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蔬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1-04-19王永钊

绿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蔬果季度农药

王永钊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2.西安市灞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00)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都市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逐渐向优质、健康方向转型。其中蔬果类农产品项目作为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代表更是得到快速发展。以西安市灞桥区为例,2009年全区蔬果种植面积达到1.03万hm2,产量达到37.31万t,总产值超过8亿元。优质、健康的都市蔬果类农产品,不但为该区城镇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消费品,也为该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渠道,成为该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

然而事实证明,作为现代都市农业重要安全隐患之一的农药残留问题,决定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更影响着现代都市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灞桥区内蔬果生产、流通领域近4年的蔬果农药残留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判定当前都市蔬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在探讨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2 蔬果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灞桥区农检中心在辖区内超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及生产基地共检测蔬果样品7 879份,其中超标样品142份,平均超标率1.80%。

2.1 总体超标率逐年下降

灞桥区蔬果农药残留检测快速增加样本量,扩大抽样覆盖范围,从2006年的113份样品到2010年的1 481份样品。而且检测结果显示(表1):合格率逐年提高,由2006年的92.00%提高至2010年的99.60%,超标率逐年降低,由2006年的8.00%下降至2010年的0.40%。

表1 2006~2010年蔬果农药残留检测情况统计表

2.2 生产环节超标率明显低于流通环节

2006年9月至2010年6月,生产环节(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监测蔬果样品1 117份,超标样品18份,农药残留超标率为1.61%,明显低于全年平均水平。流通环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监测蔬果样品6 762份,超标样品124份,农药残留超标率为1.83%,高于全年平均水平的1.80%,并高于生产环节(表2)。

表2 2006~2010年受检单位情况统计表

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水果

据历年抽样数据分析,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为1.80%(表3)。不同种类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菜类>其他类>绿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甘蓝类。其中根菜类、其他类和绿叶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平均水平,根菜类最高为5.31%,其他类为3.75%,绿叶菜类为2.73%。茄果类、瓜类、豆类、白菜甘蓝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均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1.40%、0.91%、0.89%和0.71%。水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最低为0.68%。

表3 2006~2010年蔬果抽检情况统计表

2.4 蔬果抽检超标月份分布呈双峰规律

由监测情况可以发现,每年的4月和9月前后,为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相对集中的时段(图1);而且,4月和9月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在其他月份前后期中最高,分别为3.67%、2.79%,其他月份分别以这两个月份为中心,逐步降低。

图1 2006~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月监测超标情况

图2 2006~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季度监测超标情况

2.5 蔬果抽检超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不同季度的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3季度>第2季度>第1季度>第4季度(图2)。其中第3季度和第2季度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平均水平,第3季度最高为2.44%,第2季度其次为2.20%。第1季度和第4季度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率均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1.16%、0.00%。

3 蔬果农药残留原因分析

3.1 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差

(1)广大农户往往只追求蔬果数量而忽略质量,在生产环节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学植物生长调节剂。

(2)一些农户为了赶商机或使用超浓度的农药杀虫,或使用农药后未到安全间隔期提前采收上市。

(3)部分农户为节约成本,坚持旧有做法,不愿接受高效低毒农药,继续违规使用高毒农药[1]。

(4)农户法律意识淡薄,不能做到知法守法,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违规使用禁用农药。

3.2 外地蔬果大量涌入,增加流通领域监管难度

西安作为西部物流集散中心,进入全市的外地农产品大量涌入,丰富了灞桥区蔬果市场品种,但也增加了蔬果市场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对外地蔬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手段,导致流通领域蔬果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

3.3 农药市场管理有漏洞

(1)禁用农药还未及时在源头上完全堵住,存在继续销售和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克百威等高毒残留农药的现象。

(2)个别农药销售人员不熟悉蔬果病虫害和防治技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推销农药,只要能够起到防治效果,甚至销售蔬果上的禁用农药。

(3)部分摊点销售假冒伪劣农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蔬果农药残留超标。

3.4 农药残留检测体系不健全

(1)灞桥区蔬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起步时间不长,检测体系尚不健全。

(2)随着蔬果消费市场的快速壮大,检测人员相对不足、检测手段不配套,检测频次与抽检数量相对有限,不少蔬果未经抽检直接流入市场进行交易[2]。

(3)现行的速测仪、速测卡科学性低,定性检测多,定量检测少,特别是对农贸市场的监管还力不从心,存在薄弱环节。

(4)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在栽培过程中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导致蔬果病虫害易发生,致使防治难度大,农药覆盖增多;夏秋高温季节是蔬果病虫害高发时期,具有病虫种类多、繁殖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农户安全用药技术的宣传与培训

农户是农产品生产者、农药直接施用者,强化蔬果生产农户的安全用药技术可以实现源头控制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4.2 强化农药市场管理

结合农时,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检查、拉网式检查等方式,开展对全区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加大假劣农药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违法行为;规范农药市场,建立农药购销台帐,提高销售人员业务素质;推动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行动,提高监管效率,树立严肃执法形象。

4.3 加快标准化无公害蔬果基地建设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与支持相关专业合作社、组织协会及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无公害蔬果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队伍的建设,强化对标准化基地的指导与监管,落实蔬果农产品按标生产、健全档案的要求[3];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以标准化促进科学化管理,实施统一用药,规范田间生产档案,做好用药档案记录科学防治,保障蔬果质量安全[4]。

4.4 强化质量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根据历史检测结果所显示的规律,以后每年4月和9月前后要求监管队伍深入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开展两次集中治理行动,重点加强对蔬果农产品的监测力度,增加检测数量、频次和覆盖面。

4.5 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蔬果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健全蔬果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5]。通过制度化建设与切实实施,实现流通环节蔬果农药残留问题降低乃至消除。

[1]胡继业.农药残留分析与环境毒理[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季 辉,孙 翔.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农业质量标准,2009(5):8~10.

[3]韩长赋.大力推进“农超对接”促进“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应[N].西安日报,2010-12-31(2).

[4]张喜春.果蔬无公害生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5]祝春秀.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践与问题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0(6):9~11.

猜你喜欢

蔬果季度农药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冬季蔬果飘香
2016年1季度A股各板块涨跌幅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