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信仰对人们认知甘南草地功能及管理方式的影响

2011-04-25王彩霞郭雅婧郭正刚

草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被调查者基督教

王彩霞,郭雅婧,郭正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源于原始对自然崇拜的宗教信仰,经过特定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逐渐演变成指导人们世俗生活和社会行为的规范,进而渗入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是人类心灵建设中不可替代的潜意识[1],对人们认识事物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人类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性及其生存环境的差异,导致宗教情感的外在载体和表现方式既有共性又有分异性。虽然宗教生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但其终极关怀的社会价值成为信仰者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2],并劝慰信众自愿地从事活动[3]。不同宗教信仰从外在文字表现上各具特色,但其劝导信众与人为善,友好自然是共性,本质是要求信众爱护并关怀世界上的一切生物[4],这为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了精神基础[5]。因此,宗教与生态间的关系成为目前社会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6-10],但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宗教信仰与生态保护的兼容性,以便利用宗教信仰保护自然环境,而对宗教信仰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分异性研究相对零星。事实上,不同宗教信仰对待自然环境既具有普遍遵循的共性,又具有因各自特色造成的分异性。因此,研究宗教信仰对自然资源认知的分异性有助于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内宗教信众的主体诉求制订更为有效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策略。

草地是我国陆地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和可更新资源,肩负着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使命[11]。由于牧区城镇居住者无偿和无意识地享受着草地提供的生态服务,因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事关牧区牧民的生活,而且事关牧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草地提供的生态服务、资源服务、生物进化服务和文化服务被所有人们共享[12],这就要求生活在牧区的人们共同关注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人们关注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对草地功能的正确和全面认识,而这种认识水平和角度均受人们的宗教信仰所左右。因此,研究牧区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的认知是全面理解人们关注草地功能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选择甘南地区为对象,通过调查不同宗教信仰者对草地功能认知的影响,诠释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方式的影响,期望为我国草地资源持续利用决策的制订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地区及方法

1.1研究地区概况 甘南牧区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水源补给区。地理坐标为33°06′~35°44′ N,100°46′~104°44′ E,平均海拔3 000 m。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高寒阴湿,多年平均降水量400~800 mm ,年均温1~3 ℃,≥10 ℃积温持续时间约2 个月,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 200~2 400 h[13]。

甘南草地总面积272.34万hm2,占甘南土地总面积的70.28%,可利用草地面积256.55万hm2,占总草地面积的94.20%,是我国重点牧区之一[14]。甘南地区居民信仰多种宗教,主要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其中藏传佛教有格鲁派、宁玛派、苯波教、萨迦派等,伊斯兰教有格底木、西道堂、依黑瓦尼等[15]。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的设计 以草地功能和管理模式为主要调查内容设计问卷,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被调查者的宗教信仰;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被调查者对草地功能的认知,内容包括草地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中的重要程度,草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一致性,“退牧还草”工程的关注程度,草地退化因素认知,人地关系的理解等;第三部分主要调查被调查者对草地管理模式的认知,内容包括是否熟知草地家庭承包制度,目前草地管理模式下生活满意度,草地管理模式是否需要完善等内容。

1.2.2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采用以点、线和面为主,最终形成网状结构的调查路线。点的调查主要由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南师范学校的学生完成,对参与调查的学生首先进行相关培训,然后利用其暑假完成自己家庭附近牧户的调查,参与调查学生300人,完成问卷700份;线的调查由兰州大学研究生完成,途经夏河、合作、碌曲、郎木寺、迭部、卓尼、临潭等县市,调查对象主要是各个人口集中的城镇和县城,以及沿途碰到的行人,参与人员13人,完成问卷600份。面的调查主要由兰州大学本科生完成,主要调查了夏河和玛曲的两个乡(镇),参与人员32人,完成问卷700份。调查方式采用自填式和访谈式两种,若受访者自己能够填写问卷,采用自填式方法;若受访者不识字,则采用访谈式,由调查人员陈述问卷及选项,受访者进行选择。总共完成调查问卷2 000份,但发现其中17份自填式问卷不符合要求,作为废卷处理,实际参与分析的问卷共计1 983份。所有问卷调查在2009年5-10月完成。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输入,资料回收后采用百分比构成法对调查项目进行统计。

2 结果

2.1被调查者宗教信仰构成 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9.15%,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所有被调查者内具有宗教信仰的人数超过85%,并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分别占被调查者的65.58%和18.42%(图1),而道教徒和基督教徒相对较少,仅分别占0.92%和0.33%,无宗教信仰的被调查者占14.75%。这说明被调查者多数人具有宗教信仰,因此调查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及管理方式认知的影响。

一次,我在做作业,额前的一绺头发掉下来遮住了眉,父亲很自然地伸手替我捋。当他的手指碰到我的额头时,我本能地快速挥手挡开,他的手僵在空中,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很沉很沉。

图1 被调查者宗教信仰的分布

2.2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认知的影响

2.2.1宗教信仰对草地重要性认知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中认为草地重要的占90.5%。佛教信仰者中90.6%认为草地重要,伊斯兰教信仰者中86.4%认为草地重要,道教徒和基督教信仰者认为草地重要的比例分别为100%和75%,无宗教信仰的被调查者中有94.4%认为草地重要(表1)。说明道教和佛教信仰者对草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较高,基督教信仰者对草地重要性的认识相对较弱。

2.2.2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认知的影响 草地既具有生产草畜产品和能源等的经济生产功能[16],又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育生物多样性、休闲与文化娱乐等多种生态功能[17]。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人们往往采用掠夺的方式管理草地,忽略其生态功能和持续性。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认为草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完全一致的仅占10.5%,认为一致的占36.7%,比较一致的占24.1%,一般的占17.6%,不一致的占11.1%。说明被调查者对草地功能的认识程度相对较低。其中,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信仰者认为一致的比例分别为70.7%、68.4%和54.6%,无宗教信仰者认为一致的比例最高,为74.4%,而认为一致性比例最低的是基督教信仰者,仅占其总人数的1/2(表2)。宗教信仰对草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一致性的认可度较低,暗示了目前宗教信仰者在管理草地时仍然要么选择生态功能,要么选择生产功能。

表1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草地重要性的认知情况 %

表2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一致性的认知情况 %

2.2.3不同宗教信仰者对退牧还草工程的认知 政府在牧区实施的“退牧还草”工程,旨在恢复退化的草地。而牧民对此的关注程度反映了牧民参与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对“退牧还草”建设工程十分关注的仅占18.7%,关注的占29.2%,比较关注的占24.0%,一般的占21.6%,不关注的占6.7%。被调查者中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信仰者选择非常关注分别为19.10%、20.35%、25.00%和16.67%,无宗教信仰者为14.75%(表3)。尽管宗教信仰者较无宗教信仰者对退牧还草工程关注程度高,但总体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这一结果出乎意外。

2.2.4不同宗教信仰者对草地退化成因的认知 关于威胁草地持续利用主要因素的问卷中,80.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人为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仅有19.2%的调查者选择自然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表4)。无宗教信仰者选择人为因素是草地主要退化因素的占84%以上,道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信仰者选择人为因素是草地退化主要因素的接近80%,而基督教信仰者仅占50%。无宗教信仰者比宗教徒认为自然因素的比例高,特别是基督教信仰者,说明宗教信仰者仍然对自然充满敬畏。

表3 不同宗教徒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关注程度 %

表4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威胁草地持续利用主要因素的认知情况 %

2.2.5不同宗教信仰者对人与草地关系的认知 问卷设计了人与草地的关系有4种观点,第一种是人通过顺应草地发展规律谋求幸福,第二种是人通过合理利用草地资源谋求幸福,第三种是人通过征服草地谋求幸福,最后一种是说不清。基督教信仰者中认为人应通过顺应草地发展谋求幸福的比例最大,占50%;伊斯兰教和道教信仰者选择第一种观点的分别占28.4%和27.3%(表5),最后是无宗教信仰者和佛教信仰者。除了基督教信仰者外,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信仰者,以及无宗教信仰者中均有5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类应该利用草地。不同宗教信仰者选择征服草地的比例有所差别,其中基督教信仰者无人选择征服草地,但总体比例都小于10%。无宗教信仰者和佛教信仰者认为人应该顺应草地发展的比例分别为24.4%和23.0%(表5)。

表5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人与草地关系的认知情况 %

2.3不同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模式认知的影响

表6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的了解程度 %

2.3.2不同宗教信仰者对目前草地管理模式下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 佛教信仰者中选择满意的占76.7%,伊斯兰教信仰者占74.3%,基督教信仰者占50.0%,道教信仰者全部选择了满意以上水平,无宗教信仰者选择满意的占84.7%(表7),可见道教信仰者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下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最高,佛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下生活现状的满意度较低,基督教徒的满意度最低。

表7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目前草地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 %

2.3.3不同宗教信仰者对改变草地管理模式意愿的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仰者中有超过75%的人认为需要改变目前草地管理模式,道教和基督教信仰者中也有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改变目前草地管理模式(表8)。说明大多数人无论信仰何种宗教,均认为需要改变目前的草地管理模式,这体现了牧区草地资源管理的客观需求,也反映了生产关系因随着生产力发展而需要不断调整的规律。

表8 不同宗教信仰者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需求 %

2.3.4不同宗教信仰者认为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原因 虽然大多数受访者均表现出对生态现状是满意的,但又需要改变草地管理模式,这似乎存在矛盾,但事实上不矛盾。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信仰者选择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是提高收入、便于孩子接受教育以及保护环境(表9),选择提高收入的占39%~50%,便于孩子接受教育的占16%~29%,保护环境的占18%~33%。而基督教信仰者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保护环境和增加牧民之间的交流,分别占75%和25%。除了基督教信仰者外,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和无宗教信仰者均认为提高收入、保护环境和便于孩子接受教育是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牧区卫生医疗条件较差,但选择改善医疗条件而改变草地管理模式的人很少。

表9 不同宗教信仰者认为草地管理模式需要改变的原因 %

3 讨论

3.1宗教信仰对草地认知的作用 宗教信仰对宗教信仰者认知草地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因为他们认知草地功能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宗教观念来约束自己的潜意识。我国牧区少数民族宗教生态观的存在形态既符合世界各民族宗教制度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有本民族各自的特殊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生态观归根结底取决于信众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5]。因此,甘南地区不同宗教对草地功能认知既存在分异性,也存在趋同性。

3.1.1分异性 本研究表明,不同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认知存在很大分歧,道教信仰者对草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最高,基督教信仰者最弱;草地生产功能和环境保护功能一致性中,无宗教信仰者认为一致的比例较具有宗教信仰者的比例高;基督教信仰者认为人应通过顺应草地发展谋求幸福的比例占最大以外,其他宗教信仰者选择人应该合理利用草地。这些分异与不同宗教核心内涵具有一定的联系。如佛教主要思想是众生平等,劝人向善,净化心灵,普度众生,最终到达极乐世界,其本质认为世事皆有定数,幸是应该,不幸也是应该。伊斯兰教是一个珍爱生命与和平的宗教,它强调人应该合理利用自然。基督教认为人是万物的管理者,人类应该通过自身努力利用自然资源[18],导致基督教信仰者对草地重要性及功能一致性的认知度较低。道教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于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其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往往与中国人的日常思维相联系,因此道家思想对于人们对草地的认知有着极其广泛的潜在影响[19]。基于这些不同的宗教特点,各宗教对草地功能的认知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影响。

3.1.2趋同性 不同宗教群体在对草地的某些认知上仍存在一定的趋同性。首先,宗教信仰者比无宗教信仰者对草地非常关注的程度要高;其次,所有宗教信仰者均认为人为因素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各种宗教均认为世界万物的运转都是由自己所信仰的神灵所决定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指“天意”,即所谓的自然因素。分析草地退化原因时,均认为草地退化是人类触犯了神灵,是神灵给人类的一种惩罚。因此,宗教信仰者面临任何不可估测后果的事件时,均会联想到大自然对人类过度索取资源的报复,其关注目的就集中于如何解除这种报复,以安抚神灵并让大自然重新信任人类,从这种角度而言,充分利用宗教信仰者崇尚自然和神灵的理念,可促进退化草地的恢复。

3.2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模式的作用 不同宗教对草地管理模式的认知中,佛教信仰者对草地家庭承包制度的了解程度最高,基督教信仰者最小。道教信仰者对目前草地管理模式下生活现状的满意度最高,基督教信仰者满意度最低。大部分被调查者均认为需要改变目前草地管理模式,但不同宗教群体的比例存在差异,这说明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模式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具有消极作用。

3.2.1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牧区存在着宗教信仰与宗教行为分离的现象[20],理性的宗教信仰者逐渐减少,功利的有神论者增多[21],这是区别于西方宗教的显著特点。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地域性特色必然会为人类宗教文化的传承上刻下印记,因此宗教文化类型及其构成特征都与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有着或隐或显的关联[22]。宗教与牧区草地之间这种隐或显的关联使得牧区不同民族的不同信仰都会体现在对草地管理模式的认知上。宗教帮助人们形成对个人、生命、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态度,各种宗教都提供了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答案[23],宗教崇尚神灵,潜心修行,对万物充满珍爱,因此无论何种宗教都对生命与和平表现出热爱,强调要以仁爱之心来善待生命[24]。基于这种有益的影响力,宗教中各种教义教规都会要求信众在日常生活善待自身周围的环境。因此在草地管理过程,牧区宗教信仰者一定会用宗教的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管这种思想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它都会在草地管理者的心中潜移默化,转变为草地管理方式。

首先,宗教的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人与草地的相互协调。佛教中对大自然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崇拜是佛教生态观的源头[25],其本意就是要平等地看待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关因果报应的理论体系,迫使宗教信众不敢妄加破坏草地以免来世遭到“报应”。伊斯兰教的自然观则源于其宇宙观[26],认为自然万物是真主创造的,在真主的安排下,大自然中的万物井然有序,各得其所的,其实质蕴含了生态保护的理念[27],规范其信众与草地和谐共处;基督教曾经主张人是自然的管理者,万物都应为人服务[28],但生态危机突显,基督教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目前基督教的教义逐渐隐含生态保护思想,即上帝创造了万物,而非人类[29],其实质是对人类过去对待自然行为的一种反思。道教的自然观主要体现在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30],主张自然是万物的主导,人类对待万物都要顺其自然,尊重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将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互存共荣,更为重要的是道教中阴阳平衡思想与生态女性主义有一定的关联[31],主张男性与女性平等,人类与自然平等,女性和男性的关系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王彩霞等[32]认为生态女性主义与牧区草地管理具有高度的兼容性,这和道教强调阴阳和谐、摒弃男性中心主义[33]的理念一致。因此,所有的宗教都主张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这对草地管理是极为有益的。

其次,宗教重视万物的价值并主张保护动植物,有利于人类保护草地。在佛教的世界里,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代表着佛性,爱自然爱万物就等于是爱自己,这种对大自然崇拜的理念逐渐融入到精心呵护草地的管理上。伊斯兰教禁止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等,提倡植树造林,爱护动植物,珍惜一切生命,这种价值观能够对草地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基督教则提倡“尽义”[34],强调人类应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用善行对待万物,这种生态观有益于退化草地的恢复。道教世界观中,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人对待万事万物都要怀着一颗慈悲心,善待一切生物,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反对“杀生”。因此宗教中对生灵的爱护影响着宗教信众对待草地的方式,强调信众应该关爱草地。

最后,宗教强调万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佛教中的“缘起缘灭”[35]思想认为世间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为和合共生、唇齿相依、互为因果,因此佛教信众内心深处总是认为草地就是自己生活的根基所在,利用草地是采用柔和方式,而不是粗鲁地剥削与践踏草地。伊斯兰教主张将开发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类应该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应履行上帝赋予的义务,管理好草地,让草地能够适时适度休养生息,以此维持上帝所创造的美好世界。道教中清净无为的思想同样适用于草地,人与草地都充满道性,二者是平等的,人要辅助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道教的“寡欲”思想对草地保护也有着积极的影响,道教主张人要通过摈除各种私欲来返璞归真,有助于人类减少对物质利益的需求,不再把草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看成是最重要的,客观上利于草地恢复,减少对草地资源的过度索取,促进了人与草地的和谐发展。宗教中这些坚决反对狭隘的功利主义的主张,对增强草地保护意识、促进人类与草地的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的草地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6]。

3.2.2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的消极影响 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是宗教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忽视人在草地管理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其次,这种以宗教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统一思维模式,遏制了人的创造性,致使先进的草地保护理念很难被接受,对于草地管理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再次,宗教与科学一定程度上的相悖,也导致牧区草地管理中的一些困难,宗教信众无法接受一些先进的草地经营理念,一味奉行靠天养畜的观点,顺其自然,遵循天意;最后,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自我封闭的心态导致牧区草地管理一直无法跟上世界草地管理发展的潮流,停滞不前,草地功能难以得到全面释放,仅限于以放牧为基础的生产功能。

4 结论

宗教中关于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有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整体意识,对于建立人类与自然界的新型关系,维护正常的草地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甘南州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宗教信仰对草地功能及管理方式的认知均有深刻影响,提出要改变当今我国牧区日益严峻的草地退化现状,不能仅仅着眼于技术和物质的层面,而是要从更为深广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层面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要吸取宗教中丰富的生态智慧,吸收宗教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财富,发扬宗教重视自然保护的优良传统,进而发挥宗教界在草地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即所谓的“宗教绿色化”。宗教信仰对草地管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社会实践生活中,要扬长避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对草地管理的有益作用。

[1]梁晓俭.东方宗教思想与生态环境保护[J].世界宗教研究,2006(1):8-14.

[2]李寒冰.宗教与生态保护的双向价值涵盖[J].青海社会科学,2003(3):94-96.

[3]马寿荣.都市民族社区的宗教生活与文化认同——昆明顺城街回族社区调查[J].思想战线,2003,29(4):89-92.

[4]赖品超.宗教与生态关怀[J].江海学刊,2002(3):37-42.

[5]王汝发.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的生态观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1):11-15.

[6]赵爽.浅谈中国古代宗教中的生态智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305-306.

[7]张建芳.试析宗教生态伦理在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J].宁夏社会科学,2007(1):80-83.

[8]陆群.宗教保护生态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52-55.

[9]李磊.生态危机的宗教根源——莫尔特曼生态思想论述[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4,20(9):16-18.

[10]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48-56.

[11]李毓堂.草产业和牧区畜牧业改革发展30年[J].草业科学,2009,26(1):3-7.

[12]周道玮,姜世成,王平.中国北方草地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草地,2004,26(1):57-64.

[13]马雄,张荣.浅淡甘南高原草地现状及保护对策[J].草业科学,2010,27(10):182-184.

[14]孙海涛.甘南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04,(11):85.

[15]王效勤,刘俊雎.甘南宗教现状与社会稳定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120-122.

[16]陈敏,曹建军,武高林,等.黄河水源区首曲湿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初步估算[J].草业科学,2010,27(5):10-14.

[17]郭正刚,高兴华,刘兴元,等.甘南草地类型的生态经济价值与功能及其分类经营[J].山地学报,2004,22(6):655-660.

[18]关海丽.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J].新西部,2008(16):252-252.

[19]蔡海榕,黄丽,杨廷忠.佛教文化化解当代中年知识分子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佛教,2005(1):3-12.

[20]吴俊.论宗教信仰与宗教行为的分离——以“中国汉民族宗教体验调查”为例[J].世界宗教研究,2008(4):118-127.

[21]Yao X H.Religious lelief and practice in urban China 1995-2005[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2007,22(2):169-185.

[22]李璇,冯金朝,杨朝旭.民族宗教信仰与生态保护伦理[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9(4):26-27.

[23]陈霞.宗教与生态学的对话与互动[J].世界宗教研究,2004(4):16-21.

[24]马克林.宗教文化的生态和谐价值[J].广西民族研究,2006(2):49-55.

[25]冯桂香.论藏民族的生态观[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8):100.

[26]马明良.伊斯兰生态文明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3(4):114-121.

[27]张建芳.伊斯兰教生态伦理思想在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穆斯林,2006(4):16-17.

[28]王伟博,殷有敢.基督教生态伦理论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6):108-111.

[29]孙翀.基督教和道家生态伦理观对解决环境危机的启示[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4):88-90.

[30]李军.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68-70.

[31]陈云.试论生态女权主义与道教思想的契合[J].宗教学研究,2005(4):45-49.

[32]王彩霞,张岩,郭正刚,等.生态女性主义与西部牧区草地管理的关系[J].草业科学,2011,28(3):467-471.

[33]陈云.道教与女性研究述评[J].世界宗教研究,2004(1):144-149.

[34]毛丽娅.试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社会生态思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3):26-32.

[35]张有才.论佛教生态伦理的层次结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9-22.

[36]刘磊.浅析伊斯兰教的生态观[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5):61-67.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被调查者基督教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