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宁县经济林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2011-04-19潘汤水潘冠金叶发生李兴发

绿色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景宁经济林龙头企业

潘汤水,潘冠金,叶发生,李兴发

(1.浙江省景宁县鹤溪镇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2.浙江省景宁县东坑镇林业工作站,浙江景宁323500;3.浙江省景宁县林业局木材检查站,浙江景宁323500;4.景宁县林业局营林公司,浙江景宁323500)

1 景宁县经济林资源

景宁县位于浙南中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7.5℃,年均降雨量1 626mm,比较适应经济林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基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全县经济林面积4 074.6hm2,蓄积24 071m3。

1.1 地类构成

根据2008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统计,景宁县经济林地类由乔木林、竹林、灌木经济林3部分构成。其中乔木经济林面积2 684.5hm2、蓄积24 071 m3,分别占经济林面积的65.88%、蓄积的100%;竹林42.3hm2,占经济林面积的1.1%;灌木经济林面积1 346.9hm2,占33.02%。

1.2 树种构成

经济林乔木树种类面积2 684.5hm2,占经济林面积的 65.88%;灌木树种类 1 346.9hm2,占33.02%,竹类42.3hm2,占1.1%。在各经济树种中,厚朴面积最多,为1 516.9hm2,占经济林面积的37.23%;其次是茶叶,面积840.4hm2,占经济林面积的20.63%;第3位是板栗,面积 764.1hm2,占经济林面积的18.75%。经济林各树种面积构成见表1。

1.3 生产期构成

乔木经济林、灌木经济林面积4 031.4hm2,占经济林面积的98.94%。乔木经济林、灌木经济林生产期以盛产期为主,面积1 822.6hm2,占45.21%。乔木、灌木经济林各龄期面积构成见表2。

表1 经济林各树种面积构成表

表2 乔木、灌木经济林各龄期面积构成表

2 景宁县经济林发展存在问题

2.1 规模化程度底

现在大部分经济树种林地比较分散,规模化程度底,体现不出规模效应,无法开展专业化生产,较难形成品牌效益,农民知识水平底,难以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2.2 龙头企业

现有经济林产品采收、分级包装、储藏保鲜、零星链物流以及初加工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管理粗放、效益较低。由于龙头企业小,体现缺乏规模化龙头企业带动和知名品牌的支持,初级产品比重很大,产品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很低,产业效益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3 科技含量不足

2.3.1 良种苗木缺少

近几年来,景宁县经济林产业发展较快,营建经济林基地面积逐步增加,但经济林良种缺少,扩大培育技术缺乏,培育苗木基础设施滞后,经济林良种苗木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林产业大发展的需要,如全县培育良种板栗苗木只有约2 000株,而全县市场需求量达30 000株。

2.3.2 重视造轻管理思想

相当大地方和农民受到“重视造轻管理”思想束缚,对经济林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认识不足,缺乏自觉发展和经营意识,普遍存在“只种不管”或不会管、不想管的现象。

2.3.3 科技普及不足

经济林科技普及覆盖面不广,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服务措施没能及时跟上去,导致栽培管理技术滞后,如景宁县现设5个镇,16个乡,1个管理区,2个国有林场、1个森林公园,1个自然保护区,全县254个行政村,而每年只开展1次林业科技宣传,并且只到重点乡镇,或者举办1~2次专题讲座,只邀请几十人参加。

2.4 林业合作组织较少

近几年来,全县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但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根据了解,全县林业合作组织在数量和规模上,远远滞后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因现有林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发挥在推进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5 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景宁县经济林产业发展来源农民、企业自筹、财政补助等3方面,而财政补助标准偏底,如厚朴、菜竹、干水果等,连片造林的补助4 500元/hm2,零星种植经济树种只赠送苗木,导致投入标准偏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林快速发展的需求;在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上习惯平均分配,“撒芝麻盐”,投资效益不明显,回报率低;经济林产业的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林木林地抵押贷款等融资体制不完善,社会和农民投资的积极性受阻。

3 发展景宁县经济林的对策及建议

3.1 严格执行“五化”标准

在发展经济林产业时,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农民知识化等“五化”标准。

3.2 培育经济林产品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把培育状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工作重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找准自身优势和特色,着力提升壮大和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种植业主,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规模效益。此外,要积极鼓励支持国有、外资等企业、专业大户、种植业主当龙头,力争在基地建设、储藏保鲜、加工等方面抓一批典型,推动经济林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还需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引进实力雄厚、技术和管理先进的大企业加入到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当中来。

3.3 科技进步和创新

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强技术推广和科研攻关工作,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比如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咨询,提高经济林高效优质管理水平;通过层层建设示范样板,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加大经济林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及推广力度,努力提升产业效益;建立和完善县、乡、村技术服务体系,在基层建立经济林技术推广站和技术服务站;开展经济林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基地建设、果品采收、储藏保鲜、加工销售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形成等。

3.4 建立和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加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力度,充分重视其在经济林产业化经营中的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组建专业协会,在规模集中的重点乡镇村、龙头企业组建不同类型的与基地农民紧密结合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典型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力度、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要求,抓好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另外,要不断创新组织形成、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指导经济林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努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同时,加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3.5 财政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方可有效保障经济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大对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科技推广、示范样板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开展创建标准化果园建设,引领经济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支持特色经济林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的发展建设项目,并设立专项资金对经济林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健全给予立项支持。对经济林龙头企业的种植、养殖及经济林产品初加工贷款项目,各类投资主体营造的木本粮油经济林以及种植、养殖及初加工贷款项目,农户和职工的营造林与经济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给予林业贴息贷款扶持。

[1]景宁县林业局.2009年3月景宁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报告[R].景宁:景宁县林业局,2009.

[2]王万有,苏广宁,雷丽萍.彭阳县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63~ 64.

[3]夏传格.湖南省经济林生产发展的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4(3):179~ 181.

[4]陈世清,颜文希.南方经济林经营管理策略[J].经济林研究,2000(2):13~ 14.

[5]姚先铭.湖南省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林研究,2007(2):43~ 45.

猜你喜欢

景宁经济林龙头企业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秀美景宁 生态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