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长河中流动的生命(下)

2011-04-23姜纬

读者欣赏 2011年3期
关键词:前辈苏东坡摄影

姜纬

苏东坡拒绝作史,虽有国之重臣力劝,苏东坡还是不为所动,他始终坚信“史之不易作,与史之不可作也”。我们的才情,怎么能与苏东坡相比?

因此,我们一直强调,我们没有用这一选题来展现中国面貌的野心,能“通过人的面容表情或肢体语言,找到各自的路线通向其所属时代的精神风貌”,这已足够。

在中国摄影重新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初,摄影师们实际上还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和主题。在其后的30年间,他们迅速把20世纪上半叶的前辈和过去100多年间的西方同行们做过的事做了一遍:他们对人进行大规模探查、认识和想象,试图为我们的经验和境遇找到形式和语言。

现在,在中国当代艺术大红大紫的背景下,也有论者提出了当代摄影的概念,认为自21世纪以来中国摄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方面真正的变化可能在1998年、1999年左右已经发生,那时,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网络、消费主义、全球化、大众传媒、流行文化这些东西的来临。在很短的时间内,摄影师们发现他们似乎处于一个全新的语言、传播和文化环境之中,传统的摄影方式遭到了严峻挑战。到现在,中国的摄影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历史遗留的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一大批摄影记者出身的摄影师反应敏锐,他们的出现改写了中国摄影与社会生活长期割裂的历史,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挑选这些摄影师的照片,一方面是出于对庄学本、张祖道和牛畏予这些前辈的尊敬—他们的实践和经验,给我们贡献了足够的样本和范式;另一方面,中青年摄影师的照片,又为我们提供了多彩的时代印痕。

作为中国新一代新闻记录类摄影师中的佼佼者,这些年轻人较之他们的前辈们,更具丰沛的感受力,充满着主动的自我思考与表达。他们的照片对人的生活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是对当下生活怀着情感和警觉,同时又能通过照相机使这样的生活获得庄重形式感的摄影师,这些照片是人的觉醒、存续、自证的过程和结果。

张立洁和安光系的作品,分别以2003年非典大流行和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作为背景。但我之所以挑选他们的照片,是因为在这些照片中,我们不会看到紧张奔忙的医护人员、痛苦挣扎的病人,或者城镇的残垣断壁、撕心裂肺的灾难现场。长期以来,我们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照片了,因此我很赞赏他们把事件推到背后的用意和考量,我觉得这样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而令人难忘。

简略而言,我们所选择的照片,无非就是反映中国人七八十年来的两种境况:一种是人在环境中,另一种是人在其处境中。这就是我们的思路:摄影应该直接感知和触摸我们的存在。

猜你喜欢

前辈苏东坡摄影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能赢吗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