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柏育苗技术及其苗期生长情况
2011-04-19黄建辉
黄建辉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三明365001)
1 引言
竹柏(podocarpus nagi)别名糖鸡子、罗汉柴、椰树、山杉、铁甲树等。为罗汉松科竹柏属常绿乔木。叶革质,色浓绿,有光泽,叶长3.5~9.0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两列。树皮近平滑,紫褐色,裂成小块薄片。枝条举办,树冠广圆锥形。花期3~4月份,种子10~11月份成熟。因竹柏叶茂荫浓,终年苍翠,树干修直,树态优美,为优美的常绿观赏树木,是“四旁”和城镇绿化的优良树种。
竹柏在福建省,主要分布在南平、浦城、建阳、永春、德化、顺昌、明溪、漳平等地。它是一种极荫树种,生喜庇阴,多散生于土层生厚,腐殖质丰富,呈酸性阴湿肥沃的山腰中下部,主要是花岗岩母质风化的黄壤性红壤土。实践证明阴坡比阳坡生长快5~6倍。该树种常与香樟、闽粤栲、甜槠、青岗栎等混生成林。在瘠薄干旱地方极其少见。本省主要分布区内气候较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为1 500~2 000mm,极端最低温度为-7℃,相对温度80%左右。
2 材料与方法
2.1 圃地的选择
因竹柏幼苗耐阴喜肥,故圃地选择遵循日照较短,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且圃地排水良好,背风性好的地块的原则。本试验地位于福建三明林校小湖教学林果场内,处温和多雨气候,年均气温为17~19.4℃,年降水量1 600~1 800mm,极端最低温度为-4℃,地势平坦的山凹沙壤土。
2.2 整地作床
播种前土壤要求深翻细作,清除石块杂草等,施足基肥,基肥可用腐熟厩肥30 000~45 000kg/hm2.连作圃地还应用150~225 kg/hm2硫酸亚铁、杀螟松25~30kg/hm2对土壤进行灭病灭虫处理。并将土壤耙细,整平后作床,床高 20~25cm,宽100~120cm,沟宽30~40cm,长度依地形而异,开好四周排水沟,耙平床面,压实保墒,并在床面筛一层1~2cm厚的黄心土。黄心土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发芽时间和发芽率。
2.3 播种育苗
竹柏种子宜随采随播,也可留作翌年春播,春播宜在2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时一般选择开沟点播,行距为15~20cm,株距10cm左右,播种量为每苗25~30kg。储藏为第2年的种子,育苗前要沙荐催芽处理,沙荐前可用45~55℃的温水浸种24h后取出,凉干后沙荐,经 20d左右,胚根开始外露,即可播入圃地。播种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种子播后20d左右开始发芽出土。经试验对比,浸种催芽处理的种子比未浸种催芽处理的种子发芽快,如种子未浸种催芽处理,直接播入圃地,发芽期较长,一般约50d开始发芽出土,60d发芽结束。
2.4 苗期生长情况调查
该实验于2007年3月3日播种,4月20日开始出土,6月15日发芽结束。
观察登记时间为每月的1日和15日。1年生的幼苗生长情况见表1。
表1 竹柏苗期月生长情况表cm
从表1可知:种子发芽2个月后,苗高为 8.5cm,占苗期总生长量的51%以上,其间生长最快的为8月份,平均高度增长2.8cm。种子发芽出土后3个月,地径为0.25cm,占全年总生长量56%以上,其间生长最快的为10月份,生长量为0.08cm。幼苗生长期为6月中下旬至12月下旬,幼苗生长自6月下旬以后进入生长旺盛期。1月上旬至6月中旬幼苗高度和地径均停止生长。
5 结语
竹柏在幼苗出土后的2~3个月尤其应加强管理,应搭棚遮荫,因竹柏性喜庇阴,可选用遮阳率在50%~70%的遮阳网,遮阳时间和强度对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影响较大,过长时间会使苗木植株纤弱,根系不发达,影响生长,遮荫时间从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左右,阴天可不必遮荫,遮荫要在11月份拆除。其次6月中下旬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苗木生长快,木质化程度低,故气温高时应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但因竹柏忌积水,应尽可能采用喷灌或滴灌,水份过多会导致通气不良,引起烂根。还应及时松土除草,促进根系生长。再则进入6月中下旬,苗木处生长旺盛时期,幼苗所需的营养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可每隔10~15d喷1次0.2%的尿素溶液或0.3%人畜熟粪尿溶液肥,施肥时要适量多次,做到苗小少施、苗大多施,促苗木速生期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提高苗木抗病能力.9月上旬后,苗木进入生长后期,此时切记施用氮肥,如尿素等,以免徒长引起冻害,可每隔10~15d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喷2~3次,促使苗木提早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
[1]孙时轩.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2]李以镔.江西野生观赏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陈语亮.竹柏的育苗技术[J].热带林业,2008(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