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哲理
2011-04-18
波多尔斯基的耳光
□清山
哲理的故事:
时间回到2009年4月2日,在欧洲举行了一场南非世界杯足球预选赛,比赛双方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德国队和实力不可小觑的威尔士队。当比赛进行到下半场,场上突然风云大变。德国队的队长、中场大将巴拉克在一次防守后,抬手指责年轻的前锋波多尔斯基,他认为波多尔斯基刚才的防守不够积极。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正在为自己没有进球而郁闷不已的波多尔斯基,抬手打了这位足坛名将一个耳光。面对这样冲动无理的行动,观众都认为巴拉克一定会暴跳如雷,场面将难以收拾。但令在场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仅仅捂了一下脸颊,就迅速投入赛场,并最终领导德国队取得了2∶0的佳绩。赛后巴拉克面对媒体的追问,依然没有指责波多尔斯基,而是表示这位小将还需要多多磨练。正是巴拉克的宽容,使得波多尔斯基免受舆论和足协的处罚,并最终在2010年的世界杯上大放异彩。而对于昔日的冲动和错误,波多尔斯基本人更是惭愧不已。他表示,巴拉克将是他永远的偶像。
故事的哲理: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往往扮演着教练和园丁的角色,去芜存菁,理性对待员工的错误和不足,巧妙引导并坚守自己的职责,不仅成就自己也能够成就真正具有战斗力的组织。心胸与格局,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剪掉陈水扁的领带
□马一龙
哲理的故事:
陈水扁做台北市长时,有一次,他去美国德州的达拉斯考察。由于他很希望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临时决定去一家当地的餐馆用餐,因而遭遇了不小的尴尬。
原来,这家餐厅是当地卡车司机和牛仔們常常光顾的餐厅,餐厅门口竖立了一张大牌子写着:“本餐厅禁止打领带。”据说是因为早些年当地人农业人口居多,从不穿正装。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公司纷纷搬迁到此,达拉斯人口结构发生极大变化,有钱的外来人口建立起了城中城,本地人却丧失了很多就餐和娱乐的环境。
当地的原住民很难接受这样的变化,所以这家以当地人用餐为主的餐馆为迎合客户的感受,特意打出了不准打领带的警示口号。陈水扁一行人并不知道这个历史背景,大摇大摆走了进去,随行人员中有人提醒陈说:“里面不能打领带,您最好还是把领带拿下来。”陈水扁不为所动,认为自己堂堂台北市市长不打领带有失身份。就在此时,牛排餐厅的老板突然从柜台后面跳了出来,手拿一把剪刀,二话不说,就把陈水扁的领带圈以下的部分剪了下来。受惊过度的陈水扁立刻和随从离开了餐厅。
故事的哲理:
许多问题的发生其实不在于我们一时的疏忽,而在于我们习惯性的漠视,因为自己的身份、习惯、爱好和历史经验,就漠视不断变化的情势,最终走入危险境地是难免的。用自己认定的逻辑去“理解”和“应对”他人的逻辑,是跨文化管理甚至人际管理的大忌。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