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实证和战略——基于供给视角的研究

2011-04-23

财经问题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要素经济

曾 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利用国外资本和国外市场,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国外技术,通过对外贸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对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产业结构和以引进和吸收为主要途径的技术进步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供给视角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支撑。

一、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发展经济学视角

从发展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经济发展方式是与增长模式、发展模式或战略模式等相近的概念,其核心是经济增长方式,也同时涵盖经济结构调整机制、技术创新机制、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和环境改善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体制变革等多个维度的内容。因此,从供给的视角出发,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关联。

1.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理论认为,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可以是市场主导适应性的变动,也可以是通过政府引导的诱导性和强制性的变动[1]。因此,经济结构应该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它基本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是对要素的使用,其实质是要素的配置,包括跨部门配置和跨时配置两个方面。跨部门配置成为经济发展方式的供给层面,具体表征为供给结构的基本格局;跨时配置基本构成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层面,可以体现为需求结构的特征。合理的需求结构是经济短期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

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供给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需求结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手段是要素结构的调整,即调整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实现最优的配置效率。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要素的部门配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之间的配置;二是在劳动密集部门、资本密集部门和技术密集部门之间的配置。这两种配置有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但其具体表现不同:前一种配置结果形成了开放条件下的内外需结构;后一种配置结果形成了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内需结构。在这个逻辑过程中,产业结构是要素投入结构的镜像表现,也是需求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产业结构处于核心地位;而在经济方式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是主要的攻坚方向。

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2]

图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演进的本质是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而技术进步的本质在于改变生产中要素投入的数量和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由此,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必须从要素层面入手进行分析。

可以用一个两部门的简单模型来描述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机制。如图1所示,A部门发生技术进步后,A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B部门没有发生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样,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只倾向于A产品扩张。假设原来的生产点在D1点处,这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等于负的B产品的相对价格比 (-PB/PA)。技术进步后,在产品相对价格不变条件制约下,新的生产点便落在了D2点,A产品的产量从OC2增长到OB2,B产品产量从OC1减少为OB1,也就是说A部门得到了扩张,而B部门出现了萎缩。

技术进步更容易发生在资本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因为这里汇集了大量知识依附的生产要素,而这些部门相对充裕的资本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技术赶超国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它们与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上的巨大差距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模仿空间以及学习的动力,这大大降低了技术模仿的成本并大大提高技术吸收的效率。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会导致该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扩大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减少,使该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优化升级的趋势[3]。

3.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经济体系的抽象表述,它外在表现为多种经济结构特征的组合,而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是这个过程中供给层面极为重要的环节。从发展战略的视角出发,经济发展外化于经济结构的路径可以表述为使用哪种要素组合和技术方式、生产何种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如何以及实现产品的方式怎样,以这一逻辑为主线,可以得到发展战略的要素投入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内外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在于要素投入的组合方式,它具体表现为形成的基本产业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由技术结构连接起来的,而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面,它基本决定了后面的区域结构和内外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加快技术进步。由此,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经济调整,重要支撑是促进技术进步。

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之一,因此,要从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角度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得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战略。

1.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基本顺应了国民经济中需求层面的调整,对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有效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向纵深发展和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发生新的变化,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结构性矛盾开始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巨大阻力。具体来说,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不合理,削弱经济持续增长能力

相对于人均GDP近4 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状况,主要表现是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物质资本密集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过高,而人力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过低。目前,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小,仅为42.6%,而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以上,低收入国家也维持在51.1%的水平。服务业是引领和推动全球技术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是制造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是经济发展效率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服务业占比过低,成为制约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阻力之一。

(2)重化工业增长速度过快,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5]

2000年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重化工业化的特征和趋势,以能源、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电子和建筑材料等行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大大超过了同阶段我国GDP的平均增速。重化工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能源投入,环境容量需求大,是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从2002年以后,随着重化工业的扩张,我国能源消耗年增长率一直维持着10%左右的高水平,而重化工业增长也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动因。同时,重化工业高增长不仅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和能源,而且对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压力。由此,产业“重型化”是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重化工业的发展虽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但是,其对资源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而损害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危及长期经济发展效益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垂直分工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出口贸易垂直分工度的提升步伐逐步加快[6]。这说明,通过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对外贸易,我国整体产业链逐步融入了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体系之中。但是,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低成本的竞争模式使得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始终处于低端地位。从199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出口贸易中的国内附加值比例始终徘徊在35%—40%左右的水平,我国被“固化”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地位。与此同时,从2001年开始,制造行业的价格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虽然近年来这种趋势有所扭转,但是仍然难以恢复到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由此,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中的低端地位直接危及我国产业未来发展动力,如果不改变现有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长期经济效益将受到挑战。

(4)产业区域间分工不合理,影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但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各地区间产业没有实现相互带动,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不紧密,“诸侯经济”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地区间产业发展趋同现象显著,区域分工专业化水平很低,内部区域间的生产分工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产品生产的本地化程度和产业链的国内生产迂回度都很低。产业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是充分有效利用国内资源,形成合理产业体系的必要条件,地区间产业分工的非协调性有碍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战略[7]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从不同层面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遵循“四化”战略。

(1)产业结构服务化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要加快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融合,切实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首先,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有序地开放服务业,引导和支持国内生产企业加快将内置的生产性服务外置化,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次,要促进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顺畅转移,尽快消除妨碍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后,要深化服务领域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加快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并切实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2)产业发展低碳化

我国重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给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还将继续保持“重化”特征。因此,实现产业发展低碳化是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首先,产业发展低碳化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战略规划、保障机制和法律体系。其次,要切实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再次,要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鼓励低碳技术的发展。最后,要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3)产业技术高端化

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低端分工地位是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整体产业从附加值低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附加值高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管理环节延伸。首先,高新技术是产业高端化的骨架和核心,必须加快技术的自主创新。其次,要发挥产业集群在技术高端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高端产业对周边地区的引导和聚集作用,使其形成产业结构的“阶梯模式”。最后,要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向外借力实现产业的高端化,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产业布局平衡化

我国国内市场巨大,且区域经济具有“非均质性”的特点。所以,与日韩和中国台湾不同,我国产业链升级所需要的低端工序转移不必寻求海外市场,而在内部实现转移即可。这既可以延长产业链的国内迂回度,又能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为整体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首先,要运用国内市场手段,协调区域分工和发展,支持地区之间展开合作与鼓励各地区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和参与不同层次的跨国和跨区域合作的关系。其次,要发挥内地比较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在尊重市场原则的前提下,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探索东西部互利共赢的机制。最后,要发挥地区产业集群功能,增强区域竞争中的经济整合能力和区域集聚能力,提升我国区域产业竞争力。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技术创新战略

从理论角度分析,技术是决定要素可能组合方式和要素使用效率的最为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条件[8]。因此,需要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对技术进步及其创新进行具体的研究,从而得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技术创新战略。

1.我国技术进步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引进和“干中学”加快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干中学”方式的递减效应,以技术引进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方式已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的继续发展,而自主创新能力还十分孱弱,技术进步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1)进入技术引进效应递减边界,经济发展后续动力缺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国内的技术调整,农业部门和轻工业部门技术进步较为明显,而结构优化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较高[9]。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10年,这个时期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到了40%以上,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15%左右,技术引进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这个时期技术引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而自主创新的作用开始得以发挥[9]。

为了描述以上现实经济过程,我们用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将科技投入引入生产要素,得到回归方程: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K为资本存量,①这里采用张军和章元[10]的永续盘存法对我国整体资本存量进行核算。L为就业人员数量。为了对不同方式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将科技投入 (S)分解为研发经费投入 (R&D)、国外技术引进额 (TI)和外商直接投资 (FDI),他们分别代表了自主创新、直接引进技术和外商投资技术外溢三个层次的技术进步,α、γ分别代表资本和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εt为随机误差项,t代表时间。表1给出了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表1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阶段分解

根据以上设定的模型,我们对1978—1989年、1990—2001年以及2002—2009年三个阶段自主创新、直接引进技术和外商投资技术外溢三种形式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计量结果基本证明了世界银行[9]的主要结论以及我们之前的基本假设。分阶段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0—2001年,我国技术引进增长1%,带动经济增长近0.1个百分点,接近于自主创新的带动能力。其次,从2002年以来,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开始下降,带动系数从1990—2001年的接近1%锐减到2002—2009年0.5%左右;而自主创新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带动系数从1990—2001年的0.13%增长到2002—2009年的近0.2%。

由此,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技术自主创新的机会成本过高,我国通过技术引进不断向世界技术边界靠近。但是,随着我国“技术换市场”战略的持续实施,可引进的通用技术开始逐步减少,技术进步“干中学”的增长效应开始递减,而自主创新的作用开始突显。因此,我国技术进步模式需要逐步从以技术引进为主转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否则经济发展将有可能缺乏后续动力[11]。

(2)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带动技术进步,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增长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度依赖对外技术引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陷入了缺乏内生动力的困境。

第一,创新人才储备相对匮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还远远称不上人才大国。相对于我国巨大的人口规模而言,每万名劳动力中的研究人员数量不但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还低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转轨国家的水平,甚至难以达到全球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研发人员的产出效率在全球也处于落后的地位,难以满足国内经济加快自主创新的需要。

第二,创新投入数量相对不足。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额占38个国家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出版的《主要科学技术指标》公布了OECD 30个成员国和中国、俄罗斯、阿根廷、南非、以色列、新加坡、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等8个非OECD国家R&D投入的最新数据。由于这38个国家的R&D经费占世界R&D经费总额的95%以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国家的数据大致看出我国在世界研发体系中的位置和特征。R&D经费支出总额的5.3%。如果把纳入OECD科技统计的38个国家按地缘特征进行简单归类,可以发现美国与加拿大、欧盟15国、日本与韩国构成世界R&D经费支出的三极,三方分别占世界R&D经费支出总额的40%、28.2%和19.2%。虽然中国的创新投入数量在三极之外的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其数额和三极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而从R&D经费投入强度 (R&D/GDP)来看,我国仅为1.47%,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创新投入结构出现失衡。与R&D总量不足相对应的是,我国R&D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作为技术创新主要因素的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占比大大小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在全国R&D经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为4.7%,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大多在20%左右,韩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也在10%以上。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现象相对应,我国在高等学校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仅占总投入的8.5%,而发达国家这一占比达到了1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30%。

第四,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系统存在“轻技术重学术,轻实际应用重理论研究”的导向,导致科研与开发、应用与市场的严重脱节,造成很多科研成果没有应用价值。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5%,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专利推广率在10%—15%上下浮动,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

2.加快我国自主创新的基本战略

尽管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由此,我国应该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发展目标的战略基点,更好地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培育以人才为基础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要将“人才工程”作为创新能力建设的原本和基础。首先,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灵活驾驭知识和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才能创造宽松的条件。再次,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重视优先从内部选拔人才,以避免从源头流失人才,同时做好重点人才的引进工作。最后,要努力营造平等开放,形成宽容有效的创新文化氛围。

(2)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创新投入机制

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优势资本向自主创新领域聚集。首先,要继续增加财政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发挥其放大、辐射和引导的“乘数效应”。其次,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资助和企业研发相结合的机制,强化企业对产业技术选择的参与和市场导向的自主决策。最后,加强企业自主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构筑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创新平台

要从培育未来自主创新能力入手,加快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形成基础研究体系化的长效机制,为自主创新打造基础理论平台。首先,要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布局,明确和完善基础研究的管理体制。其次,要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减少行政干预,规范基础研究的评价工作。再次,要充分发挥各科学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大对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研究型大学的支持力度。最后,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和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4)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产学研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其相互结合的效果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及运行绩效。首先,要不断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加大政府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再次,要构建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最后,要推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5)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转化系统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以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四大平台为依托的国家创新成果转化系统的建设。首先,要加快资源共享平台体系建设,打造多层次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其次,要加快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多个实验研究开发基地。再次,要构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最后,要加强科技成果交流合作平台体系建设,构建包括省部会商、省院合作、各类展会、对外科技交流等多种方式、多种层次的成果交流平台。

四、主要结论

从供给层面出发,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战略重点。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个基本结论: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心环节是供给层面的调整[12]

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涵是满足多重发展目标约束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由要素条件发生变化引致的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改变要素的基本组合方式。而产业结构是要素组合的宏观外在表现,加快要素组合方式调整就必须切实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要素组合方式改变的核心因素在于使用技术方式的变革,而产业结构的演变和调整的关键因素在于技术的演进和进步。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核心因素。综合来看,要素组合、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都是经济运行供给因素中的重要层面,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心环节是供给层面的调整。就我国而言,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中,作为供给层面的要素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整个结构调整中的核心环节,需要在长期内作为调整的重中之重;同时,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要加快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进程。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产业协调均衡发展[13]

从产业角度出发,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产业协调均衡发展,而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重点:首先,消费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消费不足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有很大关系,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启动内需、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其次,相比工业而言,服务业具有投资小、能耗低、污染少的特点,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于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我国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比较薄弱,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水平,可以增强第一、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最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积累的问题较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基本途径,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3.强化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点

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它可以在减少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投入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加速发展。就我国现实而言,以引进和模仿的技术进步模式边际“增长效应”开始逐步萎缩,而自主创新贡献率正在加快提高。因此,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创造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改变要素的基本组合方式,自主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可以推动生产要素高级化。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自然物质资源和低技能劳动等初级投入,而人才、技术和信息等高级要素所占比重极小,导致产业发展“营养不良”、量高质低、大而不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的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超越静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开展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集聚、利用及培育、生产高级生产要素的过程,就是直接推动经济增长投入要素实现高级化、高端化的过程。自主创新通过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型、清洁型的投入要素,可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环境破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点。

4.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动[14]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主攻方向,而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支撑。首先,自主创新意味着一种持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过程和模式,由此带动整个产业不断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如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通道就难以打通。其次,自主创新能够催生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和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优化配置资源,抢占国内外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再次,通过自主创新能培育和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开发应用,都有望催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而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要实现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联动。要从技术革命入手,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引发新的产业革命,推进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引发经济革命,改变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Todaro,M.P.,Stephen,C.S.Economic Development(9th edition)[M].London:Pearson Education,2006.

[2]〔美〕萨尔瓦托雷.国际经济学[M].朱宝宪,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Balassa,B.A Stage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Advantage[R].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1977.256.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5]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6]Yi,K.M.Can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Explain the Growth of World Trad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1):52-102.

[7]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8]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R].世界银行,2005.

[10]张军,章元.关于中国资本存量的另一种测度方法[J].经济研究,2003,(7).

[11]刘霞辉,张平,张晓晶.改革年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13]周叔莲,吕铁,贺俊.中国高增长行业产业政策导向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14]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要素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也谈做人的要素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