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三江源牛态保护提供国外智力支持

2011-04-29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2期
关键词:蠹虫天然林三江

黄河49%、长江26%、澜沧江16%和黑g40%的水量源于青海,而且都是无污染、清洁的水质,这里素有“中华水塔”、“江河源头”之称。“三江源”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

2005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青海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总体规划》,随后国家外专局将其列入重点给予大力支持。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立体化工程,涉及以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恶化退化草场治理、森林草原防火、鼠虫害治理、水土保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以禁牧搬迁、小城镇建设、生态移民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人工增雨、生态监测、动物医学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保护支撑项目。三大项目总共涉及20多个子项目。几年来,通过努力,青海省外专局先后实施了“青藏高原放牧家畜包虫病免疫诊断与控制技术研究”、“高寒地区适用优良牧草品种选育”、“三江源地区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技术推广”、“三江源地区牦牛线虫病流行规律与防治研究示范”、“利用中藏药防治三江源区牦牛线虫病的研究”、“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综合技术研究及示范”等科研项目,聘请美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45位专家来青海进行指导和服务,研究掌握了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第一手科学数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学科资料,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保护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近几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云杉为主的天然针叶林树种普遍遭受小蠹虫侵害,致使林木大量快速死亡,发生面积达32万亩,成灾面积约10多万亩,殃及22个国有林场。虫害发生后,青海省外专局多方联系,积极搜集生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外国专家信息,寻找防治应对的方法措施。2006年以来,先后申报实施了“青海省天然林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技术引进项目”、“青海省天然林小蠹虫聚集信息素监测与控制项目”。邀请捷克林业与狩猎研究所和斯洛伐克科学院专家来青海省开展小蠹虫聚集信息素技术的研究、指导和培训工作,经过多次试验,云杉八齿小蠹虫(主要危害种)聚集信息素在互助北山林场试验应用并取得成功。2008年,该项目在受灾害林区大规模示范推广,实施总面积达10万亩。为保护三江源地区天然林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涉及领域广,部门多,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是提高人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几年来,省外专局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认真组织开展了“三江源草地生态建设管理”、“三江源生态保护管理培训”、“三江源地区生态监测技术培训”等出国(境)培训项目,目前巳派出187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赴荷兰、德国、美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进行培训,培训了一大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急需的应用管理人才,使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成为管理者的决策理念和自觉行动。

通过几年的努力,引智项目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青海省人民政府在2009年8月授予青海省人事厅事业处和青海省外专局“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先进集体。(青海省外国专家局戴辉供稿)

猜你喜欢

蠹虫天然林三江
三江之水天上来
三江之水天上来
油松小蠹虫生物防治技术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油松小蠹虫及其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三江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