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母猪及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011-05-03王春梅

饲料博览 2011年2期
关键词:产仔产道助产

分娩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断奶窝重及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关系到母猪的泌乳力和繁殖力及使用年限,从而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妥善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工作,并促进仔猪健康快速的生长。

1 产前准备

1.1 进猪准备

产房在临产母猪进入前必须做好清洗、消毒等准备工作,做好仔猪保温箱的装置与调试。根据配种记录,母猪临产前5~7 d进入产房,使其熟悉适应环境,进产房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猪全身清洗消毒,尤其乳房和会阴部要清洗干净。进猪时,可按母猪的预产期进行排序,以便于接产管理。母猪产仔时必须人工监护分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活产仔数。

1.2 接产准备

准备好接产用具、疫苗和药品,如干净毛巾、碘酒、棉球、棉绳、注射器、母猪保健或难产应对药物等。分娩前不应突然改变饲粮,对于膘情较好的母猪在产前3~5 d应适当逐渐减料,以防无乳综合征的发生,或产后乳汁过浓使初生仔猪消化不良等,对于较瘦弱母猪不应减料。

2.分娩判断与接产

2.1 分娩判断

细心观察母猪临产前的征兆。母猪临近预产期会出现食欲减退、阴门红肿、频频排尿,则多在1~2 d内分娩;母猪起卧不安,嚼栏杆等,一般在当天分娩;乳房有光泽,两侧乳头外涨,呈八字向外分开,阴部松弛红肿,全部乳房有乳汁排出,大多在4~12 h内分娩;出现羊水膜破例,羊水流出,2 h内可分娩,也有个别母猪例外。

2.2 接产护理

母猪临产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其臀部和乳房,清洁消毒产床。接产人员双手需先消毒手臂和接产用具。待仔猪出生时,立即用手清除口鼻处的黏液,并用消毒过的毛巾擦干全身的黏液。擦净黏液后的仔猪可先放入保温箱内彻底干燥,稍许时间后断脐,方法是先将脐血挤向腹部,用棉绳结扎,在距脐带根部3~5 cm处用手指掐断,不宜用剪刀,并用2%的碘酊消毒断头处。然后把仔猪放回保温箱,半小时后,使仔猪吃上初乳,吃乳前,要清洁消毒母猪乳房,并挤掉几滴乳汁。

对产下后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即假死仔猪进行抢救。先立即去除仔猪口鼻中的黏液,对其鼻孔吹气。然后倒提拍打或将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着肩部,一手托着臀部,一曲一张反复做曲伸运动,直到仔猪叫出声来为止。

正常分娩时间大概约为4 h,分娩平均间隔10~30min,产仔数越少,则产仔的间隔时间越长,仔猪产出后,要观察胎盘是否完全排出,以判断分娩是否结束,一般在产后30min排出胎衣,对胎衣不能排出者,可注射激素促使其排出。排出的胎衣要马上清理掉,严防母猪吞食。

3 难产的判断与处理

难产的表现为母猪出现分娩症状,有羊水排出,强烈努责45min后仍不见胎儿排出;产仔间隔时间超过1 h,但仍能确定母猪体内有仔猪;母猪怒责后,子宫渐收缩无力。应及时采取助产处理。处理办法为激素处理,对子宫阵缩无力的可注射催产素,促使子宫肌肉收缩。一般注后20~30min,有仔猪产出。若仍然产不出,实行人工助产掏出仔猪。助产人员指甲剪平磨光,用0.1%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手臂及母猪外阴部,然后手臂涂上润滑剂(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五指并拢呈圆锥状,于母猪怒责间歇时慢慢插入产道内,摸清楚仔猪胎位,可根据抓住的后腿或头,随母猪怒责慢慢将其拉出;如果胎位不正,先矫正仔猪胎位,然后牵拉。如掏出1头仔猪后,转为正常分娩,不再继续掏。注意向外牵拉仔猪时,应与母猪的怒责同步进行,不要强行拉出,以免损伤产道。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可采取剖腹取出胎儿。

难产母猪要做好记录,以供下一胎分娩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助产时产道损伤、产道狭窄或剖腹产的母猪予以淘汰。

4 产后母猪的护理

4.1 日粮供给

母猪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没有食欲,往往口渴,需供给充足饮水。因产后的母猪消化机能很弱,一般不提倡喂食,必要时可喂给稀的温麸皮盐水,分娩后2~3 d喂稀拌料。采用少喂勤添的方式,有利于泌乳性能的充分发挥。然后逐渐加料,经5~7 d达到哺乳期的饲喂标准规定量。

生产中常见母猪泌乳量少或缺乳的现象猪,乳汁的优劣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状况,出生仔猪的死亡中有42.5%是由母猪缺乳所致。对此应分析原因,如初产母猪少乳多因泌乳系统发育不完善或日粮营养水平偏低所致;经产母猪则大多因生理机能减退;母猪产仔多或患有慢性胃肠病等。根据不同原因进行催乳,如优化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消化饲料的饲喂,或使用药物。并保证充足的新鲜饮水,哺乳母猪饮水量与采食量间呈线性关系,饮水量增加,则采食量也会明显增加。

4.2 药物护理

产后母猪子宫和产道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为防发生炎症,可连续注射3 d青霉素。特别经过助产的母猪,在产仔结束后,需用配有青霉素、链霉素、缩宫素的药物进行子宫冲洗,体弱者需输液治疗,以尽快恢复健康。产后母猪抵抗力较差,病原微生物很容易入侵和繁殖,产完后,对母猪乳房、后躯和外阴清洗,尤其是尾根和外阴周围应清洗干净。产后1周每天需对后臀及阴部,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并在产后头几天细心观察母猪和仔猪的动态,如常见的子宫炎、阴道脱出、产道感染、乳房炎等,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如发现仔猪下痢,及时治疗,发现1头,全窝治疗。

4.3 加强管理

母猪产后极度疲劳,产后2~3 d减少运动,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做好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给母猪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条件的养殖场,在母猪分娩4 d后,可放进运动场适当运动,接触阳光照射,以利于体质的恢复和增强,提高泌乳,为母猪后续的繁殖打好基础。

5 仔猪护理技术

新生仔猪要在12~24 h内进行剪牙和断尾。对产仔多于乳头数少者,做好寄养工作,一般按照“寄大不寄小,寄早不寄晚”的原则,在仔猪吃初乳36~48 h后进行寄养。严禁把正在下痢或发生其他疾病的仔猪寄养到健康窝群中。做好仔猪的保温防压工作,仔猪的适宜温度为出生1~7 d,温度在32~28℃为宜;出生8~30 d以28~25℃为宜,每周下降2℃,直至约20℃,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防止室内昼夜温差过大。只有提高最舒适的环境,才能促进仔猪快速健康的生长。

猜你喜欢

产仔产道助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母猪产仔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养牛场常见的难产类别及治疗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人工助产母猪产仔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