合力推动典型人物报道。

关键词:典型人物报道;华尔街日报体;媒体联动式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40-04

典型人物报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新闻报道形式,包括记录典型人物最新活动的消息、报道典型人物事迹的通讯以及宣传典型人物精神的评论。其中,以人物通讯为主体,辅助以消息和评论。典型人物报道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伴随着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配合马列主义思想地位的确立,全心全意建设社会主义,凝聚各方面力量拥护党的领导,典型人物报道被摆在更加显著的位子。《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生命的支柱——张海迪》等一批优秀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元化等一系列时代表征凸显。同时,媒体的权威性降低、受众不再轻易相信新闻报道、对于有着鲜明政治性和导向性的典型人物报道更是持观望、怀疑态度。如何做好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的课题应运而生。

笔者以为,如今典型人物报道已不再是单个媒体、单篇文章可以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了,而是需要各个媒体有机整合的典型人物报道策划。这种策划是有计划、有明确指向的新闻策划活动,包含单篇新闻报道和整体新闻策划两个方面。

为了避免泛泛而谈,本文主要以房玫同志先进事迹系列报道为例,从典型人物单篇报道和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两方面来谈。

一、典型人物单篇报道策划

房玫,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关于房玫老师用“四真”(“真懂、真信、真教、真爱”)教授思想政治课收到良好效果的文章于2010年下半年频频见诸报端,甚至多次登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头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具有本文讨论的标本意义。

消息政治性。相比于报道房玫同志的通讯,消息报道的数量绝对是小巫见大巫。其中以《安徽日报》9月22日、10月11日和11月9日三篇消息《王明方:学习房玫先进事迹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王明方亲切会见房玫老师》《蚌埠举行房玫教学经验报告会》为代表。从标题可以看出,这类消息稿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往往与领导讲话、政治活动相挂钩。这说明我党推出典型人物具有鲜明政治指向。

评论导向性。以《人民日报》9月28日第六版配发评论《创新:无处不在》,《光明日报》9月16日头版配发评论《“四真”:搞好思政理论的基石》为例,评论高度评价了房玫同志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对思政理论课的热情,表达了希望更多人学习房玫同志精神的号召,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样的评论有利于受众准确把握记者观点,借助记者的思想梳理总结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在日后生活中指导实践。记者应当充分利用评论表达观点的特性,将消息、通讯写得尽量客观,而将观点凝练清晰地表达在评论上,让受众选择性接受,这既符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尊重受众的价值判断,又符合宣传的目的。

通讯故事性。人物通讯就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1]与西方新闻界相比,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人物通讯显得十分突出。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人物通讯以其比重大、兴盛时期长、社会作用显著和发展变化快而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中的突出现象。[1]通过将过去的人物通讯代表作与当下房玫同志事迹系列报道相对比,笔者发现,从过去树立高大全的人物楷模,到如今采用华尔街日报体讲故事,我国先进人物通讯有了显著进步,但当笔者深入本质、细细研究之后又发现,当代典型人物通讯写作仍有不足。

(一)进步

以他者视角代替定性分析。通讯的作者常常以某个具体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次经历开头,慢慢引出文章论述的主人公。例如,《光明日报》9月17日第2版刊发的文章《她为我们点亮人生的灯——大学生们心中的房玫老师》开头一段为:

有学生因为上了她的课,而把自己的QQ签名改为“我爱马克思”;有学生给她发去短信说“今天我才发现,只有上你的课,我才不会看手机上的时间”;有学生因为喜爱她而喜爱上思政理论课,从而成了她的同行……

过去的人物通讯喜欢在文章的开头就进行定性分析,透露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如1983年3月1日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文章开头写到:

来到张海迪的家,我们急切地想见到这个被誉为保尔式的姑娘。尽管我们读过她许多感人的故事,但她毕竟是个三分之一肢体都失去知觉的人,这样的人怎样生活呢?我们不可想象。

完全出乎意料,她是那样活泼、开朗、谈笑风生、充满朝气……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带有鲜明导向性的记者采用各种形容词感性地抒发情感,对通讯的主人公进行定性分析。

1.以场景白描代替议论抒情。在消息写作中,有一种导语写作方法叫“描述型导语”,即在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1]这里所说的场景描写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江淮》杂志2010年第10期“时代先锋”栏目中《为学生点亮人生的灯——记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房玫》一文的开头如下:

2010年9月1日下午两点半,伴随着新学期第一阵急促的上课铃声,一位身着青布绵绸大褂的老人端步走入教室,她的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

字里行间还可以捕捉到白描手法的痕迹,写活了房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过去的人物通讯虽然也有场景描写,但更多地是用场景来引发议论,阐明观点,而不是仅仅为了讲述故事。例如1966年2月7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开头第三个自然段如下: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苦难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这是一段典型的场景描写,形象生动的画面背后是记者想传达的下一句话: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

2.以他人之口代替直抒胸臆。引语分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即便是具有鲜明倾向性的通讯写作,记者也不能跳出来发表议论,采用引语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行性,同时使文风更加活泼。目前,间接引语因其多变的形式而在新闻写作中频繁使用。例如《人民日报》2010年9月28日第六版刊发的《房玫:用理论课收获掌声与笑声》一文中多次采用引语。文章第二段、第三段是独立成段的两句间接引语:

“房妈妈,从您那里我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做您的学生是我最大的幸运。”

“如果将来也能做一名教师,我一定要成为像房妈妈那样的好老师!”

还有一段采用直接引语:

“过去几乎要打瞌睡的课,现在自己也走上讲台了。”一位体育系的学生笑着告诉记者。

过去的人物通讯中记者直抒胸臆的现象相当普遍。翻阅过去的人物通讯,既感动于记者如文人般细腻的笔触,又感怀于当时鲜明的意见表达。例如,1997年3月2日新华社发的人物通讯《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一文中,记者的观点表露无疑。如:

飞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又如:

大海的无垠,开阔了他博大的胸襟;

浪涛的汹涌,塑造了他顽强的性格。

总之,当代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手法已在许多方面得以改进。这与受众欣赏口味的转变、记者新闻素养的提升以及媒体主管部门宣传意识的开化密切相关。穆青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采写体会》中说到:

根据领导同志审稿的意见,这一稿件还存在着两个问题:(1)只有事实的客观叙述,这是不够的,需要增加记者的议论,热情的抒发,使通讯更加尖锐、泼辣;(2)通讯的最后两节,笔法有纯客观的、自然主义的毛病,需重新改写。应该多一些力量,少一些悲伤。[2]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媒体工作人员对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是不注重客观事实,而强调作者的情感抒发。这种写法在受众媒介消费初期是有用的,但已显然不适合当代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

(二)不足

高大全报道遗风,换汤不换药。通观今年11月6日前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对房玫同志事迹的50篇报道,作者发现,大部分记者仍有树立“高大全”形象的心理预设,几乎没有提及房玫同志身上的一点瑕疵,只不过手法更加隐晦。具体表现在,虽然以与主题相关的小故事引入,但一定是对文章内容有积极推动作用的材料;虽然尽可能采取白描的手法描写场景,但仍然会选择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场景来勾勒;虽然通过他人之口发表议论,但事实上只是替记者说出想说的话。可以这么说,当代典型人物通讯转变的只是报道方式,但主导思想还是与以往的报道一脉相承的。另外,这种写作方式也带来许多弊端:在选择材料上容易美化,在描写场景时容易拖沓,而过多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又会割裂篇章结构,使读者无法集中精力、一气呵成地完成阅读。

郭庆光在《传播学概论》中提出“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理论。即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3]前一种适合对文化层次低的受众使用,后一种适合对文化层次高的受众使用。当我们面对文化水平和媒介消费水平都提高了的受众时,为了提高传播效果,采用两面理是明智之举。因而,在典型人物报道中,我们也不能采用一边倒的材料,而应当适当兼顾公平原则,将人物写得更具有人性,而非“神性”。夸张细微之处,主观臆断。细节真实是整体真实的基础,细节一旦夸张,极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记者采访大多是事后采访,对事件的百分百还原是不可能的,因而对于细微之处的采访一定要细致到位,稍加主观臆断,便会降低新闻的可信度。例如,《中国教育报》2010年11月6日头版头条刊发了《点亮学子理想明灯——记安徽师范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师房玫》一文,其中有以下几处文字:

母爱体现在一点一滴,房玫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妈妈”就在身边:上课前先说一下天气情况,提醒学生们注意添衣保暖;包里总是揣着针线包,在课间为她的“孩子们”缝缝补补……

“房妈妈”的手机24小时开机,就像是永远畅通的求助热线,无论他们有什么难题,总会在妈妈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与学生习惯称房玫为“房妈妈”不同,安徽师大的年轻教师习惯称房玫为“房妈”。与学生们一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的难题,在“房妈”那里,他们都会得到帮助。

这些内容让读者感觉,房玫老师是个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人,她可以为学生和年轻教师解决所有问题,这显然是对事实的夸张。带有政论色彩 篇幅冗长。人物通讯带有主观倾向是一定的,但也必须是由事实自然生发的观点,决不能是记者的自说自话。另外,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篇幅冗长的文章不符合当代人的媒介消费习惯。再者,通讯虽然对文章篇幅没有硬性要求,但也不能无限扩张。以安徽教育网8月26日的文章《安徽师大思政教师房玫:用爱与责任讲活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为例。该文洋洋洒洒7000余字,分别拟了如下四个标题:

“听房老师的课,犹如在炎炎夏日喝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房玫的思想政治课堂,总是充满了掌声、笑声

“妈妈不在身边,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在安师大,房玫是所有学生的“房妈妈”

“思想政治课教师本身就应该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房玫时刻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一定要理直气壮地站在讲台上宣讲马克思主义。”对年轻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房玫就是楷模

文章几乎囊括了房玫同志的方方面面,可是越是面面俱到的文章,越是面面不到,容易让受众提炼不出重点。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一篇缺乏中心的文章是不会让人印象深刻的。另外,文中夹杂着过多的议论,让人感觉这更像是一篇媒体政论而不是人物通讯。以上几点问题的出现,都与记者心态浮躁,采访不细致、不深入,盲目相信二手资料,随意将各家媒体原有的报道拼拼凑凑有关。穆青等人写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曾经五易其稿,并在采写体会中写到:

五次稿的写作过程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在采访生活中,我们摸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就真正理解了它。我们必须把采访到手的资料,反复进行分析综合,经过艰苦的思考,去粗存精,进行由表及里的改进制作工夫,在认识上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才能表现它。[2]

从中可以看出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细致深入的采访功底和不屈不挠的实践精神。虽然说过去的典型人物宣传走入了极端化,但是这种新闻实践是与当时并不成熟的新闻观念相关的,我们不但不能因此抹灭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了采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而且应当努力学习他们的精神。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交流信息更加方便,也使记者可以不出门便得到许多写作素材,许多记者的惰性由此滋生,从而产生主观预设、细节失实和重点不明等问题。

二、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

(一)现状

时代发展至今,媒体数目越来越多,媒体规模日益扩大,媒体融合渐成趋势,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的策划也有了讨论的现实土壤。一来,各级各家媒体对同一社会热点的竞相追逐导致系列报道的出现;二来,如果不进行有计划的策划,只会带来媒体资源的浪费和新闻作品的同质化。

以截至11月6日省级以上主流媒体50篇对房玫同志的系列报道为例,通过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报道内容重复率高。50篇报道中,有32%左右的篇目采用了以下材料:

“我和你们有三层关系,是朋友,是师生,也是母子。”这是房玫在给每个班上第一节课时说的话。

有25%左右的篇目采用了以下材料: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不需要‘满堂灌‘堂堂灌,更多的是启发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教学中,房玫首先选择那些书中论述清楚,参考资料较多,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组织学生自讲互评,让学生从台下走到台上。

有20%左右的篇目采用了以下材料:

比如讲到“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就举例子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漂亮的姑娘,还扎了两个大辫子,站在那里就有小鸟依人的感觉。可是现在老了,只能剪个短发,模样也没有以前好看了。

除此之外,类似于“观点的‘嘈杂市场”、“随身带针线包”、“比天气预报还准”的材料也在多篇文章中出现。由此说明,各家媒体互相“借鉴”的风气严重,许多记者甚至没有进行实地采访,通过拼凑其他媒体的新闻就产生了所谓的“自创”稿件。这种现象与制作新闻精品的理念是相悖的。同时,这种材料的简单推砌,会无形中使文章越写越长,文章内容覆盖面越来越宽,中心思想越来越模糊。例如,中安在线2010年9月7日《用信仰点燃希望之灯——记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师房玫》一文就内容庞杂,主题模糊。

2.新闻形式同质化严重。随着国内媒体对华尔街日报体的日益推崇,记者们纷纷采用故事化的行文方式撰写新闻,运用背景材料,采用他者视角,利用他人言论等一系列写作技巧大有市场,各家媒体简单模仿的结果是新闻同质化现象凸显。新闻同质化埋没媒体个性。我国新闻媒体分为中央级、省级和地市级,同时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形式俱全,既有党报,又有都市类报纸等。由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各媒体间差异明显。即便是同一级别、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的媒体之间,为了争夺受众资源也在奋力打造特有的媒体品牌,寻求独特的受众定位。而这种品牌与定位的实现,说到底还得靠独具特色的媒介产品,即新闻报道来体现。如果连最起码的新闻作品都同质化了,新闻精品和媒体品牌必定无从谈起。

新闻同质化增加受众审美疲劳。在网络没有兴起,媒介市场不太发达的年代,人们接触的媒介种类少,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即便同质化新闻在各种媒体上出现,很多受众因为接触不到那么多媒介而没有察觉。如今网络强劲发展,媒介市场空前繁荣,人们在搜索工具上一输入关键字,就会出现来自各大媒体的成百上千篇相关新闻,这时同质化新闻就会很容易被受众察觉,当点击出来的新闻链接内容相差无几时,受众会很快产生审美疲劳,再多的媒体跟进也很难再挽回受众的关注。

(二)对策

新闻传播的策划和组织是开发新闻资源的必然行为。策划与组织新闻传播是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4]这里,笔者将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定义为,媒介新闻编辑在典型人物系列报道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具有媒介联动式报道的性质。

1.紧扣时宜性,分阶段报道。房玫同志事迹的系列报道最初是在地方媒体上出现的,报道数量在教师节前后出现峰值,其后又逐渐减少。房玫同志作为教师楷模在教师节前后推出是再合适不过了,但也不能忘了前期的“造势”和后期的“收尾”,也就是说,在紧扣适宜性的同时,采取分阶段报道的方式。在最时宜的时间点之前的报道称为前期准备阶段,即“造势”阶段。关于典型人物的事迹可以先在当地或附近媒体上宣传。人们的心理接受具有一定周期,前期不温不火的宣传虽然影响力不及高峰期,但却为人们后来接受宣传打好基础。在最时宜的时间点进行的报道称为重点宣传阶段,即“高峰”阶段。这时候上至中央,下到地方,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都大量播出典型人物事迹。每个媒体都尽可能采用系列报道形式,短时间内推出多篇新闻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在最时宜的时间点之后进行的报道称为总结提炼阶段,即“收尾”阶段。由于前期对典型人物的报道多而杂,各方材料、角度、观点不尽相同,就像一个嘈杂的观点自由市场,经过受众检验,观点碰撞,必定会提炼出一个具有总结意义的报道,这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宣传价值。

2.采用媒介联动式,个性化报道。媒介联动式,指新闻媒介互相合作,联手展开某一报道。在联动式报道中,各个媒介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选择恰当的角度和表现手法,使报道主题在各个媒介上各具特色的展示,所有联动媒介的报道形成合力,造成声势浩大的报道效果。[4]在各种媒体中,报刊偏于说理,广播电视易于抒情,网络则兼而有之。日报较为正统,晚报轻松活泼。新闻类电视节目也由于栏目定位不同而各具特色。例如,安徽卫视新闻联播做了两期《耕耘三十载 玫香溢满园——记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房玫》以及多条领导会见房玫同志的稿子,时效性强,政治性强;而同是新闻类栏目的安徽电视台《夜线60分》栏目则做了三条稿件,分别是《安师大有个“房妈妈”:看韩剧说韩语“马列老太”很时尚》《安师大有个“房妈妈”:“爱”上马克思 源于她的课》《安师大有个“房妈妈”:罕见的马列之家》,这些内容抓取房玫老师身上有趣、亲切的一面,与栏目定位一致,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3.深入挖掘新闻资源,多体裁报道。“新闻资源”是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资源,具体包括新闻环境资源、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和新闻媒介资源。[4]这里讨论的新闻资源是指新闻信息资源,即对本文讨论的典型人物事迹的挖掘。典型人物有其典型的一面,也有其平凡的一面,只有在平凡中突显典型,这种典型才有说服力。一味地美化、拔高人物只会让人觉得不可信,不利于宣传目的的实现。对于上文中提及的高大全遗风,新闻从业人员应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过来,并从对采访对象的深入挖掘中找到双方面的材料,将典型人物写得更真实、更立体。新闻体裁大体包含消息、通讯和评论等,它们或简洁、或生动、或深刻。站在不同新闻体裁上审视报道对象,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思维路径和作品呈现。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中,必须要把新闻体裁的灵活组合考虑在列。例如,《人民日报》9月28日第六版发表通讯《房玫:用理论课收获掌声和笑声》并配发评论《创新:无处不在》;《光明日报》9月16日头版发表通讯《看房玫怎样教思想政治课》并配发评论《“四真”:搞好思政理论课的基石》。各种体裁的综合运用,将产生1+1>2的效果。同时,也要善于采用新鲜的报道体裁,例如日记体报道。日记体报道是采用日记形式所写作的通讯报道,用以记录作者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的新闻素材。[5]《新安晚报》9月8日刊发的《房玫:看偶像剧的“马列主义老太” 》有日记体新闻的影子,但并没有挖掘到位。

三、总 结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人物报道,篇幅由少到多,体裁由简到繁,手法由旧到新,从单篇少量报道到系列多篇报道,典型人物报道日趋成熟化、系统化,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从典型人物单篇报道来看,各媒体要避免对华尔街日报体的简单模仿,而要从媒体特色出发,选取合适的材料、角度与写作手法,灵活采用多种体裁,以打造新闻精品为基础推动媒体品牌化之路。从典型人物系列报道来看,各媒体要避免本媒体的狭隘视角,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培养全局意识,准确定位本媒体在国内媒体,甚至国际媒体大环境中的坐标,配合其他媒体,形成报道合力,积极推动媒介联动式报道模式。

总之,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的提出势在必行,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将这种观念深入到新闻意识和采访写作中去,不囿窠臼,积极探索当代典型人物报道策划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海贵,董广安.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蔡雯.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白庆祥,刘乃仲,孙伊斌,查国伟编著,日记体新闻[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