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罗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2011-04-20龚雪琴王淑芬
龚雪琴,王淑芬
(1.北京市工程咨询公司,北京 100195;2.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00)
1 现状概况
广西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起于百色市附近,终于广西与云南两省区交界处罗村口,全线长约55.5 km。百罗高速公路沿线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山川秀丽、生态环境良好的百色地区,是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百罗高速公路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本项目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植被沿线树种有杉木、苦楝、香椿、构树、油茶、芒果、凤凰木、木棉树、葛根、竹节芒、金樱子、竹子、八角、芭蕉、马尾松、芒果、台湾相思、羊蹄甲、火焰花等。
百色市是革命老区,是红色圣地,革命文化浓厚,革命纪念地众多。近年来,以“邓小平足迹之旅”为精品的百色地区旅游业正在悄然兴起,百色已开始成为我国继延安、井冈山之后的又一个具有革命老区特色的旅游胜地。百色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百色是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饮食、服饰、节日、婚俗、歌舞、工艺等民族风情,民间习俗和文化丰富而独特,民俗、服饰、乐器、日用品等都展现了浓郁的民族色彩。
2 景观规划设计思想
2.1 景观规划目标
本方案的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将在遵从总体规划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以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充分利用保护沿线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在保持原有生态平衡机制,将周围环境的青山与道路的景观活动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完全以地方特色为依托的线形景观。法国著名风景大师拉索斯曾说过:景观有许多的历史构成,各时期的历史都相互影响,“任何地方都是潜在的独一无二的地方。”本项目就是以百色革命老区为设计概念引发点,以红色为主旋律,展示了革命传统与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骨干树种选用木棉、凤凰木、羊蹄甲。
2.2 景观设计策略
2.2.1 充分重视利用沿线现有自然条件及原生景观元素
力求减少过多的人工干涉,对现状场地景观条件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道路用地范围内合理利用与开发。
2.2.2 层次丰富的自然空间与地形的巧妙利用与艺术塑造
作为道路两侧天然线形条件创造连续的空间,通过连续的艺术设计与雕塑般的空间处理手法,带来富有个性化的视觉冲击。
2.2.3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体系
在环境日益恶化与资源短缺的今天,人类对大自然由掠夺式的开发与滥用,逐渐转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研究课题与发展策略。本方案设计场地为该地域重要的交通通道,其周边均为自然景色优美的原生态处女地,因此,维持该地域原有生态平衡机制的特色景观成为本方案景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各级景观空间与景点的建立
一级景观空间与景点包括各个景观视觉轴相交的“节点”,以及景观空间与景点。即包括:立交区、服务区的公共空间、收费站步行公共开放空间、大型隧道口以及道路经过的著名的自然风景点等。
二级景观空间与景点为遵从总体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思想,位于各个景观视觉轴上或一级景观空间与景点中的各景观连接点。这包括中央隔离带、路线转折绿带、重点边坡等。
2.4 景观区域划分
公路景观划分的实质是将公路景观按其差异性划分为区域。自然景观划分的理论根据是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由于地表自然界各地的自然特征存在着明显的、有规律的差异,因此,就可以按地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域的划分与合并。
百罗路景观设计即是按自然景观划分成不同区域进行分区设计,全线分为三个景观区域。
第一景观区:“右江风景区”。从起点至沿河路段结束(K126+000~K139+800)。本景观区是沿右江八公里的河段,属半填半挖路段,一侧是山脉,一侧是江水。道路风格淳朴自然,以山岳、河川自然景观为主。挖方边坡景观以恢复绿色为主,沿河路堤绿化选用本地树种,花灌木作下层植物,中层结合沿江现有的竹子、木棉,上层以台湾相思为绿色背景来衬托前排的姿态婀娜的中树。设计思想着力为了展现沿江美景,此时不必追求林带似的“绿色走廊”,甚至可有意造成树林或空地,提供“风景视窗”,即是每间隔100m设计一组植物组团,留出透景线以观赏沿线美丽的山水。此景观区域设计较为丰富。
第二景观区:“田园风光区”。从沿河路段终点至平圩互通(K139+800~K143+000)。周边村舍人家,浓郁的田园风光,在设计上完全融入环境中。本段设计风格流畅自然,以观赏沿途田园风光为主。延续“右江风景区”的基调树种,引入沿线的植被,突出田园风情。
第三景观区:“山岭风景区”。从平圩互通至终点(K143+000~K181+485.5)。在不影响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形成自然设计的形式,这样更能体现出回归自然的神韵。本段设计与周边的山岭相协调,突出山区本色风景,不作过多的人工修饰。
总体来说,“右江风景区”作为全线的景观、绿化重点路段和全线景观的高潮部分,也是起点;“田园风光区”作为景观的过渡段;“山岭风景区”则作为全线景观的结尾段。
百罗路景观进行分区设计,同时注意各路段景观的平衡、连续性,实现公路内部、外部景观统一与协调。道路景观是一个动态三维空间景观,具有韵律感和美感。道路把不同的景点结成了连续的景观序列,使人产生一种累积的强化效果,同时道路本身又成为景观的视线走廊。从形式美感、空间美感、时空美感和意境创造中去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3 主要节点景观设计
3.1 百色西互通立交景观设计
图1 百色西互通立交设计效果
图2 平圩互通立交设计效果图
百色西互通是连接广西、云南两省的重要出口,设计突出浓郁的革命色彩,采用镰刀和斧头代表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以及五星红旗为代表红色革命政权的植物图案,通过壮锦彩带柔和线条贯穿其中,使其有机结合成一体(图1)。更具特色的是,通过立交区绿地内原有的积水坑及原地形的配合,创造出“湿地”景观。以当地现场的石块镶边,配置乔、灌、草形成一个天然的水景,呈现山水美景自然天成的效果。立交区采用英雄树木棉作为基调树种,结合凤凰木、盆架子、扶桑、大叶红草、七彩朱槿等红花红叶植物的合理搭配,渲染红色革命色彩。
3.2 平圩互通立交景观设计
平圩互通立交景观设计对立交范围的绿地作整体性图案处理,突出其颇具感染力的宣传性效果。图案以流畅的曲线统一全局,在充分照顾现场地形、地貌的基础上用植物造型勾勒出的象征千百万人民勤劳、智慧的双手分布于主线两侧,一只手托起象征革命成功冉冉升起的红太阳,一只手呵护着满载革命老区人民深情的希望之星,寓示着革命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在百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中又一次勃发出欣欣向荣的生机(图2)。植物造型图案简洁、明快、寓意浅显,加强了视觉冲击力,为过往司乘人员留下深刻印象,突显百色革命老区特色。绿化以常绿花灌木为主,乔木选用乡土树种木棉、凤凰木等为主,保持了地方特色,地面满铺马尼拉草皮。
3.3 坡温隧道景观设计
图3 坡温隧道效果图
图4 小二隧道效果图
坡温隧道入口绿化现状情况较差,进行景观设计时主要考虑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两方面。前端绿地满铺马缨丹,并以青皮木棉及小花紫薇点缀。交叉口处两块小绿地为视线焦点,种植小花紫薇、红绒球、扶桑等观花植物,体现红色主题。交叉口与隧道间绿地以红绒球作为诱导植物,其后以马缨丹做铺底,营造高、中、低多层次的生态景观。隧道入口绿地采用自然式种植,绿地中不规则种植木棉,林下栽植扶桑,形成色彩丰富的立体景观。接近隧道口,两边以黄槐,小叶榕进行过渡栽植,隧道拱顶密植两排黄槐垂直绿化,遮挡后面开挖的山体(图3)。隧道口上边坡的菱形骨架格里满铺黄素梅打底,株行距2 m栽植一株三角梅点缀隧道口立面景观,近拱处以品字形株行距0.2 m×0.1 m种植两排迎春。其余填挖交接、隧道下边坡一级以上坡面栽植原山坡上长有的经济作物马尾松苗进行植被恢复。
3.4 小二隧道景观设计
小二隧道是百罗路云南方向通向百色的第一个隧道,充分突出百色革命老区的特色,以红色为基调。沿途列植开红花的火焰花、木棉为诱导树种,与小花紫薇、长春花一并构成红色画面。其间小片栽植杂交竹,点缀在红色的海洋中,色彩的跳动构成一幅跳跃的画面,象征着百色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交叉口以形态奇特的佛肚竹作视线的焦点,竹下配置景观石,创造与周边环境协调的自然景色。隧道入口的短穗鱼尾葵和一品红搭配作为隧道与公路的过渡栽植。隧道拱顶密植一排短穗鱼尾葵垂直绿化,遮挡后面开挖的山体(图4)。隧道口上一级边坡的菱形骨架格里满铺黄素梅打底,株行距2m,栽植一株三角梅点缀隧道口立面景观,近拱处以品字形株行距0.2 m×0.1 m种植两排迎春。其余填挖交接、隧道下边坡一级以上坡面栽植原山坡上长有的经济作物马尾松苗进行植被恢复。
3.5 月亮湾景观设计
“月亮湾”是本项目中自然天成的美丽风景点,她在充分体现道路线形曲线美的同时,给司乘人员呈现一湾江水的秀丽。本设计立意是充分展现江水美景,以开满鲜花的地被来衬托山水的秀美,自然式点植的孤赏树给司乘人员在不同角度形成天然的框景效果,创造了步移景异的行车空间。大面积的缀花草地,提供开阔的视线,完美体现“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境界。植物配置选用当地树种凤凰木、木棉等,部分喜水湿的植物如刺桐等,通过树型的婀娜,更映衬出江水的多姿(图5)。
图5 月亮湾效果图
4 结束语
公路景观设计现在存在的最大争议既是投资与设计的协调。共同的思想是希望在有限的投资中,展现该区域的特色景观,通过特色景观的展示能带给司乘人员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等信息,这样的景观设计是值得借鉴的。
[1]刘少宗.园林植物造景(下)习见园林植物[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