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截流施工技术及特点

2011-04-26冯美升

水力发电 2011年1期
关键词:金安石笼导流洞

冯美升,胡 玉

(金安桥水电站有限公司, 云南 丽江 674100)

1 工程截流概况

金安桥水电站工程采用上、下游土石围堰一次断流、右岸2条导流洞全年导流的导流方式。2条导流洞的断面为城门洞形,断面尺寸为16 m×19 m,其中1号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为1 289.900 m、出口高程为1 287.182 m、洞长941.232 m。截流时只有1号导流隧洞进行分流。

上、下游围堰均为不过水土石围堰,填筑总工程量为117.45万m3。上游围堰堰顶高程1 345 m,最大堰高61 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 1 316 m,最大堰高34 m。上、下游围堰堰体采用复合形式进行防渗,河床部分以下采用混凝土墙防渗;岸坡岩体采用灌浆帷幕防渗;上部分层碾压部分采用土工膜心墙防渗。围堰迎水侧水下部分采用抛大块石或钢筋笼块石护坡,水上部分采用干砌块石进行护坡。

根据对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成果的研究分析,结合围堰和导流洞的布置特点、现场地形、截流备料、道路、截流场地布置以及前期坝肩开挖的进展情况,最终选用了60 m宽戗堤右岸单向进占立堵截流方案,工程顺利截流成功。

2 截流特点

(1)截流落差大。金安桥水电站位于高山峡谷区,河床相对狭窄,洪水峰高量大,洪枯水位变幅大。河床相对狭窄、坡降大,水流湍急,截流模型试验戗堤最大落差达6.61 m,最大流速6.25 m/s,属大落差、高流速截流,截流难度大。

(2)场地交通条件困难。现场因左岸陡峭,不具备布置截流场地的条件,道路布置也十分困难,故截流场地和道路均布置于坝址右岸,左右岸交通由下游约2 km处金安大桥连接。

(3)截流时仅1号导流洞可分流,分流条件差。

(4)地质条件复杂。上游围堰右岸地形平缓,左岸地形较陡,截流时对戗堤进占制约性大,只能从右岸单向进占;同时,玄武岩节理发育,开挖料中的大、中块石料较少,最大粒径以小于等于0.6 m石渣混合料为主,给截流大块石备料增加了困难。

3 截流设计

3.1 设计截流时段和1号导流洞分流能力

根据设计文件以及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截流模型试验结果,截流设计以12月中旬截流作为基本研究条件。截流流量采用12月中旬10年一遇旬平均流量889 m3/s,非龙口段预进占流量采用12月上旬10年一遇旬平均流量990 m3/s,预进占戗堤裹头保护流量采用12月20年一遇最大流量1 030 m3/s。

导流洞在进口留有3 m岩埂时,1号导流洞的分流能力曲线见图1。

图1 1号导流隧洞的分流能力曲线

3.2 模型试验成果

施工截流完成了单戗双向进占、单戗单向进占、单戗双向进占、护底试验、宽戗堤试验、双戗堤试验等多种工况的水力模型试验,后又补充完成了60 m宽戗单向立堵进占各种工况的模型试验。

采用宽戗堤单向立堵截流时龙口最大平均流速(戗堤轴线处)为5.54 m/s,相应龙口宽18 m;龙口最大单宽流量为43.87 m3/(s·m),相应龙口宽35 m;龙口最大单宽功率为 141.28 t·m/(s·m), 相应于龙口宽18 m;截流最终总落差为6.12 m。宽戗堤单向立堵进占截流方案的龙口段水力学参数见表1。

3.3 截流方案的确定

截流模型的单戗双向立堵、宽戗双向立堵、双戗双向立堵、宽戗右岸单向进占,下游围堰尾随进占、宽戗单向立堵进占,左岸裹头和宽戗单向立堵进占6种戗堤进占时的水力学参数比较结果表明,宽戗堤单向立堵截流方案优势明显。从水力学观点看,宽戗堤能够使龙口冲刷流速显著降低,增大龙口前壅水高度,增大隧洞分流量,从而减少龙口水流流速、整体降低截流难度。考虑到金安桥坝址区的左岸岸坡陡峻,左岸施工布置尤其是交通布置较困难,不适宜双戗进占施工布置。

综合考虑模型试验的水力学成果、现场地形条件、截流完成对后续工程特别是防渗墙施工的影响等因素后,决定采用60 m宽戗堤右岸单向进占、立堵截流的方式。

3.4 截流戗堤布置

按12月中旬Q=889 m3/s流量截流,截流模型试验成果表明:围堰合拢闭气后,围堰上游水位为1 304.78 m。考虑波浪爬高及安全超高,将戗堤顶高程定为1 307 m,截流戗堤轴线布置在上游围堰轴线下游80 m处,顶宽48 m。预进占起始高程为1 307 m,在戗堤预进占中堤头始终保持在水位2 m以上,即1 303 m高程,顶宽60 m,以减少戗堤合龙时的抛填强度,加快合龙进展。在戗堤合龙后,填筑戗堤至设计高程1 307 m。

截流戗堤处河床水面宽度122 m,计划预进占长度为72 m,截流龙口段宽50 m。其中龙口段分Ⅰ、Ⅱ、Ⅲ区,其长度分别为18、17、15 m。截流戗堤设计断面为梯形,戗堤堤顶宽度为48~60 m,可以满足8辆20~32 t自卸汽车在堤头同时抛投。

表1 龙口段特征水力参数(流量889 m3/s、宽戗堤单向进占,导流洞进口有3 m岩埂)

表2 截流抛投材料预备量

3.5 截流备料

截流戗堤预进占及戗堤加高的石渣料为12.9万m3,龙口段的戗堤填筑石料流失系数按1.3考虑,备料系数按1.5考虑,龙口段分区抛投工程量约为58 970 m3,龙口段备料量为88 455 m3,总的备料量为:石渣和块石21.75万m3、石笼2 900个、四面体160个。截流备料见表2。

4 截流施工

4.1 预进占施工

预进占在上游围堰戗堤右岸单向进占,戗堤预进占段长72 m,工程量为102 600 m3,预进占完成后戗前水位将壅高3.8 m左右,达到1 301.73 m高程,戗堤预进占时间放在导流洞进口岩埂拆除后进行。预进占主要利用大坝坝肩开挖料,自卸汽车运输至戗堤右端,端进法卸料,推土机推赶,戗堤行车路线拟布置6~8车道,堤头全面抛投。预进占时首先抛投最大粒径为0.2~0.35 m的石渣混合料。进占至67 m时,采用下挑脚先进占、上挑脚跟进、轴线再跟进的抛投方式,抛投0.35~0.8 m中石进占至72 m,形成50 m龙口段。预进占每天填筑7 000 m3,15 d内预进占完成。在预进占抛投的过程中,由于流速逐步增加,河床被束窄,水流流态发生变化,采用大块石与块石钢筋笼、四面体等特殊材料在下游护坡形成裹头。

4.2 龙口截流

进入50 m龙口截流阶段,实际水情监测加密到每小时观测一次。上游来流量为829 m3/s,截流戗堤上游水位为1 296.59 m,戗堤下游水位为1 295.84 m,上游水位落差为0.75 m。导流洞进口水位为1 296.7 m,分流量为154.13 m3/s,龙口过流量为674.87 m3/s,分流比为18.59%。龙口宽为50 m,龙口水面宽为39.94 m,龙口流速为2.33 m/s,推进坡比为1∶1.44,龙口进占高程为1 303 m。

龙口段截流开始时段进占顺利,单位时间最大抛投量为1 692 m3/h,主要采用大块石料凸出下挑脚,然后上游石渣料推进,并用钢筋石笼在下游坡脚进行防护。当推进9.71 m时,龙口宽束窄至40.29 m,进占推进坡比为1∶1.46,龙口流速为 5.8 m/s,水位落差为1.72 m,河床主流略偏向左岸,填筑料冲刷和流失较严重,进占比较困难。为有效控制填筑料的流失,采用大块石上挑脚进占,即在戗堤轴线部位偏向上游30°~45°方向抛投大块石进占,上挑脚抛投石渣料、下挑脚抛投块石料,继续进占4.39 m形成35.9 m龙口,龙口流速和落差进一步增大。

龙口宽由40.29 m继续抛投6 h,单位时间最大抛投量为1 140 m3/h,龙口流速为6.69 m/s,最大落差为2.3 m,大块石稳定困难。随机将大块石抛投部位随上挑脚向戗堤上游偏移,进占效果明显,水位落差被分配到较长龙口段,龙口下挑脚及时跟进。

宽戗堤整体进占至龙口宽35.7 m时,龙口束窄不明显。在宽戗堤上游部位采用凸出上游挑脚,用大块石料继续进占,但大块石在坡脚不易稳定,在戗堤上游开始抛投四面体和钢筋石笼,钢筋石笼由汽车吊先吊装到25 t自卸车上,每车吊装4个,然后采用钢丝绳和卡环将4个钢筋石笼在车上串在一起,直接卸在堤头后,由推土机推赶。四面体采用25 t和50 t汽车吊吊装到32 t自卸汽车,拉运至堤头自卸后用推土机推赶。初始抛投时钢筋石笼4个为一串抛投,四面体单个抛投。在龙口形成防冲矶头,以减小流失和稳定龙口;然后用块石料和石渣料快速抛投跟进,并对戗堤下游坡脚用钢筋石笼和大块石进行防护。用此方法进占至龙口宽度29.18 m时进占比较困难,龙口流速达到7.09 m/s,落差达到 3.19 m, 龙口单宽功率为 128.45 t·m/(s·m)。

继续进占仍采用凸出上挑脚进占方法,但为了加大抛投强度,稳定龙口,根据现场进占及堰前水位 (1 298.49 m)情况,将堤头进占高程降至1 301 m,戗堤宽度缩窄为40 m,并且钢筋石笼在堤头堆卸2~3车即8~12个后,用钢丝绳全部串起后,由2台推土机配合推赶入龙口,四面体则根据抛投钢筋石笼后的稳定情况,将3~6个串在一起,由2台推土机配合推赶入龙口,先在龙口形成稳定的防冲矶头;然后采用大块石及时跟进,将龙口向前推进,同时在上游挑脚用块石料和石渣料跟进,下游挑脚则采用钢筋石笼护脚后,大块石和钢筋石笼同时抛投跟进。此方法一直进占至龙口宽剩余5 m时,采用大块石快速抛投完成合龙。

在50 m龙口截流过程中,抛投材料总用量为38 952 m3(不含戗堤加宽、加高至设计宽度及高程的填筑量 20 018 m3), 其中小石 (0.2~0.4 m)10 711 m3, 约占 27.5%; 中石 (0.4~0.8 m) 15 413 m3,约占39.5%;大块石 (0.8 m以上)12 828 m3,约占32.9%;特殊材料用量为:钢筋石笼779个,四面体155个。

龙口截流共历时45 h,截流过程中实测龙口最大流速7.15 m/s,最大落差4.72 m,龙口平均单宽流量 50.06 m3/s·m, 龙口平均单宽功率 180.92t·m/s·m,龙口最大单位时间抛投强度1 785 m3/h,日最大抛投强度37 595 m3。

5 结语

金安桥水电站工程截流从指标来看属大落差、高流速的截流,现场条件复杂,截流难度相当大。根据截流模型试验成果,确定了合理的截流方案。在短短2个月内完成了截流指挥系统、施工布置、截流备料、机械设备组织等各项准备工作,所有参战人员在截流期间精心组织、顽强拼搏、连续作战,截流过程有条不紊,大江截流圆满成功,成为第1座在金沙江干流首先实现大江截流的水电工程。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2] DL/T5114—200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S].

[3] 武汉大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院.金安桥施工截流模型 (动床)试验研究报告 [R].昆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院,2005.

[4] 武汉大学,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院,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金安桥施工截流模型 (动床)补充试验研究报告[R].昆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院,2005.

猜你喜欢

金安石笼导流洞
电焊石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乌斯通沟水库导流洞偏压洞段埋藏式锚筋桩的应用
深圳市金安物流有限公司
水下机器人在长河坝电站导流洞闸门堵漏中的应用
《晨曦》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3
浅谈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石笼的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导流洞金属结构安装技术总结
格宾石笼在普兰县斜尔瓦防洪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