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1-04-19伍晓春

绿色科技 2011年3期
关键词:大树根系苗木

伍晓春

(武汉市时空园林景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1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利润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苗木差价,而苗木种植成活率又对工程实际净利润产生非常直接并且明显的影响。本文所讨论的8大问题并非创新,而是平日经常面对、却并未按照应遵循的科学规律进行实施的细节问题。由于这些问题都直接涉及到工程成本控制,若得以切实解决,苗木种植成活率将会大幅提高,进而从根本上决定了绿化工程的利润额度。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问题分析

2.1 水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由于新栽植物的根系易受到破坏,植物体内部的水分失去平衡,如不及时补水,就会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应重视对新栽植物的水分管理工作,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外,也需要一个恢复过程;根系的恢复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新鲜空气,会加上适量的水分,三者缺一不可。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土壤温度,也会挤出土壤中的空气。当土壤中的CO2不断增加时,则会抑制植物根系的恢复、生长和扩展,最后导致根系腐烂、植物死亡。

通常最适宜于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壤水分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0%~80%。同时土壤轻微干旱还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一般来说,对保水能力强的土壤,每次的浇水量可比正常所需稍多,浇水间隔时间可适度延长;保水能力差的土壤,则每次少浇,但间隔时间应缩短。浇水时应注意切勿频繁地少量浇水,尤其对幼苗,这样的浇水方式只能湿润土壤表面几公分,会诱导根系朝土表生长,从而降低苗木的抗旱、抗风能力,势必降低苗木的成活率,也会增加劳动力支出。

2.2 种植深度的问题

在进行苗木移植时,栽植深度以植物的根颈部位为±0标准部位。植物根颈处于地上与地下部分的交界处,是植物营养物质传输的必经通道。秋季来临时,此部位最迟进入休眠,春季又最早解除休眠;因而这一部位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它的深埋或全部裸露,对植物成活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种植裸根苗尤其是种植色块植物时,应当注意种植深度不可高于根颈1cm;如果是盆栽苗,则根颈与原盆土一致即可。同时,栽植深度也与种植地块翻整质量存在重要联系,这个问题对于裸根小苗(即通常所说“色块”)尤其关键。要想提高色块苗栽植成活率,就要十分重视种植地块的土壤翻整质量;如果地整得不细,深度也不够,很容易栽深或栽浅,从而难以保证苗木的栽种质量和成活率。

2.3 大规格乔木移栽的问题

大规格乔木移栽(以下简称“大树移栽”)是个系统问题。通常认为只要把大树栽活就行了。持有这种观点的施工人员没有考虑大树成活后的生长状态是否良好、成活后能否表现出好的景观效果。大树移栽的注意事项应从选苗时开始,包括选苗、挖掘、运输、吊运、挖穴、种植土的准备、种植、浇水、封土、修剪等。纵观众多绿化工程,笔者发现:很少有人能够认真地按绿化施工规范执行。

(1)在大树挖掘、吊运、运输过程中必须对大树严格保鲜、保湿,防止苗木失水过多。由于挖掘大树时,苗木90%的有用根系被破坏(所有苗木的有用根系都是位于根尖的根毛区)。因此,为了促进新栽苗木快速愈合根系伤口并发出更多新根,从而短期内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与能力,可以采取施用生根剂等办法得以实现。针对特大景观苗木和特殊苗木,还可使用专门配制的种植土、生根剂以及营养吊瓶等综合手段或特殊方法。

(2)大树(包括带土球苗和裸根苗)移栽时,必须合理使用刺激素,也就是前文所说“生根剂”。质量较好的生根剂10元包/左右,稍差的大概2元左右。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对忍冬科植物不要施用含酒精(甲醛)成分的生根剂。根据个人实践经验,湖北林科院生产的901属于同类产品中质量上乘者。有人喜欢在大树移栽后使用植物营养素(即“吊瓶”),此举虽无可厚非,但应注意使用时间。个人建议:由于营养素虽与树木成活有一定联系,但并非必备。通常,营养素应在树木成活之后但又生长不良、为促使所栽树木尽快恢复树势的情况下才建议采用。因此,请勿在大树刚栽时使用;即便要用,也应与生根剂搭配使用方可充分发挥其功效。

(3)大树栽植过程中,必须使根部土壤与已存根系紧密结合,特别是在土壤粘重的地方,这点尤为重要。种植树径10cm以上的大树时,首次浇水后应在有气泡的地方作上记号,待土壤基本干后,把此处挖开再重新回填,然后二次浇水。

(4)大树移栽之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处理方法。叶色失绿、无光泽、芽不萌动、新发枝条出现萎缩。出现此类情况,说明植物失水,可通过向叶片、树干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检查土壤含水量,如不足,应及时浇水。对于已成活但新梢叶片不伸展的新栽大树,不要急于补水;待太阳西下后再观察,如此时叶片已伸展,说明苗木并不缺水,是植物关闭气孔的自我保护现象。如果清晨叶片就出现此类情况(在太阳未出之前),就说明苗木的确缺水,应及时浇透水。叶片发黄,用手摇动枝干时有大量落叶。这种情况说明树木根部的水分过多,有积水现象,应尽快采取多种措施对根部积水进行导排。大量落叶。此类情况常因留叶、留枝过多造成水分供应不足而引起。在检查土壤含水量之后,应及时进行修剪或剥芽以减少水分消耗。叶片干枯但不落。这种情况下,应对土壤的含水量、pH 值和EC值、理化形状进行分析,根据树木濒危程度进行强度修剪,同时用0.5%或1%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2.4 种植土的问题

部分绿化施工单位未对种植土给予足够的重视,或仅仅重视种植土的好与坏(即土壤的理化性质)而没有重视它的干与湿。好的种植土的持水量应保持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30%左右。使用这种种植土栽植苗木,由于其吸水量大,能把土球或裸根苗的根系紧紧裹住,使大树免于脱水和营养供应不足之虞。

一般而言,下雨时种植的苗木成活率不高,主要由雨后的种植土含水量过高导致。但可在下雨前,取农用薄膜覆盖已整好的地块以及用于栽植大树的种植土;此举既保护了正常的施工面,又保证了大树成活率。表面看增加了成本,但与苗木死亡的经济、信誉损失相比,仍十分上算。

2.5 修剪的问题

2.5.1 栽培目的与用途不同,修剪方法也应不同

修剪时,首先区分所种植的苗木在整个景观中所起的作用。如对观花植物,修剪主要为增加花量,见图1。

图1 修剪示意图

碧桃喜光,所以常采用杯状或自然开心形的树形。这2种树形以自然开心形树体较大,阳光通透,通风效果也较好,开花部位也多,花量大。一般的来讲,已基本形成的碧桃修剪管理主要为3个方面。

(1)主枝的修剪。成形的碧桃其主枝已基本开展,因此,主枝先端短截要加强。其目的是为了主枝的长势。

(2)小侧枝的修剪。主枝和侧枝上的小侧枝是开花的主要部位。因此,应尽可能地多保留。但过密的和过弱的要疏去,务必使其分布合理。小侧枝过于强壮,易于徒长,修剪时强势的小侧枝要留下芽,弱的小侧枝留上芽。

(3)开花枝的修剪。一般来说,发育中庸的长枝(30~50cm)开花最好,但不能全留,应剪去 1/3。中花枝(10~20cm),一般的来讲,它只有顶芽为什芽,故不能剪。短花枝也应照此法修剪。在中花枝和短花枝上如有叶芽,可在此处进行短截。

2.5.2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植物以调整修剪手法

(1)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习性各异,修剪时不能笼统地采取单一方式。如广玉兰和樟树,都属常绿乔木,但二者在修剪时就应采取不同方式:广玉兰在种植之前或之后,对其适当地剪去过密的小枝,然后进行摘叶;因为樟树的不定芽比广玉兰多许多,则可大刀阔斧地剪去樟树所有的大枝小枝以及所有叶片。

(2)修剪乔木的手法可根据植物自然表象有所变通。如:对紫叶碧桃时采取类似修剪绿篱的手法。对花叶杞柳,因其主要观赏价值是新叶片,当花叶杞柳的叶片颜色开始变绿时,可对部分枝条进行中度修剪,使它重新发出新枝条,达到期望的观赏目的。

2.5.3 根据苗木分枝的习性调整修剪手法

修剪时要认清植物的分枝习性。如对主轴分枝习性的植物,宜对强壮的侧枝进行短截,不使其形成双叉树形。

2.5.4 根据苗木的树龄调整修剪手法

乔、灌木的生长年龄不同,应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修剪。幼树整形时对各主干轻剪,以扩大树冠、快速成形。对成年树则以平衡树势为主,轻剪壮枝以缓和树势,重剪弱枝以增强树势。对衰老树通常采取重剪使其更新复壮。

2.5.5 同一龄的苗木则根据苗木长势强弱调整修剪手法

生长旺盛的,宜轻剪,因为修剪过重会造成苗木枝条疯长,不利于平衡树势。对生长不良的或衰老枝条,则可重剪以恢复树势。

2.5.6 平茬

(1)对于以观赏枝干色彩为观赏目的植物进行平茬修剪。如:红瑞木是一种落叶灌木,其萌发力很强,为了达到观赏目的,可以利用它的强萌发力,在每年春季红瑞木即将萌发时进行平茬修剪,使当年生枝条在落叶后呈现悦目的红色。

(2)对观叶植物花叶芦竹,也可作相同处理:花叶芦竹的主要观赏处为叶片;但叶片颜色随著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即从白色逐渐变黄、变绿。因此,每年7、8月时可适当平茬,促使花叶芦竹再次长出新叶以供观赏。

2.6 成品保护问题

成品保护是一个自项目开工进场之日便需启动的问题。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成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状态出现,如整理好的地形,来到现场已卸车的苗木,以及栽下的第1株苗木,都应称之为成品。此时,就应该完整地启动成品保护工作。

不同时期,即便对是同类成品,保护措施也应不尽相同。比如:对运到现场的苗木,主要成品保护措施是如何保鲜苗木;当苗木栽种后,保护措施发生变化,就不仅仅是保鲜,而是如何使之成活的问题。

所以说,成品保护贯穿了工程的全部过程,它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所以,每一个项目经理都应重视施工组织设计,即中标后需仔细踏勘现场、研究图纸,然后参照该项目投标书的施工组织设计亲自动手重新编写;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时,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仔细并且全面地考虑该工程的全部工作,包括苗木选择与采购、土方整形、种植技术规范与栽种顺序、劳动力安排、机械进场时间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等细节,还应充分考虑到不可预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案。

不少施工组织设计在植物种植顺序上都是先栽乔木,再栽灌木,最后栽地被和草皮,这个顺序虽无可厚非,但如果能将施工组织设计细化到先栽哪一棵哪一块,后栽哪一棵哪一片的程度,这份施工组织设计就已经细致到成本控制的易操作程度。但是目前很少看到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并非一成不变,它应该随着工程进展、天气变化以及建设方的变更或其他要求而变化。这就考验了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要具备这样的高素质,项目经理应勤动脑、勤动手、勤观察、勤记录,不怕失败,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获得提高,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工作风格。

2.7 工具的问题

许多园林绿化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添置了不少施工机械设备,但是基本上没有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十分注重“在不同的地方配置不同的浇水工具”这一问题。通常,施工人员使用水管或者洒水车直接浇水,但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添置必要的设备是“花小钱,省大钱”,即与苗木死亡的经济损失相比,这些成本投入从总体上是有效节约了实际成本。如使用400目的浇水手柄浇水,能够使水的流速较大,但却很柔和、均匀,既能解决浇水速度问题,也能确保浇水的质量,尤其在对色块小苗进行浇水时表现得十分明显。

养护时,也应注意浇水深度问题。如每次对色块小苗浇水时,都应浇到地面以下10cm都是湿的,才能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在有条件的地方使用自制的流动喷灌设施,也是不错的浇水方式。

2.8 农药使用的问题

2.8.1 忌用污水配药

因污水内杂质较多,既容易堵塞喷头,也破坏药剂悬浮性而产生沉淀。

2.8.2 忌用井水配药

因井水含矿物质较多,易与农药产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降低药效。所以,使用放置1d左右的自来水配药最好,使用河水亦可。

2.8.3 忌在风雨天气和烈日下喷药

风雨天喷出的农药易被冲刷或飘散;而烈日下,植物代谢旺盛,气孔开展,易产生药害。因此最佳的喷药时间为:上午8~10时,下午4~6时。忌在花期喷药,同时忌滥用农药,应做到对症下药。

2.8.4 忌一药连用

常用一种药,植物易产生耐药性,使药效降低。所以应交替使用同功能的不同种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比如紫薇的白粉病,其发病期在夏秋两季,主要是秋季,其防治方法为加强施肥和排水,生长季节剪去病芽、病枝、病叶;发病后施用25%的粉锈灵可湿性粉剂稀释3 000倍,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倍,或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并且交替使用。

3 结语

施工管理的质量问题是涉及到绿化施工公司的利润、声誉乃至生存的大问题。实际上品牌就是质量,所以要把“质量为上”贯穿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在质量问题上从细节和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一定要使施工人员理解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如何操作才是规范的,并且将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落实到的每一个行为上。

猜你喜欢

大树根系苗木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苗木供求信息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大树的日常
大树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大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