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体会
2011-04-17龚士砦
龚士砦
【关键词】 鼻炎;变应性; 常年性; 耳鼻喉科手术
作者单位:442500 湖北省郧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变应性鼻炎(AR)作为变态反应性疾病一种,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但是由于它的症状的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合并有鼻中隔偏曲的AR患者通过手术纠正鼻中隔偏曲,并对下鼻甲做一定处理对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益处。我科自2006年开始,对符合海口标准的常年性AR患者,对伴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手术治疗,术后AR症状明显减轻。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2008年来我科以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涕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根据常年性AR的海口标准[1]确诊为常年性AR、伴有鼻中隔偏曲者共65例患者收住院,所有患者均接受行鼻中隔手术的建议并同意手术。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局麻下在左侧鼻腔皮肤黏膜交界处后方5 mm处从鼻中隔上方向鼻底纵行切开黏膜,直达鼻中隔软骨,剥离黏骨膜直至超过偏曲软骨或骨质后方1 cm处。于鼻中隔左侧黏膜切口后方约2 mm处,纵行切开鼻中隔软骨,并循此切口剥离右侧黏骨膜至左侧相等位置。用软骨刀切除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凿除偏曲的犁骨,切除明显偏曲突向一侧的筛骨垂直板,复位黏膜见鼻中隔居中、平直后结束手术。双侧鼻腔行凡士林油纱条填塞,填塞物视鼻腔出血情况于36 h~48 h内抽除。术后静脉滴注止血药2 d及抗生素5 d后,再口服抗生素7 d。
1.3 结果判定 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时根据常年性AR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标准)[1],对患者在手术后症状和体征进行疗效评定。显效和有效均视为有效。
2 结果
术后3个月62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5.3%;术后6个月有60例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2.3%;术后一年有58例症状明显减轻,总有效率89.2%。
3 讨论
一般认为,常年性AR的发病机制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近年来有关研究认为,副交感神经纤维除来源于翼管神经外,筛前神经亦具有副交感成份,它分布于鼻腔内外侧壁前部,其分布区域是经鼻吸入空气或某些刺激因子首先刺激的部分,是鼻腔反射和喷嚏反射弧感受器的主要部位和AR发作的扳机点。鼻中隔矫正术则破坏了分布在该区域的副交感神经纤维,使之对外界物理化学等不良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传入刺激减弱,从而减轻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减少,从而使喷嚏、流清涕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达到治疗的目的[2]。同时,行鼻中隔手术以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鼻腔对异常刺激的耐受性。
正常情况下,通过鼻腔的呼吸气流是沿鼻中隔以层流形式进入,而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腔机械性阻塞使两侧鼻腔受到了不平衡的刺激,通过鼻腔的感觉神经-副交感神经诱发了异常感觉神经反射,加重或诱发炎症介质对鼻腔黏膜的刺激,出现相应症状,这种长期双鼻腔不均匀刺激,极易导致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异常增高,从而引起或加重AR的临床症状。对这类患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可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去除不良刺激,切断异常反射途径,同时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使鼻腔黏膜对术前能引起AR发作的不良刺激的耐受性有所提高,从而减少AR发作的频率。由于行鼻中隔手术后,鼻腔机械性阻塞解除患者鼻塞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故患者自觉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我们对合并鼻中隔偏曲65例患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短期(3个月)有效率为95.3%,长期(1年)有效率为89.2%。因此我们认为对合并鼻中隔偏曲的常年性AR患者,行鼻中隔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鼻部外伤引起鼻中隔偏曲而发生常年AR的患者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8,33:134-135.
[2] 孙树岩,黄霞,卜国强,等.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的解剖学研究.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0,25: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