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爱国主义——从“愤青”说起
2011-05-04夏佳佳,李连萍
夏佳佳,李连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产生了一批“愤青”,尤其以在校大学生居多。“愤青”有思维单一、消极、极端,把爱国主义停留于口头,把爱国情感作为宣泄的工具等特征。这一群体的产生有中国社会的原因,教育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虽然爱国是“愤青”永恒的主题,但是“愤青”和真正的爱国主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需要运用“愤青”积极的一方面,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进行爱国。
关键词:“愤青”; 爱国主义; 青年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099-02
前言
作为一种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愤青”是一个具有特定社会角色和话语方式的群体。当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愤青,他们不仅是社会现实的批判者,更是敢于并愿意向公众大声地表达出自己的不同声音。“愤青”永远把爱国作为自己的主题,但其实“愤青”的爱国主义又有其浮浅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愤青”也愈发成为一个内涵和功能都令人难以简单定义的文化批评方式和社会力量。
一、关于“愤青”
(一)“愤青”的含义
从字面上看,“愤青”是“愤怒”的“青年”的意思。其实,“愤青”这个概念具有舶来性质,因为最初这个词是被用来统称西方国家具有反叛精神的愤世嫉俗的青年。在国内,这个“愤怒”青年群体中,在校大学生占了相当比例,因此,本文讲的“愤青”是指对国家利益、国计民生强烈关注,对现实心存不满又常以偏激的言语进行表达的青年大学生集合体。
(二)愤青的特征
“愤青”称自己是爱国主义者,他们当中有很多确实也是有爱国之心,爱国之情的,但他们的爱国主义有自己的特征,“愤青”本身也有很多不同于其他人的特殊性。
1.爱国主义具有突然爆发性
虽然爱国主义是“愤青”永恒的主题,但很多时候无非是一股怒火的爆发。“愤青”把这种发泄行为看做是爱国主义。比如,在体育比赛中,自己国家输了,就辱骂对方队员;他们很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和祖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因而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上都比较敏感。这些地区一旦有风吹草动,“愤青”就开始表达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仇恨,甚至破口大骂。“然而,一个崛起的大国如果始终怀着受虐的、仇恨的、报复的心态, 是非常可怕的, 况且这种怨恨情绪极易被利用, 造成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后果。这究竟是爱国还是误国呢?”[1]
2.停留于口头的爱国主义
“愤青”的爱国主义绝大多数停留在语言上,特别是网络语言。他们在论坛、博客等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祖国命运的堪忧,对世界强国的怨恨,且语言暴力、偏激,甚至低俗。可见,互联网的存在为“愤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需要付诸什么行动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3.思维单一、极端、消极
“愤青”思维单一,很容易走极端,爱钻牛角尖。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似乎永远都是消极的,他们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正所谓“世上本没‘愤青,不平的事多了,也便有了‘愤青”。“愤青”不了解,只要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会有影子,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邪恶,就无所谓正义。
(三)“愤青”形成的原因
“愤青”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那么多青年成为“愤怒”的一个群体,有深层的社会原因,也与青年自身成长阶段中的独有特征分不开。
1.社会原因
(1)中国经济发展与国民自信心增长不成比例
虽然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国民自信心日渐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却让这种自信心不够充分,与经济快速发展不成比例。因此,国民有一种民族危机感。
(2)中国社会问题丛生
在政治方面,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出现了许多贪污腐败现象;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拜金主义盛行;文化方面,传统文化遗失出现许多道德沦丧的现象。
(3)网络的高速发展
网络具有匿名性特点,这给“愤青”一个很好的心理保护,他们不必担心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因此语言粗俗,甚至宣传暴力。网络的开放性使地球越来越小,世界各地发生事可通过网络迅速传遍世界。相比官方信息,他们更相信非官方的信息。因此,只要“世界动一动”,“愤青”们就会迅速做出反应。
(4)爱国主义教育的偏差
苏东剧变后,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巨大压力。中国一直谨防被西方国家西化,在国内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这些年,许多有关抗战、国共合作的影视作品频繁出现,许多有关抗战的纪念活动也在各地展开。所有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提醒国人勿忘国耻,但也在心中埋下了仇恨。
2.青年自身原因
大学生成长中心理的发展呈现出思维的批判与经验短缺的矛盾。他们喜欢怀疑和争论各种事物,对各种建议很难顺从,对他人的意见和主张不轻信。一方面,他们的这种类似于我行我素的行为,会使他们毫无顾忌地勇往直前;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经验短缺、人生经验不丰富、实践经历缺乏,常常使他们吃足苦头。“这种高度自主一旦与社会经验的极度缺乏和认识的狭窄融合在一起,一般会导致他们出现错误的‘排挤倾向,致使他们固执己见、逆反心理严重”[2]。
二、“愤青”离爱国主义有多远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发展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国土、河山、人民、文化、语言、民族历史的深厚感情并形成的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坚定信念, 是与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生活的地域、疆土、国度和共同劳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共同的语言等相联系的一种社会产物。它一经形成, 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巩固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一面最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旗帜。自人类社会有国家以来, 就开始逐渐形成了爱国情感,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动力, 还是一种道德和价值规范”[1]94。
(二)“愤青”与爱国主义之比较
1.稳重深厚的情感与突发式肤浅的发泄的不同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稳定的、持久的,这与“愤青”突发式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是不一样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中。悠悠历史长河,无论经历多少沧桑巨变,中华儿女总是对祖国无比忠诚、无限热爱。反观“愤青”,它是无法使“爱国”这一主题上升为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因而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无法完成强国的任务。“只有以民族自尊为天职, 以民族自信为基础, 以民族自豪为动力, 以民族振兴为己任, 奋发图强,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才能实现强国愿望”[1]94。
2.实践爱国与口头表达的不同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 它更需要实践。社会环境状况不同, 实践的方式也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入这些实际行动中。作为拥有满腔热血的青年更是如此。但光有满腔热血,整天喊口号,痛骂这个社会的不公是没用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时刻都“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三、怎样对待“愤青”
(一)切实有效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
1.区别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愤青”用偏激、粗俗的言语来表达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憎恨,是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他们认为排外就是爱国,其实是混淆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高校在爱国主义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区别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让他们明白对于外国的文化知识,要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在中国近代史课中,要让学生懂得,历史是该铭记,但铭记的同时也要借鉴。为何在近代我国会落后于西方,这其中的原因必须了解,而不是只看到这个结果。
2.爱国主义要注入和谐理念
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与她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古代历史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使得青年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既有经济不及的自卑感,又有仇恨感。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需要共荣与共存。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注入和谐理念,在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本民族的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国家和民族间是需要相互依存与相互协作的意识。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和谐思想,对学校的教育要有“有容乃大”的精神,要有包容、开放的视野。
(二)有效的公民教育
在对待“愤青”这一问题上强调公民教育,是针对“愤青”对时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引发的一些矛盾从而产生对民族担忧这一现象而提出的。公民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符合现代法制社会发展需要,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观教育,它是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充实的过程,培养公民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人格,使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具有明晰的政治认知和坚实的情感归属,并在积极的政治参与过程中自觉形成对国家制度、法规、法律的权威的高度认同。”[3]有效的公民教育,让学生明白中国的一些矛盾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而不是制度本身的好坏问题,这些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可以说,良好的公民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
(三)多元文化教育
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很早就提出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这一倾向,进行灌输式教育。同时,在教育内容上又忽略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多元化熏陶,而只注重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教育及科技知识灌输。这使得青年思维单一,甚至走极端,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使得他们看问题容易钻牛角尖。要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小结
“愤青”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其他国家也有,只是他们对社会最终的影响不尽相同。二战时,德国的“愤青”成了法西斯主义的帮凶,使许多国家陷于苦难之中。二战后,日本的“愤青”则让日本从一片废墟上崛起。中国新世纪“愤青”,是真正的发奋向上,还是成为被人唾弃的对象?这是对“愤青”的考验:如何知耻而后勇;这也是对社会的考验:如何让满腹牢骚的“愤青”成为包容天下、蓬勃向上的“奋青”。
参考文献:
[1]余琼.“愤青”离爱国主义有多远[J].理论界,2007,(1).
[2]陆士桢,王.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55-56.
[3]孙国梁,涂小雨.国家民族公民:爱国主义的三个逻辑支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