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NSYS运用反谱分析法分析土质深基坑边坡抗震性能

2011-05-04刘淑茹

铁道建筑 2011年8期
关键词:云图基坑边坡

刘淑茹,张 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450006)

土质高边坡在复杂的内外地质应力作用下形成,又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变化发展。边坡在不断变形的过程中,通过变形逐步发展至破坏,其基本破坏形式主要有松弛张裂、滑动、崩塌、倾倒、蠕动和流动等,这些破坏形式一旦产生,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必须在其边坡破坏发展之前了解它变化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很好地防止灾害的发生。“5.12”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更应重视在地震的作用下土质高边坡的稳定和变形情况。本次研究是以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运用反谱分析法对某建筑基坑进行仿真模拟。

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边坡稳定问题,基本上有两种方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极限平衡法[1]是以摩尔—库仑抗剪强度理论为基础,此方法不能真实反映边坡失稳时的应力场和位移场。数值分析方法[2]考虑土体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克服了极限平衡方法的缺点。本文选用有限元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有限单元法考虑介质的变形特征,真实反映了边坡的受力状态,它可以模拟连续介质,也可以模拟不连续介质,能考虑边坡沿软弱结构面的破坏,也能分析边坡的整体稳定破坏,鉴于有限元法诸多优点,可借助软件ANSYS来实现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2 工程概况

地下停车场工程项目位于广州市北广场。该工程设两层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11 424 m2,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先施工围护结构和桩基础,再施工首层板,开挖负一层土方,施工负一层板和衬墙,开挖负二层土方,施工底板和负二层衬墙。首层板面高程为-0.8 m,负一层板面高程为-6.3 m,地下室底板面高程为-9.7 m,衬墙厚度为200 mm,首层板厚为140 mm,负一层板厚为110 mm,底板厚度为600 mm。基坑开挖深约9.6 m,粉质黏土,褐色,含少量粉细砂、中粗砂,局部含卵石,采取锚喷支护,锚杆长度1 m,采用C30钢筋混凝土作为衬砌材料。基坑边坡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基坑边坡物理力学指标

3 建立模型

3.1 模型选择

由于基坑开挖后,粉质黏土的稳定性比较差,加之边坡开挖为90°,容易变形、塌落,所以目前修建支护结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模型:

1)传统的结构力学模型[3]:它是将支护结构和边坡分开考虑,支护结构是承载主体,边坡土体的土压力作为荷载的来源和支护结构的弹性支撑,故又称为荷载—结构模型。主要适用于边坡因过分变形而产生松弛和崩塌,支护结构主动承担围岩松动压力的情形。

2)现代岩体力学模型[4-7]:它将支护结构和边坡视为一体,作为共同承载的结构体系,故又称为围岩—结构共同作用模型。这种模型主要用于由于边坡变形而引起的压力,压力值必须通过支护结构与边坡共同作用而求得。边坡—结构共同作用模型是目前边坡结构体系设计中正在发展的模型,因为它符合当前施工技术水平,采用快速和超速的支护技术可以限制边坡的变形。这种模型还可以考虑各种几何形状、岩土特征和支护材料的非线性特征、开挖面空间效应所形成的三维状态及地质中不连续面等。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运用边坡—结构共同作用模型对此工程基坑边坡进行研究。

3.2 模型的建立

本次有限元计算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求解,根据边坡的几何特点,计算分析按平面应变问题对待,对边坡土层采用单元Plane 82进行模拟分析,其采用弹性本构模型;对边坡支护采用Combin14弹簧单元(也称为地层弹簧)进行模拟支护结构与边坡土层之间的互相作用。

进行结构受力分析时,在垂直边坡上受到边坡土层约束阻止其变形,因而土层对衬砌产生弹性抗力,每隔50 cm加载弹簧单元,采用摩尔—库仑屈服准则;对1.0 m锚杆采用link 1杆单元模拟,按弹性考虑,锚杆单元在系统中与土体单元的节点耦合。

3.3 边界条件

1)给弹簧单元施加约束:选择弹簧单元节点,在X和Y方向上施加位移约束;

2)给模型边界施加约束,因为取模型大小是左至基坑中心,右至边坡顶部20 m,下至基坑底部以下20 m,即在这些边界上施加X和Y方向上位移约束;

3)施加重力加速度:选择所有节点施加重力加速度,ACEL,acely,0,9.8,0;

4)对基坑边坡施加土压力Ea为

式中,H为边坡高度。

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荷载计算

5)施加地震振动作用:采用反应谱分析法模拟地震情况,设置模态求解,采用子空间迭代4阶模态,得出结果数据,即各模态振动频率,再计算出周期和反应谱值,再次输入周期和反应谱值后定义模态扩展分析再求解。

建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坑边坡模型

3.4 反应谱分析法

反应谱分析法[8]是以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实际地震过程中的反应为基础,来进行结构反应分析,它通过反应谱巧妙地将动力问题静力化,使得复杂的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变得简单。按照这一理论,应用地震谱曲线,就可以按照实际地面运动来计算建筑物的反应。

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拟,采用的就是模态分析中子空间迭代法提取模态,针对本工程,提取出了振动频率,再根据式(2)、式(3)计算出周期 T和反应谱值 β[9],计算结果见表3。

本工程计算中f为地震水平振动频率(Hz),反应谱最大值 βmax取值为2,采样周期 Tg取值为0.2 s,特征周期T0取值为0.2 s。

表3 基坑边坡动力计算振动频率和反应谱值

4 计算结果

4.1 结构变形结果

本工程基坑边坡在地震的作用下,会有一些变形,最大变形即在模态第四阶段,如图2~图4所示,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边坡坡顶和坡底变形比较大,也就在这些部位更容易形成滑坡、坍塌。

4.2 内力计算结果

在地震作用下,模拟模态第四阶段为最危险阶段,在此阶段下的X、Y方向上的应力云图及第一主应力云图如图5~图7所示。

图2 边坡变形云图(单位:m)

图3 边坡X方向位移云图(单位:m)

图4 边坡Y方向位移云图(单位:m)

从图7可以看出,此工程在地震的作用下第一主应力最大发生在坡底的位置,而且数值相当的大,即2.31×107Pa,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地震此边坡就会坍塌,可能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5 结论

图5 第4阶X方向应力云图(单位:Pa)

图6 第4阶Y方向应力云图(单位:Pa)

图7 第4阶第一主应力云图(单位:Pa)

本文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对某地下停车场基坑垂直边坡在地震的作用下进行了模拟,采用现代岩体力学模型把喷锚支护与土体视为一体来进行研究,加载弹簧单元模拟锚杆受力,采用反应谱分析法模拟地震波,设置4阶模态运算出变形最大、最危险时候的土质深基坑的变形形态和第一主应力云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地震的作用下土质垂直深基坑变形最大的地方在坡顶处,而应力最大地方在坡底处,也就是说整个边坡发生很大的扭曲,极有可能发生坍塌现象,此现象一旦发生就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用ANSYS有限元软件能够较清楚地直接计算出各部分构件的应力情况,直观显示出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通过该项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土质高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机制,为土质高边坡的预警和防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1]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2]孙钧,侯学渊.地下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余同希.塑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陈强,杨长卫,张建经,等.“5.12”汶川地震中高大加筋土挡墙破坏机理研究[J].铁道建筑,2010(9):73-77.

[5]闵卫鲸,张炳焜,李磊,等.汶川地震中高路堤的抗震响应分析[J].铁道建筑,2010(12):66-69.

[6]王树理.地下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曾亚武,赵震英.地下洞室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增):1745-1749.

[8]孙玉科,牟会庞,姚宝魁.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9]董哲仁.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法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云图基坑边坡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基于TV-L1分解的红外云图超分辨率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