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宾斯坦:与江泽民和克林顿对话

2011-04-29李艺雯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6期
关键词:陈竺科学院纽约

李艺雯

鲁宾斯坦说,为青年科学家创造发展舞台是他的工作重点,他鼓励中国青年科学家加入纽约科学院,利用网络跨越空间与科学院世界各地的会员探讨科学真谛。

2002年11月至今,鲁宾莫干坦出任美国纽约科学院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正是他推出的一系列的标新立异的举措使得这个有18砗-历史的机构重现生机。纽约研究生与博士启科学联盟体现了诸多大学和医学学术中心的前所未有的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共同为超过5000的年轻研究者提供就业指导。科学活动前沿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最热门的科学领域的领跑者们的“科学沙龙”。而一个革新性的网络项目——“科学无境界?日益提高纽约科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它的成员超过2.3万,遍布150个国家。

在进入纽约科学院之前,鲁宾斯坦为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工作过仔年,担任《科学》(Science)杂志主编。期间,他开发了世界最大的科学新闻网站,并发起了具有革嘲性的在线服务,诸如每日新闻服务、今日科学等,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全球性的网络平台。鲁宾斯坦的最大互联网成就之_一一是开发了第一个科学在线使用权的国家许可证,由中国政府统一支付,它改变了中国科学团体接触西方科学资源的途径。目前有成千上万的中国学者享受这一服务。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鲁宾斯坦是第一个获准对中国匡家主席江泽民进行一对一专访的西方杂志编辑,此外,他还专访过美国煎总统克林顿,并成功邀请江泽民及克林顿为《科学》杂志撰文。鲁宾斯坦凭美国三里岛核泄露事件报道赢得了国家杂志奖,该奖在杂志行业中的地位等同于新闻领域的普利策奖。

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在深圳举行,鲁宾斯坦出席论坛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鲁宾斯坦说,为青年科学家刨造发展舞台是他的工作重点,他鼓励中国青年科学家加入纽约科学院,利用愀越空间与科学娜各地的会员探讨科学真谛。

《国际人才交流》:2000年,在您担任《科学》杂志主编的时候,您曾经—对一地采访过江泽民主席。据我们了解,那是他第一次接受《科学》杂志对他进行采访。您可以把整个故事告诉我们吗?

鲁宾斯坦:美国,《科学》杂志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学杂志,我作为主编,很荣幸能采访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那时,江泽民希望告诉全中国,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对外开放。江泽民自己曾经到美国访问,期间访问了很多大公司,他认为美国的科技能达到如此发达的程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他说:为了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中国必须让自己的想法国际化。如何实现呢?他希望人们可以知道,科学的开放性、思想的互相交流和碰撞,这些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我没想到江主席这么平易近人。整个过程与其说是一次采访,不如说是一次促膝谈心。他不仅谈到自己的经历,还和我讨论文学与历史,这使我感到很亲切。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对于基础研究的特殊性有着充分的了解,他强调政府将尽最大努力增加拨款,支持基础研究。此外,他还十分鼓励中国科技界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多走出去了解世界,多利用互联网扩展同世界科技界的交流和合作。很多报纸和电视都报道了这次的专访内容,每个人都知道他在想什么,这真是太好了我们对此感到很骄傲,因为他选择我们成为传达他想法的媒介

《国际人才交流》:据我所知您也对比尔。克林顿进行过专访,是吗?

鲁宾斯坦:是的。就在我们采访江泽民之后。当时,一些克林顿的拥护者看到这次的采访内容,他们希望自己的总统同样可以通过《科学》杂志表达观点。当时克林顿到我们的组织来做关于基因法律的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他宣布基因法的成立——公民的基因组成是隐私,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此项法律条款的国家。也就是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会知道你因为某种基园'口]题而可能患上某种疾病。他对这个法律感到很自豪,所以他找到了我们。我说:“总统先生,既然你对科学了解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不进行一个采访呢?”他说:“哦,好主意!”这就是事情的缘由。

《国际人才交流》:普通人可能认为科学距离他们真的很远,可能当他们听到《科学》杂志这个名字,他们会说:“这是什么?可能不是日常生活吧。”您可否让普通人更加熟悉科学?

鲁宾斯坦:其实在我们的世界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与科学联系都非常紧密。我们只需要对人们说,如果他们想活得很健康,他们需要了解一点对自己好的知识,这就是科学。如果他们需要看医生,医生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但他们不确定是否应该遵从这些建议,他们就有必要学一点科学知识,否则他们就有被愚弄的可能。如果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意成功,即使是时尚产业,也都与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密不可允分就是科学。根据我在《新闻周刊》工作的经验,管理层经常担心的是如果你将一个科学话题放到杂志封面,没人会买这些杂志。但我所见到的事实是,除了一些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比如说总统辞职之类的消息),销售最好的都是封面有科学信息的。所以我觉得人们其实对科学很感兴趣,问题就在于我们并没有教会作者如何将科学类文章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写出来。正如同我经常说的,如果我的妈妈能听瞳我解释的东西,那么我就可以把我想表达的写给所有人看。这正是科学类写作的技巧——将你想说的告诉你的妈妈,确定她能听懂。如果她能听瞳,那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

《国际人才交流》:我们知道您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7年,什么原因促使您来到中国?

鲁宾斯坦:当时,我们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帮助年轻科学家获得职业建议的网站。我们已经通过这个网站为美国的年轻科学家提供了服务。在随后6个月内,加拿大、英。国、欧洲以及全世界的人们都在问,是否他们国家的年轻人也可以享受到这个服务。于是我就想,中国是否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主任对我说:“你应该过来,我们觉得他们会感兴趣。”于是我就来到了中国。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有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那时我们已经就中国的科学现状进行了一些调研。邮件中说:“您能做这方面的工作很好,但您出现了很多错误。”然后这爪人就在邮件当中直接指出我们的问题。我想,这真是一个聪明人。我就写道:好吧,你是谁?我因此得知她是在物理研究所工作的一位女士,从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国发展。我不禁对她说:“哦,知道吗,你十分有趣。如果我去中国,你是否有兴趣和我合作来帮助年轻的科学家?”我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一这就是故事的开端。来到中国以后,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包括周光召,他是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和中国科协主席。我永远也忘不了和他的碰面——那时他问我:“你希望在中国做什么?”我回答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中国创建一个镜像站点,这样大家就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科学》杂志,也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读到它。我们还可以开发一个网站,就如同我们

现有的对年轻科学家们进行指导的网站—样。”他接着问:“为什么你只想做一些小的事情?为什么不为整个中国做更多呢?”我问:“什么是整个中国?”他回答:“我们可以让中国的所有^都读到(《科学》杂志。”我问:“怎样才能实珊”他说:“需要形成一个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成的联盟。”我当时听到后很是兴奋,我不敢相信这能成为事实。他真这么做了,并且取得了成功。这是以前从未有人尝试过的创举,我们就这样开始了。

《国际人才交流》:我们知道从那之后,您经常来中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15年间,您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变化,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鲁宾斯坦:我认为,只要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现的东西,在中国都会出现。我第一次来是1997年,与那时候相比,中国的变化是完全令人难以想象的。我觉得,再也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发展得如此迅速。我告诉你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当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接待方的人说:“哦,鲁宾斯坦,你是著名的《科学》杂志的主编,你是怎么样赚钱的?”我回答道:“我们有广告。”“哦,广告是什么?”他们问。你可以想象,仅仅13年前,很多人不知道广告是什么,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经商。再看看今天,中国的变化可想而知。

((国际人才交流》:从《科学》杂志主编到纽约科学院首席执行官,虽然经历了角色上的变化,但您与中国科学的缘分始终没有改变。在您与中国科学家接触的过程中,哪位工作伙伴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宾斯坦:卫生部部长陈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3年,在中国“非典”刚开始肆虐时,陈竺就看到了它的危害性,随即组织科研人员对“非典”病毒进行研究。2003年5月,中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成立时,那时已经对“非典”病毒有所了解的陈竺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并因此被任命为副组长。在与“非典”的“战斗中,他打了一场胜仗。我们也感到很激动,因为我们以前就知道他。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纽约科学院有在线的简报——这是用于自我宣传的网络媒体。那时我们所做的第一期内容就是关于“非典”的。我是2002~月来到纽约科学院的,那时正好是“非典”开始传播的时候,但当时甚至没人知道这件事。被感染的患者以飞快的速度死亡,但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在2003年2月的一天,我正在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非典?的报道,我说:“哦,这真是个灾难,没人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之间并不沟通,研究公共健康领域的人从没见过在实验室里工作的人,在大学里的人从没见过在生物医疗业界工作的-人。”那时的我特别希望能做点什么。当时,我刚刚从((科学》杂志来到纽约科学院,还是个新人,我能做到的就是成为一座桥梁,我希望可以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一起来解决“非典”的问题。但这很难,毕竟大家都很忙,在短时间内聚集恐怕难以实现。于是我将这个想法告诉我认识的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科学家。他们说:“如果咱们每个人召集5个人,如果他们能来的话就参与,他们不能来的话就算了。”于是,3周后,我们拥有了一组精英,他们之前从未见过对方,这是他们第一次聚在一起。5月17日,来自全美的近20名专家聚集到这里,交流“非典”研究的最新成果,商讨下一步的防治对策。陈竺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出席研讨会,但他向研讨会提交了有关中国抗“非典”研究进展的报告,他的报告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会后,纽约科学院、与会专家以及陈竺一起制作了关于“非典”的第一期电子简报。这样一来,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20名顶级专家对“非典”的研究成果。我想,这只是开始。这就是我们想做的,没有人做过,而我们做成了这是相当振奋人心的!陈竺不仅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据我了解,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无党派人士部长,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个很棒的人,我非常欣赏他。

猜你喜欢

陈竺科学院纽约
成为纽约人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我把纽约搬走了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纽约往事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为本刊创刊题词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陈竺副委员长亲临我校参加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实施情况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