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扬州地区生产性能与品质的比较
2011-04-25刘大林邱伟伟马晶晶刘伟国王秀萍屠德鹏邬彩霞
刘大林,邱伟伟,马晶晶,刘伟国,王秀萍,屠德鹏,邬彩霞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它以高蛋白质含量和适应性强广泛种植于中国各地[2]。然而,由于夏季高温多雨、土壤偏酸、日照不足等原因,紫花苜蓿在淮河、秦岭以南栽培较少[3]。苜蓿刈割后的耐涝性与其恢复生长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4],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湿热,这是限制其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若是在低洼地带,过高的土壤含水量将会降低地上、地下生物量,影响其根系生长发育,从而致使生产力下降[5]。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奶牛产业较为集中,对苜蓿干草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还主要依赖于进口,生产成本较高。“三聚氰胺”事件,使人们对畜产品品质的追求空前高涨,紫花苜蓿的种植区域也迅速由牧区向农区扩展,且成为农区种草养畜的首选牧草,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6]。因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紫花苜蓿品种的筛选及其新品种的选育非常迫切。本研究通过对引进的16个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和品质进行分析、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品种,为南方地区的苜蓿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扬州大学试验田进行。该地区位于119°22′ E, 32°20′ N,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6~16.1 ℃,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5 ℃,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2 ℃,无霜期220 d,平均年降水量965.6 mm左右。试验田耕种层土壤含有机质1.2%,全氮0.12%,磷36.3 mg/kg,钾88.7 mg/kg。
1.2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表1)除皋兰2号是由扬州大学草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外,其他种子均由百绿集团提供。
表1 供试紫花苜蓿材料名称及产地
1.3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6个材料,3个重复,小区面积为5.0 m×4.5 m。于2009年9月9日播种,条播,行距为40 cm,每小区播种10行,四周均设保护行。理论播种量为 22.5 kg/hm2,实际播种量按计划播量除以种子用价(纯净度×发芽率)计算。适时进行田间杂草防除,定期进行观测、记录。于各材料的盛花期刈割,留茬5 cm左右,每小区留30%不刈割,以进行物候期观测。
1.4测定项目
物候期:各生育期记录标准以50%植株进入某生育期为准。
产草量:于盛花期取样1.0 m2刈割,3 次重复,烘干称量。
株高:根部至叶尖的伸展高度,每小区随机选择20 株测定。
营养成分测定:测定各品种第1茬于盛花期刈割的苜蓿风干样的常规营养成分,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用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7]。
1.5数据统计和分析 采用Excel 和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和方差分析,应用Duncan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紫花苜蓿参试材料的物候期观测 各材料播种后1周左右出苗,整个冬季不枯黄,但生长呈停滞状态,其中秋眠型材料阿尔冈金、金皇后生长停滞期较长,恢复生长较迟,于次年2月底返青,而半秋眠型材料与非秋眠型材料则返青较早,多数于2月中旬返青。由于次年气温回升较缓,雨水较多,因此返青后植株生长十分缓慢。总体上看紫花苜蓿的恢复生长期与其秋眠级数密切相关,秋眠级数低的材料比秋眠级数高的材料恢复生长期晚。于次年5月6-12日现蕾,6月6-13日达到盛花期并进行第1次刈割,花期较长,为54~57 d,其中德宝最先达到盛花期,其次为苜蓿王、猎人河、CUF101;于7月底进行第2次刈割。调查结果还表明,所有材料均可结荚,但籽粒干瘪,无法收种。
2.2不同紫花苜蓿参试材料的生产性能
2.2.1不同紫花苜蓿参试材料的干草产量 供试材料两茬干草总产量为4 140~9 072 kg/hm2,其中爱菲尼特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其次是皋兰2号、三得利和多叶王,分别为7 030、6 661、6 540 kg/hm2,阿尔冈金产量最低。第1茬产量中,爱菲尼特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皋兰2号显著高于阿尔冈金德宝、赛迪和CUF101、WL612(P<0.05),牧歌、多叶王显著高于德宝、赛迪、CUF101、阿尔冈金(P<0.05);再生草产量中,牧歌、多叶王、爱菲尼特、赛特、猎人河均显著高于阿尔冈金(P<0.05),金皇后、赛迪、WL612与其他材料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从总干草产量来看,半秋眠型材料(6 662 kg/hm2)>非秋眠型材料(5 464 kg/hm2)>秋眠型材料(5 080 kg/hm2);再生草的干草产量比第1茬平均减少30%(表2)。
2.2.2不同紫花苜蓿参试材料的生长速度与再生速度 紫花苜蓿在幼苗期生长较缓慢,自播种至冬季停止生长,此阶段的生长速度为0.11~0.27 cm/d,其中猎人河生长最快,其次为多叶王、苜蓿王、盛世、皋兰2号,平均生长速度为0.23 cm/d,阿尔冈金生长速度最慢;进入12月和1月后,处于生长停滞期,现蕾期后,由于大部分养分用于生殖生长,生长缓慢,在开花期达到顶峰阶段,株高在该生育阶段达到最大。第2年返青后,自返青至第1次刈割,此阶段的生长速度为0.95~1.20 cm/d,德宝生长最快,其次为赛特和WL612,平均生长速度为1.13 cm/d,盛世、皋兰2号生长速度较慢,平均为0.98 cm/d。于6月上旬刈割后至第2次刈割期间,由于温度与湿度适宜,再生速度为1.86~2.42 cm/d,德宝、赛特生长较快,生长速度为2.38 cm/d,其次为多叶王、德宝、牧歌、苜蓿王,生长速度为2.21 cm/d,阿尔冈金、金皇后、维多利亚、皋兰2号长速较慢,平均生长速度为1.89 cm/d (图1)。在整个生育期半秋眠型材料德宝生长最快,长势较好,株高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其次为多叶王、苜蓿王、猎人河、盛世;其他材料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3不同紫花苜蓿参试材料的品质 不同材料的CP含量为17.11%~22.08%,阿尔冈金与爱菲尼特无显著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其他材料 (P<0.05);WL612显著高于与多叶王、赛特、三得利、德宝、维多利亚、猎人河、盛世和皋兰2号(P<0.05);金皇后、苜蓿王显著高于多叶王、赛特、三得利、德宝、维多利亚、皋兰2号(P<0.05);盛世与赛特、德宝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秋眠型材料(20.97)>非秋眠型材料(19.34)>半秋眠型材料(18.70)(表3)。
各参试材料的ADF含量为29.37%~40.03%,苜蓿王、多叶王均显著高于其他材料(P<0.05);WL612与牧歌、三得利、猎人河、CUF101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剩余材料(P<0.05);牧歌显著高于阿尔冈金、金皇后、赛特、德宝、维多利亚、盛世、赛迪、皋兰2号(P<0.05);赛特、皋兰2号与金皇后、德宝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材料的NDF含量为39.97%~50.19%,猎人河最高,其次为德宝、三得利、赛特、牧歌;其中德宝显著高于阿尔冈金、金皇后、多叶王、爱菲尼特、盛世、赛迪、皋兰2号(P<0.05);三得利显著高于阿尔冈金、金皇后、多叶王、爱菲尼特、盛世、皋兰2号(P<0.05);苜蓿王、维多利亚、CUF101、WL612与金皇后、盛世、皋兰2号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阿尔冈金、多叶王、爱菲尼特显著高于盛世(P<0.05)。总体来看,半秋眠型材料>非秋眠型材料>秋眠型材料(表3)。
表2 不同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 kg/hm2)
图1 不同紫花苜蓿材料的生长速度曲线
3 讨论
苜蓿的生育期与秋眠级数密切相关,且其品质与形态发育阶段密切相关。杨恩忠[8]研究发现,苜蓿产草量由营养期至盛花期(或结荚期)逐渐增加,并在 盛花期(或结荚期)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Sanderson和Wedin[9]研究表明,苜蓿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总是在现蕾期到初花期出现峰值。因此,在保证高产的前提下,本研究选择于盛花期刈割。据报道[10],产量和秋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进行生态区划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第1茬干草产量比再生草产量高出43.05%,耿繁军等[11]的研究也表明,每年第1次刈割的产量普遍高于后茬。不同品种间由于各自的遗传特性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差异及对环境的反应不同,表现出植株生长速度的差异[12]。一般秋眠级低的品种,春季返青晚,刈割(返青)后再生速度慢,生产潜力也较低;而秋眠级高的品种则相反。而供试材料中部分半秋眠型和非秋眠型苜蓿与秋眠型苜蓿生长速度相当,这可能与试验小区的地势起伏不平有关,降水较多时于低洼地带形成积水,造成胁迫,从而影响苜蓿的生长。南红梅等[13]、王亚玲等[14]均认为紫花苜蓿的生长高度、生长速度、再生速度均对干草产量有促进作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是苜蓿品质表现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牧草的经济效益[1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直接影响家畜采食率,含量高适口性则差;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影响家畜对牧草的消化率,其含量与养分消化率呈负相关[16]。对16个苜蓿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理、气候及管理条件下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其中爱菲尼特(秋眠级数为4)综合性能较好,较适宜在扬州地区种植,这与李志华等[17]、韩清芳[18]、徐春明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3 不同紫花苜蓿材料的品质比较 %
本研究采用了产量、生长速度、品质指标,测得16个品种的主要性能,而湿热气候是苜蓿在南方地区生长的限制因素,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检测生育期内地下根的生长状况及抗逆性(耐热性、耐湿性、耐盐碱性[19]及抗病虫能力)指标,有待于进一步测定。另外,魏臻武等[20]研究表明,苜蓿品种间主枝枝条的分枝数和叶片数等生长发育指标差异较大,在今后的品种选育和评价中应当予以关注。
4 结论
从干草产量方面来看,半秋眠型材料最适宜在扬州地区种植,其中,爱菲尼特综合表现最好,其次为皋兰2号、三得利、多叶王,以上几个品种较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秋眠型材料阿尔冈金、金皇后其粗蛋白含量较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好,但其干草产量不高。另外,非秋眠型材料WL612粗蛋白含量较高,但产量一般,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适中,推广种植应用时应慎重考虑。
[1]徐春明,贾志宽,韩清芳,等.不同秋眠级数苜蓿品种生物量特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3,12(6):70-73.
[2]魏臻武,符昕,曹致中,等.苜蓿生长特性和产草量关系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8,14(4):1-8.
[3]王金梅,李运起,张凤明.刈割间隔时间对苜蓿产量、品质及越冬率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86-90.
[4]Teutsch C D,Sulc R M.Influence of seedling growth stage on flooding injury in alfalfa[J].Agronomy Journal, 1997(89):970-975.
[5]傅反生,吉沐祥,储国良,等.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引进筛选及石灰施用效果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07(2):125-127.
[6]衣兰智,李长忠,刘洪庆,等.不同苜蓿品种在青岛地区的适应性[J].草业学报,2011,20(4):147-155.
[7]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77-84.
[8]杨恩忠.不同刈割期对苜蓿饲用品质的影响[J].草地与饲料,1986(2):23-25.
[9]Sanderson M A,Wedin W F.Cell wall compostion of alfalfa stems at similar morphlolgical stages and chronological age during spring growth and summer regrowth[J].Crop Science,1988,28:342-347.
[10]Busbice T H,Wilsie C P.Fall growth, winter hardiness, recovery after cutting and wilt resistance in F2progenies of Vernal × DuPuits alfalfa crosses[J].Crop Science,1965,5:429-432.
[11]耿繁军,朱伟然,李黎.郑州地区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评价[J].草业科学,2009(6):70-77.
[12]Kinpe B,Reisen P,McCaslin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ll dormancy and stand persistence in alfalfa varieties[J].Proceeding of the 1998 California Alfalfa Symposium,1998(3):203-208.
[13]南红梅,王俊鹏,闫建波.8个引进苜蓿品种的生长特性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261-2265.
[14]王亚玲,李晓芳,师尚礼,等.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构成因子分析与评价[J].中国草地学报,2006,29(5):8-15.
[15]Djukic D,Erie P,Cupina B,etal.Quantltative traits of alfalfa cultivars [Z].Universitatea de stinte agricole a Banatului Temisoara,Romania,Lucrari Stiintifici Agricultura,2001,XXXII(II):417-428.
[16]孙启忠,韩建国,桂荣,等.科尔沁沙地敖汉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累积[J].草地学报,2001,9(3):165-170.
[17]李志华,沈益新,刘信宝,等.几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生产性能和品质表现[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1):36-39.
[18]韩清芳.不同苜蓿品种抗逆性、生产性能及品质特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19]刘大林,邱伟伟,马晶晶,等.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比较[J].草业科学,2009(9):163-169.
[20]魏臻武,冯毓琴,曹致中,等.南澳苜蓿品种特性和生产性能的比较评价[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论文集[C].北京: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200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