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2011-04-19李玉涛黄建宏王秋娜
李玉涛 ,黄建宏 ,蔡 静,王秋娜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1 引言
生态位可以表达生物单位的生存小环境,也可以表达生物单位利用相关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现今生态位这一生态学专有名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之中,它为生态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均作出贡献。时至今日,生态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些研究有所侧重地使用了生态位的某些内涵。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发展中的生态位理论也拓宽了旅游研究的视野。
2 生态位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位理论是群落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于解决群落中物种的竞争问题。J.G rinnel被认为是第1个给生态位下定义的生态学家,他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群落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功能作用”;C.S.Elton定义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其生物环境中的地位以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被誉为对现代生态位研究最有影响的生态学家G.E.Hutchinson借用数学中集合的观点将生态位看作“一个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这个生物单位可以是个体或者群体或者物种[1],这个概念将生态位的适用范围扩大,并且为生态位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在生态位的概念已经同种间竞争现象密不可分,而且越来越多同资源利用相联系[1]。
从已有的定义来看,生物单位的位置、空间和资源利用能力都可从不同角度解释生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位就是生物单位在竞争中的地位或者使用空间中资源的能力。
2.1 生态位N维超体积
G.E.Hutchinson创造性地用数学集合的观点解释生态位,在他的观点中,生态位由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共同决定,“一个生物的生态位就是一个多维超体积,这个超体积中包含生物生存和生殖所需的全部条件,这些条件彼此相互独立”[1],这就是有名的生态位超体积模型。这种超体积模型是理想化的,它形象地说明了生态位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多维体积的事物。
2.2 生态位重叠
群落中的2个生物单位共同使用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其他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1],重叠可以部分地重叠也可以全部地重叠,只是现实中后一种情况出现的机率非常小。有共同生态位的两个生物单位不一定发生竞争,只有当资源不足够时竞争才会显现,生态位的大范围重叠意味着竞争微弱,相反,生态位的邻接或小范围重叠则会反映出竞争的激烈。简言之,生态位的重叠有时可以反映竞争的强弱。
2.3 生态位宽度
多数生态学家都认为生态位有现实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之分,现实生态位是生物单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而潜在生态位则是生物单位可能占有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宽度恰是现实生态位超体积的限度,用宽窄描述,有时生态位宽度是生物单位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数量。
2.4 生态位的态势
生态位态势理论认为任何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2个方面的属性[2],态是生物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发展变化造成的目前的结果,而势则是生物单元对所处环境的影响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增长率、物质变换速率等。换句话说,生态位的态指生物单位的目前状态,势则指生物单位的发展倾向,态势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于解释生物单位乃至其他研究对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5 争论与现状
生态位的定义还处于争论阶段,各种研究对它的解读均有侧重,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位置,生物单位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功能,能力,利用周围资源的能力;多维集合体。目前的多数研究都基于对生态位概念的这几种理解下开展。比如,有研究者从仿生学角度研究研究企业生态位[3~6],有的研究者从生态位角度研究房地产企业竞争力评价[7],有的学者研究信息、物流[8~9]等领域。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一些研究借用生态位理论来拓展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另一些研究借用生态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对已有的旅游研究中跟生态位有关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元分析以全面、系统和定量为特点,可以极大限度地减少偏倚,保证结论的科学客观[10],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有利于对文献进行较客观的评价,适宜用于文献综述的定量研究。
3.1 文献的获取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字出版物超市学术文献总库,于2010年10月12日,输入检索主题词为“生态位”并含“旅游”检索,将文献的发表时间限制为从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一共搜到记录140条。接下来以关键词为“生态位”并含“旅游”在上次检索结果中进行第2次检索,得到文献数量的记录46条。将检索得到的46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3.2 文献分析
3.2.1 发表时间分析
2000年发表的旅游研究领域关于生态位的文章数量0篇,2003年开始逐年增长,2007年1年间有7篇文献发表,到2009年文献发表数量达到1年15篇,是2007年数量的2倍多。从2000年到2009年,此类文献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而且增速也在增加,见图 1。
图1 文献发表的数量与时间统计图
3.2.2 文献类型、期刊类型及研究者分析
在文献样本中,将文献类型分为会议论文、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3类,见表1。其中期刊论文数量最多,共37篇,占到样本文献数量的80%。发表在旅游及经济类期刊上的文献占样本总量的24%,与旅游有关的生态位角度的研究也同样受到其他类型期刊的关注,如在样本范围内,生态及农林类的占24%,地理类期刊类的占到16%,各学报也对此角度论文有较多关注。
对期刊类文献第一作者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由于有的第一作者发表不止一篇文章,故37篇期刊文献的第一作者共29位,文献作者的研究方向为旅游类的学者达19人,占到样本总数的66%研究方向倾向于生态学的有3位,占到样本数的10%。主要从事旅游研究的研究者占到了此类研究者的大多数,旅游类研究者对生态位在旅游领域的应用表现出较多关注,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表1 文献类型、期刊类型与研究者研究方向统计
3.2.3 研究内容分析
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将文献进行分类,见表2。研究内容为旅游竞争或合作的文献数量为14篇,占样本总量的30.4%,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研究文献分别占到样本容量的15.2%和13.0%,总体上看,研究内容比较多样。
表2 研究内容统计
3.3 研究现状述评
优化旅游发展,借助生态学视角研究旅游问题较早为研究者关注。黄芳[11]认为生态位与旅游区划应考虑旅游区的定位及各个旅游区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邹仁爱等[12]对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和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生态位重叠理论有助于指导旅游区域协调,并且提出旅游目的地时间生态位的分离和业态生态位的分离,对后来的研究起指导作用。祁新华等[13]指出区域旅游系统作为复杂的有机体与旅游环境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提出借助生态学原理实现旅游目的地协调共生的旅游系统发展措施。
3.3.1 基于统计结果的评价
从上述时间、文献类型、研究者三个角度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生态位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正随时间推移而增多,研究不仅在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讨论,而且也成为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者多为旅游研究领域学者,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也从旅游研究这一角度开展研究。然而,十年来的文献数量在整个旅游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值得称道,目前此类研究并未成为热点,这与生态位理论自身的适用范围有限不无关系,但目前的研究对于旅游研究中仿生方向的发展仍然有进步意义。
3.3.2 生态位理论在区域旅游竞争或合作研究中的
生态位体现生物单位间的差异并表现出强弱,使其适合用于竞争的研究。区域旅游协作研究借助生态位理论,既可考虑区域内各个独立单元的“位置”,同时可兼顾区域内各个单元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14],有助于解决区域旅游的发展问题。相邻旅游目的地之间在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方面存在差异和竞争,相邻旅游区域之间的良性竞争对双方均极为重要,两者的适度合作可以解决过度竞争产生的严重后果,很自然,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问题得到研究者们关注[15~16]。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超体积模型为生态位的量化及度量做出了贡献。旅游研究中旅游评价研究涉及到旅游地评价研究[17~18]、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19],借助生态位的态势理论评价旅游竞争力,能够使一些不易定量的问题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变得可用数字衡量。另外,生态位的态和势反映研究对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0],改变了以往静态地计量研究对象的常规,计量结果更为客观,可信性增强。生态位宽度、超体积模型和态势理论对实现区域旅游竞争的动态衡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3.3.3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用生态位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问题十分有意义,在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形之下,利用生态位原理指导旅游目的地合理地分配资源、优化旅游经济要素配置[21]便很重要。生态位重叠是两个生物单位为争夺用于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而共同占有部分或全部生态位的情况,推之到旅游发展的两个单位,当两者出现共用有限资源的问题时便会有资源的争夺,如旅游商品雷同,旅游市场重叠[22]在旅游发展中较为常见。从生态学视角解读旅游发展,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研究者们今后都应思考的问题,而生态位重叠理论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较新颖的角度。
3.3.4 生态位理论在旅游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定义旅游资源生态位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旅游资源规划及开发等问题[23~24]进入研究视野,使用抽象的生态学名词解释旅游资源的状态和特征,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增加理论来源。生物群落中的个体可以分工协作利用环境资源使群落生存并发展,此群落在与其他群落竞争中具备适宜的生态位,继续存续下去。同样,旅游区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作为整体,也有类似功能,旅游资源集合区[25]具有多样、整体功能放大等特征,同时具备生态位特征,在协作竞争中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规划与开发。
3.3.5 研究现状的总结
生态位理论指导旅游问题的研究,使旅游研究的外延变宽,同时旅游研究也使生态位理论延伸发展。旅游目的地问题,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开发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与周边相邻区域的竞争问题均可借助生态位理论加以分析。区域旅游的竞争、合作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区域的协调合作都涉及到并且使用到生态位理论,体现出生态位重叠理论和态势理论在衡量竞争问题时的普适性特征。
生态位理论常用于生物群落间的竞争问题研究,这种理论上的专业性决定了不是所有旅游问题都可以随便使用生态位理论,研究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且现有的旅游领域的生态位研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带有强行借用生态位知识的痕迹,对生态位理论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很有限,目前来看,旅游生态位相关理论的发展还有待深入。
4 结语
因现有研究的局限,生态位理论在将来的旅游研究的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加深。
(1)旅游核心竞争力等与竞争相关的理论都可以从生态位理论中选择性地借鉴,可从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等多个方面深入研究。
(2)生态位超体积模型在将来的旅游资源使用和旅游生态位测定等方面有着被借鉴的优势。
(3)生态位态势理论在旅游评价中的应用,以及重叠理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都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来。此外,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重叠理论对社会学其他学科新理论的发展也有启示作用。
[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朱春泉.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17(3):324~ 332.
[3]万伦来.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73~ 78.
[4]许 芳,李建华.企业生态位原理及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5):130~ 139.
[5]许 芳,李建华.企业生态位原理探析[J].求索,2004(7):43~44,94.
[6]胡振华,张宁辉.基于生态位构建的企业动态核心竞争力分析[J].当代财经,2010(2):68~73.
[7]贺福明,王占军,陈艾丽.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山西建筑,2008,34(16):232~234.
[8]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6(5):23~27.
[9]谢春讯,吴 忠,彭本红.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关系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25):104~106.
[10]温碧燕,张子澎.基于元分析的国内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旅游科学,2010,24(2):40~48,63.
[11]黄 芳.优化旅游系统的生态学原理[J].生态经济,2001(11):19~ 20.
[12]邹仁爱,陈俊鸿,陈绍愿,等.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原理及优化策略研究[J].人文地理,2006(5):36~40.
[13]祁新华,陈 烈,程 煜,等.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透视[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1):74~78.
[14]钱益春.区域旅游协作的理论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59~61.
[15]汪清蓉,余构雄.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及竞合模式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3):50~56.
[16]魏鸿雁.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黄山市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17]祁新华,程 昱,包战雄.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地竞争中的应用研究——以皖南三座名山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3):404~ 406.
[18]向延平.旅游生态位评价研究——以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2):185~188.
[19]张中波,李付娥.中原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生态位动态分析[J].旅游论坛,2009,2(6):855~859.
[20]王 芳,林妙花,沙 润.基于生态位态势的江苏省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139~ 144.
[21]章 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J].江苏林业科技,2003,30(1):43~ 45.
[22]孟德友,陆玉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地发展策略研究——以黔东南州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 629~ 5 631.
[23]李丰生,吴 琳.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及整合开发策略研究[J].旅游论坛,2008,1(1):39~44.
[24]李向明.略论旅游资源生态位的概念与选择策略[J].旅游学刊,2007,22(2):49~ 53.
[25]陈 鹰,黄磊昌,王祥荣.区域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集合区生态位的研究[J].城市规划,2007,31(4):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