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和爱心的梦想——科技专家胡文龙、林崇德写真

2011-04-17丁红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养猪秸秆饲料

文|本刊特约记者 丁红华

这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就这样一直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默默支持着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用自己的爱心关爱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草粉饲料:“白色农业”创新之举

经过8年拼搏,胡文龙教授创造性地应用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避光厌氧发酵等新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处理,使之成为具有较高营养水平的“乳酸菌草粉生物饲料”,既满足猪生长的营养要求,又符合国家养猪标准,而且能节约粮食25%~30%左右,降低饲料成本15%~20%以上。

胡文龙、林崇德夫妇,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同年不同月生,一位在上海,一位在浙江温岭;生活的机遇,使他们成了品学兼优的高中同学,且同为1956年高校毕业,一是南京工学院,一是上海师范学院;同时担任了人民教师,一是在南京留校任教,一是分配至南京铁路运输学校任教。也就是在新中国诞生不久的那个火热的年代,他们的爱情也伴随着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南京整整生活了30年后,1986年他们又一同被调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一位在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从事科研工作,一位在深圳市电子技术学校任教。有趣的是,1990年他们一同退休,11年后一同投身深圳关心下一代事业,现在他们俩同时担任深圳市教育局关工委委员、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

说起胡文龙夫妇科研报国之事,话就长了。

秸秆的利用历来是中国农业领域里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秸秆养猪,过腹还田”更是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追求的梦想。中国已有十分成熟的在全国普遍推广使用的秸秆青贮饲料养牛技术,但此法不能用来养猪,因为猪是单胃动物而非食草家畜。中国是世界养猪大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养猪头数就占世界的40%以上,每年消耗大量粮食(1吨猪肉要消耗4吨粮食)。中国人均占有粮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传统农业承受着巨大压力。邓小平曾指出:“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又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一名科技干部,本着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特区创新精神,胡文龙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下决心对“秸秆养猪”这个世界性难题进行研究探索,1990年11月因病退休后依然刻苦钻研生物技术。他的这一决心基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的科学论断:“农业将引发第六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就是未来大农业的新构架——‘白色农业’的兴起与发展”。“白色农业”概念产生于中国,学界的界定是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型资源扩展到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

胡文龙发表的第一篇研究论文是《草粉生物饲料的研制》(见《饲料工业》1993年第7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1年,他与香港BCC银行副总王乙合作开办美德(惠州)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受到当时惠州市林树森常务副市长(后曾任广州市委书记、贵州省省长,现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会副主任)称赞和支持。1994年和199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两次发文,下达关于在广州军区和后来在全国五大军区试验推广草粉生物饲料养猪技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力支持下,经过8年拼搏,胡文龙教授创造性地应用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避光厌氧发酵等新技术,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处理,使之成为具有较高营养水平的“乳酸菌草粉生物饲料”,既满足猪生长的营养要求,又符合国家养猪标准,而且还能节约粮食25%~30%左右,降低饲料成本15%~20%以上。

1995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中国国家农业部联合在广东省湛江市召开“第二次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国际会议”,共有87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会,胡文龙教授应邀在会上作了《草粉养猪的研究》专题发言,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总代表库瑞希博士的高度评价,认为这对世界和人类都是个重要贡献。

同年11月30日,该项目在广州举行广东省省级鉴定,来自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军区军事医药研究所以及山东、江西、湖南等地的张檵、陈剑儒、周小燕、黄诗旦、傅家瑞等11位多学科专家和教授,鉴定结论一致认为:乳酸菌草粉生物饲料的研制成功,是在传统青贮饲料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中国利用秸秆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在同类产品中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建议进行工业化生产,以适应饲料工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值得在中国广大农村推广使用。

1996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草粉生物饲料制作剂研制成功》。同年5月5日,该项目参加北京首届中国饲料工业博览会,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国家专利局、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国家饲料监察中心、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村科学院、国家科委科技信息综合处等单位领导与专家的赞誉。

该项目1992年8月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4年后即1997年1月获颁《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92109133.8),并在第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牌。199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农副业技术推广会”上,广州军区后勤部军需部推广应用草粉生物饲料养猪技术,获全军“农副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周玉书中将特为此题词:“草粉饲料节粮省钱为民造福”。

20多年来,国家发明专利“以草秆制备的饲料”研制和在全军、全国湖南衡阳、山东泰安、辽宁沈阳等地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应用乳酸菌草粉生物饲料养猪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节约粮食,增加畜产品,同时还可减少焚烧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每年大量的猪粪不但可制造沼气作燃料,还可为农田提供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改良土壤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件利国利民、有利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输血变造血:推广成果致富农民

输血只能应急,造血才能脱困。2004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文龙教授在爱人林崇德的全力支持下,决定将这一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和社会。由此,胡文龙、林崇德夫妇在各界的支持下,开始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推广活动。

先是联合深圳老同志邹志钰到湖北省宜昌市创办秀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办饲料厂,开养猪场,使当地生猪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实现了增收。2005年,联合有关部门在广西贺州建立饲料养殖生产基地,成效显著。胡文龙夫妇科技报国的义举,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同年8月胡文龙被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聘请为理事会理事。2006年,胡文龙夫妇扶持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残疾女士黄翠云开办循生生物饲料厂,建起循生生物饲料养猪实验基地。

2007年,深圳市职教部门组成科技扶贫考察组,对紫金当地推广秸秆生物饲料和发展养殖进行调研,认为这是培训农民工回乡务农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一个造血工程。2010年10月,在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农业厅等部门的支持下,他们积极组织力量在贵州省都匀市建立占地2万多亩的大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力争使之成为全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实验基地、培训基地和推广基地,目前该项目已申报到国家科技部。

近期,胡文龙、林崇德撰写了科研论文《“白色农业”是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等,正在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他们在论文中指出,农业所引发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已经到来,它的主题是“三农”问题,如何组织、领导好这次农业产业革命,是摆在当今中国一个很深刻、战略意义重大的伟大课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富裕程度和促进农业现代化——高效现代生态农业……他们呼吁,全国各界有识之士都积极来关心支持中国农业的发展!

大爱行动:关怀后人奉献爱心

凡成大爱事业者往往执著、忘我。

这正是胡文龙、林崇德夫妇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自从开始关爱事业,老夫妻十年如一日基本没有休息日,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如今,夫妇俩不仅是深圳市唯一一对拥有8000小时的五星级义工,还是深圳市第六届关爱行动中“十大最具爱心家庭”,多次荣获深圳市、广东省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他们资助几十个贫困孩子上学、培养学生党员等事迹,早已在社会各界传为佳话。

看到全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失学,心痛之余胡文龙、林崇德夫妇产生了一个想法:做一件别人从未做过的助学行动,以期引起全社会关注。

从2006年起,他们开始四处联络,得到国家民委支持,终于在2008年3月实现了资助56个民族孩子上学的愿望,两位老人每年为每个孩子资助300元生活费。

为了孩子,夫妇俩约定:十年不添新衣,不去超市买贵的蔬菜、水果,吃最便宜的,生活更节省一点。于是,他们有了“鹏城知心爷爷奶奶”誉称,他们的手机电话是“孩子热线”,看到孩子们在关爱中健康茁壮成长,他们感到人生莫大的快乐。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曾聘请胡文龙、林崇德夫妇担任关心下一代的负责人,他们在此岗位兢兢业业工作了10年。这里的业余党校是深圳市的先进单位,两位老人协助校党总支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块阵地在两位老人的守护下,从2003年起,校党总支发展了25名学生党员,受到各界好评。

“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就是国家和社会的希望”,这就是两位老人关爱之举的精神源泉!

……

这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就这样一直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默默支持着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用自己的爱心关爱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猜你喜欢

养猪秸秆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养猪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