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思想研究
2011-05-03李晶
李晶
摘 要: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其呕心之作《政治学》集中的反映了其教育思想。尽管在本书中对于教育的探讨仅在涉及了体操和音乐两部分后便戛然而止,但从中体现出的人、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意识至今仍闪烁光芒。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城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120-01
亚里士多德作为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教育意识在久远的古希腊已经绽放着理性的光辉。即便在时过境迁的21世纪,其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仍体现着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一、《政治学》中教育的目的
基于这种明确的教育目的,亚氏提出了城邦应大力创办教育事业并以少年教育为重点,并要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对中产阶级进行统一的教育和训练。与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精英统治”不同,亚氏在继承了其政治知识化和专业化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对作为统治阶级的中产阶级进行统一教育。
其次,大力发展公办教育。亚氏认为,城邦是全体公民的城邦,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公民要顺应这种同一性接受统一的教育,并以公共教育取代私人教育。
最后,将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亚氏主张“依法治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城邦要以法律为武器保障公民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二是将教育变为法制教育的途径。
二、《政治学》中教育的过程
亚氏指出,自由教育的实现需要两个基础:一是闲暇(Schole,即“学校”一词的词源);二是自由学科。亚氏认为,只有人因无须为生计操劳具有闲暇时,才能避免从事“贱业”而损害心灵。因此,亚氏认为,闲暇是自由人与奴隶本质区别所在。只有具有闲暇人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保持身心的自由,这是自由教育开展的应有前提。相对于闲暇的外在性,自由学科是自由教育的内在要求。亚氏以是否适合于自由人学习为标准将教育分为了两类。在亚氏眼中,那些实用的、以牟取财产和功利的知识都是不适合自由人学习的。只有那些吻合人生目标、陶冶情操、推进理性发展的知识才有让自由人习得的资格。
亚氏对于自由学科的定义很广泛,包括:几何、书写、修辞、阅读、天文、音乐、哲学、辩证法等。不难看出,在这些自由学科中也存在实用价值强的学科,但他认为,在这些具有实用与自由双重特征的学科中,自由价值的首要地位无可撼动。在这些自由学科中,亚氏以哲学和音乐最为推崇。他说:“某些为了实用而授予少年的课目,例如读写,也并不完全因为这只是切合实用的缘故;(无关实用的)其它许多知识也可凭所习的读写能力,从事进修;相似地,教授绘画的用意也未必完全为了要使人购置器物而不致有误,或在各种交易中免得受贿;这毋宁是目的在养成他们对于物体的形象的审美观念和鉴别能力。事事必求实用是不合地豁达的胸襟和自由的精神的。”
三、《政治学》中教育的方法
(一)德育。亚氏所指的美德是卓越的能力和性能。他将灵魂分为了两个对立面,即理性和非理性。以此为据,美德也分为两种:一是以教育、训练来实现,以知识为表达形式的理智美德;二是以情感和欲望的自我制约为表现形式的道德美德。因此,亚氏所认可的美德既是一种道德知识更是一种道德行为。这种行为性使得美德的养成不能仅以知识和理智为支撑,还需要实际的训练,将善的行为变成习惯,这样才能全面的进行美德的完善。在德育的过程中,亚氏十分强调“中庸”原则,他视中庸为过渡与不足间的合理取值,而幸福的获取行于中庸。因此,亚氏认为德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实践与联系养成“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和“勇敢”的品德。
(二)智育和美育。智育和美育作为亚氏教育思想的有机部分是14—21岁年龄段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由于《政治学》写作的不完整,对此描述不多,但从仅有的内容可窥见一斑。亚氏认为,基于智育的源泉在于人类求知的本能,它的内容应该囊括提升掌握真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看清事物本质。同时,亚氏十分强调音乐对理性培养所起的重大作用,音乐讲授的目的是“形式高尚、自由心灵”,当然,这里的音乐是广义的,包括吟唱、朗诵等。
(三)体育。亚氏认为,进行体育的目的有两点:一是使受教育者拥有从事各项工作的健壮体魄,这是参与政治活动的前提;二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的尚武精神、磨练其坚韧的意识。针对体育的内容,亚氏提出遵循理性和适度原则,训练强度和内容要与受教育者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只有年满18岁得青年才允许从事剧烈运动、接受严格的饮食规定。
四、教育构建在城邦善治中作用的发挥
亚氏在《政治学》一书中努力构建一种人和城邦和谐发展的模式,已达到人的幸福和城邦的善治,在这种目标的设定下,教育成为了通向彼岸的桥梁。亚氏认为,教育使人获得参与事物的自由,应承担起实现人终极目标的重任,即幸福。这种幸福源于理性的培养,理性赋予了人德性。亚氏试图将人、城邦和教育融为一体,去追寻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在此,他将他把伦理道德、政治理想和教育相互融合,把教育目的、人生目的和社会目的相互融合,这也成为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核心特征。
亚氏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突显人类自由、理性、美德的思想在历经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18世纪的新人文主义、20世纪的现代人文主义等思潮的变迁后延续至今,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此外,亚氏开创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特别强调了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认识真理、培养美德的积极作用,这些理念对后来西方乃至世界的教育和实践理论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英)W·D·罗斯.亚里斯多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
[2](俄)寨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365.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