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011-04-17□宋歌
□宋 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 450002)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近两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抓手,全面启动了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在全省312个产业集聚区中确定了180个集聚区进行规范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新特色,特别是2010年以来,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的集群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努力增强载体功能”。因此,分析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认清面临的形势,并提出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对策,对于保持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十二五”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作用。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
2010年以来,河南省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应清醒地看到,产业集聚区建设涉及面广、创新任务重,而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1.主导产业规模扩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建设中依托骨干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促进企业和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加速主导产业聚集,不断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截至2010年9月底,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4676家,占全省工业企业的23.1%;180个产业集聚区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及以上的有21个产业集聚区,占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50亿—100亿元之间的有41个产业集聚区,占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10亿—50亿元之间的有71个产业集聚区。1—11月,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90.9亿元,同比增长36.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4.4%;实现利润总额774.6亿元,同比增长37.8%,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8.2%;从业人员145.6万人,同比增长9.5%,高出全省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2.6%。2010年,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共完成投资超过5300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38%。
2.产业配套能力增强。河南各地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标准化厂房、道路、水电气暖等,为企业入驻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抓配套服务,包括企业急需的金融、物流、信息、人才引进培训、生活服务等方面,为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提供便利,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务成本,并围绕龙头企业集中引进更多的配套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实现配套生产本地化。截至2010年底,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00平方公里,建成道路7241公里、给水管道6703公里、排水管道7825公里、多层标准厂房1542万平方米、燃气管道1803公里、热力管道802公里,年内新增变电容量430万千伏安、电网线路785公里,20个省级质检中心落户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和企业(项目)入驻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一些产业集聚区在发展中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理清产业定位,积极推动在集聚区内发展上下游产业、重点企业配套产业,产业链逐渐完备,开始或已经形成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强化。
3.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围绕产业集聚区内的龙头企业建设,各地政府一是盘活存量,二是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就是从区内骨干企业中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广、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将其打造成支撑发展的行业龙头企业。扩大增量就是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直接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入驻。2010年以来,河南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平台,通过实施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系列措施,结合各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的步伐,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电子信息、印刷包装等多个行业,一批龙头企业加速成长起来。同时,富士康、嘉里集团、华晨汽车、福建恒安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纷纷入驻产业集聚区。1—11月,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45个,占全省的52.4%,完成投资2244亿元,占全省的52.6%。全年累计引进项目3230个,到位省外资金1854.9亿元,占全省总量的70%以上。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家用空调等583个项目开工建设,中铁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0台(套)盾构机等246个项目建成投产。
4.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为主导,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内核。目前,河南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在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工艺陶瓷、冶金、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汽车配件等许多行业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已形成了郑州百万辆汽车、洛阳动力装备、中原电气谷、周口鞋业、鄢陵箱包等一批重大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超过40个,完成投资超50亿元的集聚区超过20个。以临颍县为例,该县将休闲食品作为主导产业,瞄准闽商开展针对性招商引资,目前已入驻食品及配套项目43个,实现产值35亿元,比重达73%,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休闲食品基地之一。内黄县则依托产业集聚区,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吸引了国内多家知名陶瓷企业,引进了总投资50亿元、建设50条陶瓷生产线的陶瓷项目,目前20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2010年实现产值30.2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
1.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平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但是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一些产业集聚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园区,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一些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则由于起步晚,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个别园区甚至尚未入驻项目。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有39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足10亿元,此外,还有8个产业集聚区没有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数据。18个省辖市中,一些地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市,其中,洛阳、安阳、鹤壁、新乡、三门峡、商丘、信阳和周口8个省辖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快于全省,三门峡市、商丘市和周口市分别高于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4.8、15.7和10.2个百分点。在同一地市,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不尽平衡。以南阳市为例,2010年1—9月份基础设施投资最多的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近10亿元,最少的南召县不足2亿元,工业项目完成投资最多的西峡县超过30亿元,最少的南召县不足3亿元。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且大多数集聚区内所承载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及配件加工、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有一些电解铝、钢铁等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0年1—9月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总产值为7438.04亿元,占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其中,工业总产值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这样一种仍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径,必然导致区域产品以低端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并且制造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严重制约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聚区内往往存在着一个或两个明显的主导产业,其产业关联性强,带动能力高,并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在2008年河南省初步确定的175个产业集聚区中,具有明确定位的产业园区有23个,其余的均为综合型的集聚区,占总数的82%以上,它们多是在各个县市现有的工业园区基础上形成的。当前,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一部分集聚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基本有了明确定位,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布局分散。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有的产业集聚区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没有围绕特色、围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和企业,企业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往往是以“堆”代“群”。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缺乏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1]。总的来说,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过短,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产业集中度较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4.创新驱动力不足。由于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处于筹建阶段,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大多没有与科技服务产业相关联,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低,产业治理结构落后、缺乏交流和互动,没有形成地区创新机制,产业集群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企业实力不足和外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有能力斥巨资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和投产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总体上看,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河南而言,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断增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面临严峻的形势。
(一)产业集聚区发展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
1.从国内来看,区域经济多元竞争格局正在形成。近两年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中西部多个增长极格局正在形成,周边省市竞相发展、相互赶超的竞争格局趋于强化。由于均处在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资源、产业、企业、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的争夺日趋激烈;而河南工业在国内产业链上处于前端环节,产业延伸不足,产业附加值偏低,面临着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与地区向制造业的回归,以及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因此,河南产业集聚区面临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任务更加艰巨。
2.从省内来看,产业集聚区间的要素争夺逐步强化。当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之间的互补逐步强化,但彼此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甚至趋于白热化。其中,180个产业集聚区确定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纺织、有色等。据不完全统计,主导产业涉及机械制造、装备制造的有80余个产业集聚区,占产业聚居区总数的40%以上;涉及食品工业的将近70个,占35%以上;涉及化工产业的有30个左右,占15%以上;涉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有10个以上,占10%,产业集聚区存在较为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的产业同构带给河南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压力无疑是巨大的,首先是招商引资上竞争激烈,为争抢沿海转移产业项目,各地出台了形式各样的招商引资政策及优惠措施,而为了吸引同一个项目,各地竞相出台更优惠政策;其次,在原材料和市场的争夺上也将进一步加剧。
(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持续增强
1.高端生产要素积累普遍薄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掌握高端生产要素才能在全球价值链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由于受思想观念和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河南各地的产业发展长期以来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路子,专注于发展传统产业,产业园区内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及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积累方面普遍比较薄弱。目前,支柱产业高端人才相对不足,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储备不足,技术装备更新速度慢,高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新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高。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中,高端生产要素积累薄弱将直接导致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资源与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十二五”时期,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能源原材料供应、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正成为全球性问题,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无疑面临着更大的节能减排、能源资源保障与环境保护压力。目前,困扰河南各地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要是土地、资金等问题。土地的利用指标非常有限,土地制约已成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最大瓶颈。而资金约束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难题,尤其是对一些新建产业集聚区而言。尽管各产业集聚区都建立了自己的投融资平台,但不少投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并不十分顺畅,融资能力也较为有限[2]。同时,基于发展压力,个别产业集聚区存在盲目扩张、项目盲目引进的现象,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也是凡来即接,势必进一步挤占全省有限的环境容量。
3.体制性障碍亟待破解。关于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职权,河南各地政府做法不一。有的集聚区成立了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分工比较明确,对入园落户的项目与企业全面推行“全程服务责任制”;有的集聚区基本上是当地政府代管,缺乏职能明晰的管理委员会来独立行使园区经营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功能;有的集聚区尽管也组建了类似于管理委员会或办公室的部门,但无专职工作人员,而由其他政府部门的干部或工作人员兼任或由其他部门借调而来,工作人员不够稳定,不能为企业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有的集聚区也建立了管理委员会,也有若干工作人员,但当地政府没有赋予管理委员相应的职权,一些具体的事务需要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如财政、税务、规划等协调,如果协调不顺利,就难以提供企业需要的“一站式服务”[3]。总体来说,缺乏管理人才,存在职能交叉、协调不力、效能不高等问题,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三、加快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竞争格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产业新型化程度
发挥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强力推动集聚区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战略支撑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发展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提高产业新型化程度的着力点,就是要积极发展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坚决推进现代产业改造升级优化,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先导产业,加大高新产业项目招商投资力度,提高产业价值链层次,构建新型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努力实现发展方式从“点式扩张”向“链式发展”的转变
要强力推动集聚区产业及企业从“点式扩张”向“链式发展”的转变,以链式发展方式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产业链,要坚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重点向产业链下游突破,促进企业从上游初级加工向下游深加工和精加工转变升级,从分散的、单一的、互不相关联的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制造产业链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转变升级。
(三)根据产业集聚区的不同特点实行差别政策
针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创新与制度创新。由于各个产业集聚区所处的区位、拥有的资源、发展的阶段、面临的制约等均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政策措施,避免由于相互竞争降低入驻项目的质量,否则,180个产业集聚区容易陷入新一轮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中,短期内可能速度很快,但长期看可能会延续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有些产业集聚区来说,传统产业规模比重大,产业转型升级任务更加繁重,短期内速度慢一些,才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长期看更能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这种传统产业比重大的产业集聚区,省里应拿出一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与政策优惠,促进产业转型。
(四)切实转变对产业集聚区的考核方式
以营业收入、建成面积、投资强度、税收等为主的考核方式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期是可以的,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适时转变到以质量指标为主的考核方式上来,要提高增加创新能力、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研发投入、专利量等指标的权重。当前公布并执行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单位权重》中,数量型指标明显偏重,营业收入20%、税收收入15%、建成面积20%、投资强度15%四项指标合计占70%,而两项环保指标各占仅5%,科技创新指标仅一项,权重10%也偏小。产业集聚区发展完全单靠这一个考核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新型化程度、转变发展方式。因此,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应随着集聚区建设的发展进度适时调整,应分阶段分别设定不同发展建设阶段的考核指标。在起步阶段之后应提高能耗和排放等质量指标、高新企业营收比重指标的权重,降低当年新增建成区面积指标的权重,同时补充进去一些新的指标,如高科技和新兴产业项目比重、科技创新能力的研发投入、专利量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指标,以确保产业集聚区建设沿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路径展开,真正成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平台。
(五)尽快出台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由于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现行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有的集聚区为达标难免会放宽对引进产业项目的选择标准,只求大,只求快,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而且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大项目被引入产业集聚区。这不仅挤占了已经很紧张的环境容量,增加了节能减排达标的难度,还继续加重河南产业结构失衡状况,影响全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新型化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实现。对此,河南有必要根据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发展需要,尽快出台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限制低水平传统产业、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对于新兴产业项目、自主创新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升级项目给予更大的支持,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各地应根据区域资源优势、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规划、产业发展基础等情况,对不同产业集聚区的入驻项目进行审核与筛选,避免入驻项目过度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于偏离区域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全省产业布局。
(六)注重完善产业功能要素和城市功能要素
增强产业集聚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产业功能要素和城市功能要素。完善产业功能要素:一是生产制造产业链环节的配套完善,新投资项目应填补完善产业链空白的重要环节;二是构建、完善直接为生产制造环节服务的配套产业,即拓展产业领域,又提高生产制造环节效率。完善城市功能要素:一是完善集聚区的生活服务功能要素,改变集聚区的单纯工业生产功能;二是完善集聚区的经济服务功能要素,为集聚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1]杨贞,李剑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31-35.
[2]栾晓龙.产业集聚区成长烦恼[N].大河报-大河财富,2010-08-10(10).
[3]白小明.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政府配套服务问题探析[J].经济视角,2010(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