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思考
2011-04-19黄淑娟
吕 东,黄淑娟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1 引言
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至今已有250多年,各种环境灾难,从洛杉矶、伦敦等大城市的光化学污染,日本由于含有重金属元素的污水的任意排放所导致的水吴病(泵中毒),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大规模爆发,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沙尘暴天气,以及不久前的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到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各种异常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环境灾难发生的频度和广度正在逐步提升。这一系列环境灾难犹如自然巨人向人类的力量展示,使正处在所谓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下的人类为之愕然,同时也使人类开始从一种对物质生活的狂热追逐的状态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同古人般的敬畏、还是延续工业文明下的疯狂、又或是无奈之下的伪善讨好。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作为土地的守望者、资源的守护者和环境的塑造者[1],风景园林师应当清楚的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时下风景园林学科应当明确的重要内容。
2 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内涵
2.1 “依赖”一词的释义
“依赖”一词中的“依”本意为“靠着”[2],是对一种动作的表述,之后通过赋予这一文字以情感的内涵,使其涵义被抽象化和扩大化。而“赖”本意为“获益、盈利”[3],是对一种目的和结果的表述,由这 2个字组成的“依赖”一词就可以理解为:行为主体通过某种“依”的途径,达到“赖”的目的,并且通过这一过程使行为的主客双方产生某种联系。
在人类与自然纷繁复杂的关系中,人之于自然的依赖关系是最为客观和永恒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总是通过某种“依”的途径,从作为客体的自然当中获取利益,进而达到“赖”的目的。同时,人类在这一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也会逐步的得以沉淀,以文化的形式根植于人类子孙后代的意识之中。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这种文化的延续也由于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2 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的演变历程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时不时会惊讶的发现自己当前所研究或实践的事物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发现或者付诸实践了,他们甚至做得比我们现在还超前许多,我们不得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同时这也使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而这种背叛就是对于过去种种文明财富的否定。
2.2.1 两种对立的“依赖”模式
原始文明时期,人之于自然的依赖关系体现为人类以生存为主要目的向自然索取必要的生存用原料。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人类“依”的手段极为有限,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行为活动在自然的可承载程度内,因此,从对于自然影响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在整个地球环境的大背景下,其表现为与其他生命体的外部活动的无差别性。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自身有限的认知能力,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诸如对于自然的畏惧、对于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以这一时期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内容中,中国最具有代表性,其集中体现为一种朴素的众生平等,以自然万物为友邻,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继承此类思想并且延续至今的人类群体仍不乏少数,如福建的客家文化、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文化、湘西文化等,并且这种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旅游开发的方式唤起了国人潜意识中的认同感。
原始文明之后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对于物质享受的疯狂追求,在这一驱动力下,人类从原始文明时期的克己知足转变为对自然的奴役和征服,而人类对于自然“依”的行为方式渐渐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期间出现的众多环境灾难也并未能使人类从疯狂的资本追逐游戏中清醒,只是一小部分的社会精英开始奔走疾呼,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从自然的视角来看是一种野蛮的“掠夺文明”,正如英国人踏足北美大陆后,杀戮曾经供养过他们的印第安人一样。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万物皆服务于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处于统治地位,而原始文明时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认识已经完全被掩埋在这种“人本主义”之下,最终表现为东方文明的长期没落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泛滥。
2.2.2 生态文明——调和还是融合
全球性环境灾难的频发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一趋势越发的明显。这期间一些全球性机构发表的宣言、国际性环境会议的召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为掀开人类文明新的篇章埋下了伏笔——人类开始为迈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积蓄力量,生态文明下人类“依”的途径都要符合可持续的原则,“赖”则要以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为前提,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互为友邻的朋友关系。生态文明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和理解从文化延续的角度来看具有两重性(图 1)。
图1 生态文明的双重性图示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的疯狂行为使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而基于这种反省,人类开始补救自己的过失,改变以往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提出要与自然互为友邻,和谐发展的理念,其文化根源还是工业文明孕育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一文化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于东方传统文化的交锋中获得了完胜,致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思维方式被西方化。无论何时何地,西方资本对主义对物质财富的贪婪都不会改变,因此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根源的“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对时下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调和。另外一方面,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正在逐渐觉醒,作为一种文化,其延续了几千年并根植于国人的潜意识之中,这种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为其美好的前景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为源泉,摆脱西方思维方式,构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环境,这才是我们应当推崇的生态文明。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而非简单的调和矛盾,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从对文明进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摆脱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本民族的自身的文明宝库中寻求开启生态文明时代大门的钥匙,走属于中国的生态文明道路。
3 风景园林行业视角下的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是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是风景园林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深刻理解的。但是风景园林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不仅仅要求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还要求我们从行业出发,提出适合本行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理念。
自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创始人奥姆斯特德于1900年在哈弗大学创办该学科起,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时间[3]。奥姆斯特德作为一个在西方文化思想熏陶下成长的风景园林师,其对于的学科的发展方向的定位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该学科创办之后的100多年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和时间阵地几乎被欧美国家所占领,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也总是“谦虚”的不知疲倦的向西方学习,几乎抛弃了对于本国传统园林文化的深层次的挖掘,在全盘西化的学风下,一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老前辈们始终坚守在对传统中国园林文化的研究阵地上。时至今日,再看他们曾经的努力已不仅仅是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贡献了,那是对于全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的贡献[4]。包括大量西方学者在内的风景园林从业者都开始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获取新的思想和灵感,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重新崛起的一个前兆。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现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这就是我们风景园林从业者的使命所在。在此基础上,本着众生平等,万物和谐的原则,跳出地球之外,平等的看待地球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的生存权益,这又是最为风景园林专业人员应具有的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
4 结语
被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浪潮长期掩埋的中华文明,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且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被众多有识之士所推崇,进而成为当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和解决环境问题思想源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行业应当乘着生态文明的浪潮,以中华文明做为思想的源泉,以开创性的“中式”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以更高的视角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必将在不久的明天重新屹立于世界风景园林的强国之林。
[1]杰弗里◦杰里科,苏姗◦杰里科.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M].刘滨谊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陈 鹭.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探讨与思考[J].中国园林,2010(1):4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