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道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2011-04-17林晓峰林武昌

闽台文化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漳州文化

林晓峰 林武昌

黄道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林晓峰 林武昌

为弘扬漳州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为国情教育、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形象的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新时期漳州人文精神的塑造,应加强对优秀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厚重的历史中追溯漳州人文根脉,着力打造本土文化名人的响亮品牌。黄道周是漳州引以为傲的文化巨子,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玉洁松贞的品质人格和丰硕的学术成就,在漳台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尝试从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对黄道周文化进行探讨,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黄道周文化概述

黄道周 (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漳州铜山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天启二年 (1622)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殉节于清顺治三年 (1646)。黄道周少年立志苦读,博览群书;为官直言敢谏,风骨凛然;明清易代之际受命于危难,舍生取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形成了黄道周文化。

1、黄道周文化的基本内涵。黄道周文化包括黄道周的生平、交游、诗文、书画、经学 (易学)、理学、文艺理论、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军事思想、遗址文物、民俗活动等各个方面。其内核是 “道周精神”,即严谨勤奋、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襟怀坦荡、正直无私的处世风格;忠贞不渝、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崇尚忠义与正气的漳州本土文化孕育了黄道周的赤胆忠心和刚正不阿。黄道周任 “经筵展书官”,向皇帝进呈经传史鉴,别人膝行而前跪讲,他却平步至前站谈。面对阉党的威慑,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凛然的正气,维护师道和人格的尊严。黄道周再三谏劝思宗 “勿用小人”,多次跟皇帝辩论。如崇祯十年 (1637),天下大旱,苛捐重税一仍其旧,黄道周气愤地上疏:“陛下焦灼于上,小民辗转于下,而诸臣括囊其间。稍有人心,宜不至此!”崇祯十一年,黄道周连上三本弹劾杨嗣昌、陈新甲。思宗不但不听,反而骂黄道周 “佞”。黄道周气愤地说:“臣今不尽言,则臣负陛下,陛下今日杀臣,则陛下负臣。”思宗遂大怒,将黄道周降了六级,贬为江西布政司都事,再次赶出朝廷……

黄道周族谱自序

黄道周像

多次丢官入狱,黄道周饱受了流离之苦,折骨之痛。然而当清兵打入关内进逼江南,南明政权危如累卵,皇帝昔日的宠臣亲信们都纷纷携囊逃命之时,黄道周却挺身而出,不顾生死组织带领军队跟强大的敌人打仗,以致被俘。高官厚禄动摇不了他,他甘愿一死,为国尽忠。黄道周的这种精神,是漳州人乃至闽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观照下,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黄道周文化的历史地位。黄道周生前,明著名学者、旅行家徐霞客对其推崇备至,誉称其为 “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学问直接周孔,为今古第一”。黄道周殉国后,清张廷玉等人修撰的 《明史》,竟然用了5000多个字为黄道周立传,对黄道周的评价是“文章风节高天下”,连他反对的清朝都为其褒扬,改谥 “忠端”,清乾隆帝笔谕赞其:“黄道周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荩溢于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

漳浦北山道周墓

黄道周秉承漳州人的简朴、勤奋,为官为师都是敝衣粗食,起居饮食极为简朴,对家人及族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同时,在国难当头时又发扬漳州人的执着、坚韧、视死如归的品性,慷慨为国捐躯。黄道周的诗歌既有赞颂美好河山,反映民俗民情,更有哀叹民生的艰难,怨恨朝政的腐败,表现出漳州人爱国、爱乡的赤诚忠肝。所以说,黄道周是闽南本土培育出来的文化巨星,黄道周文化深深植根于闽南漳州本土文化,在明末的政治史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黄道周文化是闽南文化,尤其是漳州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对黄道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是对漳州文化最好的一种传承。

3、黄道周文化产生的影响。黄道周文化产生的影响经久不息。一是黄道周文化是明清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黄道周虽然在朝为官时间不足四年,然而黄道周殉难金陵后,“闻者莫不流涕哀恸”;“留都白昼顿为阴晦”。讣讯传至福建,隆武帝 “震悼罢朝”,特赐谥 “忠烈”,赠文明伯,并令在福州为黄道周立 “闵忠”庙,树 “中兴大功”坊;另在漳浦立 “报忠”庙,树 “中兴荩辅”坊,春秋奠祭。道光四年 (1824),清朝颁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二是道周学派影响深远。黄道周长期执教于漳浦明诚书院,余杭大涤书院,漳州紫阳书院、邺山讲堂、铜山南溟书院等,弟子遍布闽、浙、苏、赣、皖,被称为 “道周学派”,在当时有较大影响。其一生研著甚丰,涵盖理学、易学、史学、文学以及军事、政治、天文、地理,后人辑有 《明漳浦黄忠端公全集》等。他工书善画,诗文俱佳。世人称其文为 “黄体”,书为 “漳浦体”。其书法峭厉遒媚,峻秀不凡,独成一格,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所画山水、松石、人物,气度磊落,英气飘逸,可以说是我国明末深具影响的文化巨子。三是黄道周文化对闽南漳州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漳浦蓝鼎元就称其为 “旷世伟人,全闽师表”。黄道周被列入51位闽贤之一,黄道周殉国后,纪念他的庙宇与祠堂在福建遍地都是。为纪念黄道周,在福州建有 “闵忠祠”,漳浦建有“报忠祠”,厦门建有 “忠烈祠”,东山建有黄子祠、黄忠端公祖祠、忠烈祠等。南京人民为纪念黄道周在他就义的地方集资建造“大忠桥”,桥畔建有 “大忠亭”。改革开放后,东山铜山镇的故居附近建成 “黄道周纪念馆”,新建 “石斋中学”。在漳浦县把黄道周讲学处辟为 “黄道周纪念馆”,新建 “道周中学”等。四是黄道周的精神对台湾的影响更是深刻。据台湾出版 《寺庙志》记载,台湾民众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黄道周的高尚节义,在郑成功时代,就在台湾建庙奉祀,以供千秋景仰。如今台湾淡水、宜兰等地仍有黄道周庙——“晋德宫”,香火十分鼎盛。在台湾的东山黄道周后裔族人,和家乡一样,尊称黄道周为 “黄圣人”,不忘 “石斋故里是吾家”,家中挂有黄道周像,以教育子孙后代不忘本源。台湾黄道周宫庙至今还有台湾同胞为纪念黄道周而撰写的三幅楹联:

仗节死危疆热血未寒半壁河山长饮恨

结缨全大义灵旗来下三台黎庶沐余辉

忠烈壮千秋只今庙貌峥嵘何处是逊清宗社

雄心在故国到底江山无恙今人想大汉威仪

助龙驭以启疆想当年事功彪炳

顺烛津而建庙愿斯世灵爽召回

台湾助顺将军庙

二、黄道周文化的保护现状

1、整理校刊逐步推进。黄道周著作的整理校刊工作,事实上在其生前即已展开。尤其是他就义后,门人弟子担心其文章湮没无闻,多方收集其著作,计有洪思编 《石斋十二书》196卷、《黄子文集》约88卷、郑亦邹编 《黄石斋先生集》50集,并有年谱、传记多种。《四库全书》收录其经传九种及 《榕坛问业》,《续修四库全书》、《四库禁书丛刊》等大型丛书皆有收录。2006年,漳浦县博物馆整理出版 《黄漳浦文集》。

黄道周文化研究部分成果

2、学术研究逐渐深入。“历来研究黄道周学术思想的,主要有清代 《四库总目提要》、黄宗羲 《明儒学案》,本世纪 (20世纪)40年代的容庚 《明代思想史》、李兆民《明清福建理学诸家之概况》。80年代的侯外庐主编 《宋明理学史》、衷尔钜 《黄道周与刘宗周哲学思想比较》、90年代初的高令印等 《闽学概论》、廖名春等 《周易研究史》等等。”(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第6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近年来,黄道周研究又有了新进展,“1979~ 2008年共有219篇相关文章,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88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经过筛选,去除重复篇目及其他可不列入研究范畴的文章,共有48篇是以黄道周为主要论述对象或主要论述对象之一”,(郑晨寅 《黄道周研究现状述略》,《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3期)涉及史学、书画艺术、思想、科技、文学及新闻报道、趣闻轶事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召开的黄道周研讨会主要有三次,每次都形成了论文集:1985年3月漳浦县召开纪念黄道周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汇编有 《黄道周研究论丛》;1995年3月东山县召开纪念黄道周诞辰4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后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道周研究文集》,这也是国内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黄道周研究文集;2006年11月福建省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在漳州召开黄道周学术研讨会,会后由崇文书局出版 《黄道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漳州城市职业学院、东山图书馆都分别增设了 “黄道周研究室”,对黄道周文化进行研究。

3、书画作品倍受推崇。在明代众多的书画大家中,黄道周也是独树一帜,成就卓著,真行隶草,各体兼能,峭厉方劲,俊秀不凡,并敢于破禁立异,自成一格,有 “黄漳浦体”之称,与当时另一个著名革新派书法家倪元璐齐名,被誉为 “南黄北倪”。遗世作品包括卷轴、册页、扇面、匾额、楹联、碑铭,甚至包括手稿、尺牍、题识等,多数收藏在北京、浙江、辽宁、上海、天津等地的博物馆、图书馆、文物商店、纪念馆中,并有大量作品散落民间和海外。厦门大学侯真平教授曾对150件今存书迹、81件前代行世书迹及27幅绘画作品进行考述。近年来,黄道周书画真迹不断受到推崇,成为收藏热点。黄道周的一幅尺牍经中央电视台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金运昌鉴定价值为20万。2006年,香港 “嘉德秋拍推出的黄道周草书五言诗以100.8万元成交。”(《中国证券报》2008-03-24《晚明书法作品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黄道周画

书法扇面

4、遗址保护逐步展开。黄道周是集忠贤、学者、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巨子,其足迹、文物遍布多省。早年的读书处东山铜陵鹰石洞、云山石室及历代石刻保护相对完整。东山黄道周纪念馆,建于明代崇文书院原址之上,黄道周童年曾就读于此,1988年竣工开馆,1996年设黄道周史迹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漳浦县黄道周讲学处 (即东皋书舍、明诚堂)及天地盘保存较好,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建为“黄道周纪念馆”。位于漳浦北山演武亭,修建于清朝的黄道周、蔡玉卿墓及别驾毛玄水、司马赵渊卿、中书赖敬儒、中书蔡时培四君子墓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云山石室读书处

漳浦东皋书院

5、道周精神的传承弘扬。东山道周公园、南京 “大忠桥”、漳浦道周中学及石斋楼、东山石斋中学和道周路等就是以黄道周来命名的。此外,《榕颂》等文章成为书画、石刻、木刻等多种艺术的主题或内容。黄道周事迹还被改编为地方戏曲及剧目、连环画等,如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先生曾在1958年为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剧团编写剧本 《黄道周》;漳州戏剧家陈开曦先生也编写有芗剧《黄道周》;方舟子先生著有历史随笔 《黄道周之死》;何重印、黄灶顺等先生编绘了连环画 《黄道周》。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宣传、普及黄道周文化的重要载体。东山、诏安把纪念馆开辟成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内外观众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其中东山黄道周纪念馆还被评为 “福建省十大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教育改革,漳州、漳浦、东山等地编写乡土教材、开发校本教材 《道中人学道周》、编演话剧、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结合黄道周纪念活动,出版 《黄道周纪念册》等。2007年11月17日~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名家作品邀请展,展出273幅从全国26个省市,近700名知名画家中遴选出来的作品。结合姓氏研究活动,对黄道周家族源流进行梳理,开展寻根谒祖活动,并出现网络纪念馆、博客等。

有关黄道周的一些文学作品及部分文史资料

另外,台湾黄道周文化保护与开发也取得一定成就。台湾黄道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叶英先生著有 《黄道周传》;台湾大通书局1987年选编出版了 《黄漳浦文选》6卷,为 《台湾文献丛刊》第8辑第137种第15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中国历代思想家》丛书之14辑 《高攀龙、刘宗周、黄道周、朱之瑜、黄宗羲、方以智》一书有黄春贵先生之 《黄道周》部分,介绍其生平传略、学术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在论文方面,《福建文献》 (台北福建文献杂志社第5期,1969年3月)有拙园先生(黄天爵)的 《“三比”和 “七不如”的黄道周》,该文就蔡世远的 “三比”之说引申展开,引述史料,论析邵雍、李纲、文天祥三人与黄道周的相同之处,继而分述黄道周 《三罪四耻七不如》疏中所自称 “七不如”的十一人事迹,以证其言。第9期(1970年3月)影印刊布张式玉先生珍藏、提供的 《黄道周奏稿真迹》;由于排版错位的原因,又于第10期 (1970年6月)发表 《黄道周奏稿真迹补正》,并附表文 (即《圣安皇帝登极表》及 《唐王劝进表》,见《黄漳浦集》卷八);第4卷第1期 (即总第13期,1971年3月)又影印刊布了张式玉先生所藏 《黄道周公泛洞庭引真迹》(《黄漳浦集》中未收)。林庆彰先生有 《黄道周 〈儒行集传〉及其时代意义》一文发表于1995年12月台北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近年来台湾有不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即以黄道周为研究对象,如韩学宏 《黄道周经世思想研究》(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3年,导师董金裕),廖益贤《黄道周书法之研究》(文化大学历史研究所,2001年,导师李郁周),赖晓云 《从黄道周书 〈孝经〉论其书法艺术》(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2004年,导师傅申),杨智任 《黄道周 〈孝经集传〉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2004年,导师郑卜五)等。台湾还从姓氏族谱、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的角度对黄道周文化加以保护和开发,使黄道周文化在台湾拥有较广的群众基础。当然,还有大量资料我们未能收集到,只能间接得知于网络及师友。

三、黄道周文化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黄道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黄道周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体现在研究专著的出现、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与规模的扩大、论文数量的增长等等。但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少全面而长远的研究规划,专门的研究人员屈指可数。黄道周的著作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整理、点校、出版,对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说,较难获取这些资料,是黄道周文化研究的一个瓶颈问题,直接制约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出现不少研究文章陈陈相因、乃至以讹传讹的现象。黄道周诗文的研究比较薄弱,对其丰厚的经学成就 (特别是造诣最深的易学)更是应者寥寥。

2、文物保护形势严峻。漳州本市的遗址,如黄道周故居、父母墓、祠堂、八卦“未既坛”、邺山讲堂、紫阳书院等重要文物急需采取措施给予保护或复原。零星分布的平和大峰山读书处、王文成碑刻、天湖堂 “月到风来”巨匾、山格慈惠宫 “白云深处”牌匾,诏安五通宫里 “正位居体”横匾,龙海白云寺、漳浦青龙寺、灶山张氏祠堂等相关遗址遗物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福州华林寺、文庙,武夷山茶洞等遗址及省外遗迹的保护急需加强。

诏安五通宫题匾

黄道周父母墓地上盖高楼

3、文化开发不够科学。目前,黄道周文化的开发力度太小,投融资渠道单一,缺少规划,主题挖掘不足,而且缺乏必要的科学指导。如东山黄道周文化公园要补充必要的人文内涵,表现不出精神气质的塑像要更新。部分保护和开发的预留地出现被占用的现象,甚至出现明诚堂对面的祠堂被废除盖楼的现象。铜陵黄道周故居与关帝庙、宝智寺的文化融合与挖掘有待加强,体现闽南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和谐共处的特色挖掘不够。

用水泥修葺的石洞

四、黄道周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黄道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可从其生平、交游、诗文、书画、经学 (易学)、理学、文艺理论、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军事思想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挖掘,打造成漳州特色人文品牌。

(一)夯实基础,整体推进黄道周学术研究

1、先行推进黄道周文献整理。目前黄道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力度,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很不相称,影响其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献的整理滞后,一般研究者难以获取黄道周的文献资料,解读也有一定困难,所以首先要解决文献的整理问题。这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多学科合力进行。邀请全国古籍整理专家、明清史研究专家把研究视野聚焦到黄道周,通过专家向国家争取黄道周文集整理立项,对黄道周的著作进行整理、校注并出版黄道周全集 (包括书法作品集),争取把文献电子版本公布于世,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为黄道周文化研究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黄道周著作

2、召开全国黄道周学术研讨会。影印黄道周各类著作真迹,如书札、奏折、尺牍、书画等,然后发挥各学术领域的作用进行研究。鉴于前三次研讨会的经验与不足,要提高研讨会的档次,扩大研讨会的影响,要提前预约一批著名的研究专家撰写论文,给予充分的时间准备,结集出版黄道周研讨会论文。通过媒体造势,扩大研讨会的影响。争取5年开一次综合性的学术研讨会,中间逐年召开一次史学、易学、书画、文学等方面的研讨会。通过不间断的学术研究,掀起黄道周研究热。

3、成立黄子学研究会。继承清朝李桂馥在 《闽中理学渊源考》提出的 “道周学派”的观点,成立 “黄子学”。结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突出探讨漳州本土文化对黄道周的影响及如何继承和弘扬黄道周的精神。要突出黄道周在经学,尤其是易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召开国际易学研究会,邀请国学专家加强对黄道周的 《易象正》等著作和漳浦 “天地盘”的研究,把漳州打造成为国际易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天地盘

《易象正》中之《天方图》

4、设立黄道周文化研究所。依托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把黄道周研究室升格为黄道周研究所,落实人员编制和配套资金,尽快出版 《黄道周研究资料选编》,把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打造成为黄道周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在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闽台文化交流》、《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等刊物上设立黄道周文化研究专栏。并争取创办黄道周文化研究专刊,为广大研究者提供黄道周文化研究的平台。

(二)加大投入,尽快加强黄道周文化保护与开发

1、加快黄道周遗址保护。加强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漳浦明诚堂、黄道周墓的保护,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保护。邀请专家对黄道周故居进行设计恢复,并把故居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争取各级保护文物保护资金,加强对福州黄道周 “闵忠”庙和 “中兴大功”坊,父母墓,东山祖祠、邺山讲堂、紫阳书院等进行修补或复原。邀请专家,考察东山黄道周文化与关帝文化、禅宗文化融合的现象,挖掘闽南儒释道一家的特色,着重从关羽、黄道周都喜好 《春秋》中挖掘思想内涵,突出挖掘关帝庙中黄道周题写的楹联的内涵,促进东山黄道周文化的科学保护与开发。加强对分散在各地的读书处、讲学处的保护,结合当地的旅游开发,提供黄道周文化相关内容,增加当地景点的文化内涵,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明诚堂断碑

杭州大涤书院遗址

黄道周抗清路线图

翰林院遗址

2、开发黄道周文化旅游线路。大力推广以黄道周为主题的旅游文化品牌,对各地与黄道周有关的史迹及纪念场所进行有计划、成系统地调研、整理、开发,配套开发文化产品,并对春秋奠祭黄道周等纪念黄道周的相关民俗活动进行保护、开发、提升、推广。东山铜陵纪念馆、故居、东门屿读书处与东山滨海旅游、关帝文化游等结合起来,漳浦道周墓、讲学处与漳浦其他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黄道周文化主题游。邺山讲堂、江东桥、云洞岩也可以开发成一条旅游路线。结合江西、安徽旅游资源开发黄道周抗清路线游。结合两岸 “三通”,开发漳州—澎湖—台湾海峡黄道周文化游等。

乡土教材

詹事府示意图

3、建造黄道周文化标志性建筑。在漳州市区、漳浦、东山等地高速公路入口处或市区入口处建立大型黄道周塑像,打响黄道周文化品牌。道光四年 (1824)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所以要大力推进各地文庙增加黄道周文化内涵,在福州、漳州文庙设立黄道周雕像,恢复漳浦 “报忠”庙与 “中兴荩辅”坊。

纪念馆

4、进一步弘扬保护道周精神。结合城市规划,用黄道周的名、号等命名一批新街区、道路、学校、村落。结合教育改革,使黄道周文化进乡土教材、进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未成年人学生参观黄道周遗址,瞻仰黄道周纪念馆、祭扫黄道周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拓宽思路,结合产业运作提升黄道周文化内涵

1、成立黄道周书画院。目前,黄道周书画保护工作开展得较到位,下一阶段,可在收集、整理、解读其作品的基础上,对其书画成就作一个较全面的总结,归纳出黄道周独特的书画成就及其在书法史、美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在漳浦黄道周讲学处旁边预留的6亩土地上建立黄道周书画院,与明诚堂融合在一起,开发成黄道周文化中心。

黄道周文化中心规划模型 (漳浦)

读书处石刻

黄道周印石

2、展现黄道周的爱石情结,挖掘漳州玉石文化内涵。漳州厚实的玉石文化培养了黄道周一种超脱的审美眼光,锻炼了他鲜明的秉性坚贞,他对石头情有独钟,自号 “石斋”、“石吏”、“石道人”、“漳海石人”、 “石斋居士”等,为妻蔡玉卿配字“润石”,在云山石室、鹰石洞读书,在《铜山石室记》、《石头吟》等诗文、书法中表露他的爱石情怀,并对石有着精辟见解:“石者,天下伟林也!其精确瑰致,以御君子;其博笃安忍,以御小人。自仞壁而下,拳拳而上,天下之求成立者,皆取之矣!以为易与而取之,以为易取而去之,石卒叽然无所复言。故天下之有道者,莫如石也!”他以石为号,写石入文,采石设教具,旅外宿石洞等等,无不体现出他刚正磊落的高尚品格和如石坚定的顽强意志。要结合漳州玉石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挖掘黄道周的玉石文化思想,展现漳州玉石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漳州玉石文化产业魅力。

3、结合传媒产业,弘扬道周文化。建立南明影视基地,在闽台影视基地开辟黄道周文化影视基地,拍摄黄道周大型电视剧和电影。开辟央视黄道周专题栏目,推动漳州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提供相关资料,进行相互合作,在 “百家讲坛”开辟名人名家讲黄道周文化系列节目,在 “鉴宝”栏目开辟黄道周书画鉴定节目,在 “发现之旅”栏目开辟黄道周生死之迷系列专题节目。在网络建立黄道周文化网,促进黄道周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弘扬道周精神。

(四)发挥对台优势,加强两岸黄道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1、举办海峡两岸黄道周研究对接活动。台湾黄道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中大部分论著在大陆很难找到。而台湾从事黄道周研究的,都非常迫切需要到大陆,特别是到漳州来实地考证与调研。加强两岸学术对话,发挥资料互补、课题合作的作用,推进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打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局面。

2、开展海峡两岸黄道周民俗文化活动。人们视黄道周为神,在武夷山建庙崇祀。乾隆年间,有黄姓移民奉其香火入台,在艋舳竹巷尾建小庙供奉。台北市康定路也有助顺将军庙,专祀黄圣人。可以开展 “助顺将军”回漳巡游活动,组织漳州黄道周文物到台湾展览,扩大黄道周文化对漳台人民的影响。以江夏黄氏源流研究会为平台,推进海峡黄氏族谱对接、祠堂对接,增强台湾黄氏特别是黄道周在澎湖的后裔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台湾供奉的黄道周神像

3、挖掘黄道周 “崇榕”内涵,弘扬海峡两岸榕根文化。闽台两岸有着 “奇特有趣的崇榕文化”,村村有榕树,“无榕不成村”,红白喜事都要用到榕枝,居家几案或博古架上摆着榕树盆景,视榕为团圆、发达、长寿、吉祥的象征,甚至把榕树敬奉为神。黄道周进一步把榕树当作人伦表率而大加赞赏,勉己教人要学习榕树“弃细从大,实有所学,四季常青,立身坚确”之品格,把讲学处命名为 “榕坛”,仿屈原 《橘颂》文体写下的传世名篇 《榕颂》。要结合漳州花卉产业,进一步凸显花博园海峡崇榕特色,开发更多榕树盆景,弘扬崇榕文化,增加花卉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层次。黄道周还留下很多松、竹、兰等作品,也是进一步充实花卉产业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

笔者按:最近,黄道周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了新进展,举要如下:首届海峡两岸黄道周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6月在东山县成功召开;由翟奎凤校理的黄道周易学著作 《易象正》已于2011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在2011年12月北京匡时秋拍夜场 《风标独异——晚明五大书家作品专场》中,黄道周多幅作品深受买家青睐,其中 《五月江涛送远人册》拍出人民币1000万元。

黄道周书法真迹《榕颂》

参考书目:

1、侯真平:《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第6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明洪思等撰,侯真平、娄曾泉校点:《黄道周年谱·附传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3、赵毅、林凤萍主编:《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郑威编:《黄道周墨迹大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5、龙西斌、余学群主编:《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黄道周卷》,荣宝斋出版社,1994年。

7、马琳、邵捷:《黄道周》,台湾石头出版社,2006年。

8、漳浦县黄道周诞辰四百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委员会编印:《黄道周研究论丛》,1985年。

9、孙英龙主编:《黄道周研究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黄剑岚主编,《黄道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崇文书局,2006年。

11、清郑方坤编,陈节、刘大治点校:《全闽诗话》,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清蒋垣:《八闽理学源流》。1981年福建省图书馆誊印本。

13、王蘧常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全》。

14、张善文:《历代易家与易学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杨海英:《洪承畴与明清易代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16、叶英:《黄道周传》,大明印刷局,1959年。

17、[日]福本雅一《明末清初》(二集),同朋社,1993年。

18、王寿南主编,傅武光、古清美、黄春贵等著:《高攀龙、刘宗周、黄道周、朱之瑜、黄宗羲、方以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新一版。

19、陈寿祺原编,王文径重编:《黄漳浦文集》,国际华文出版社,2006年。

20、陈开曦:《陈开曦剧作选》,福建省艺术研究所、漳州市戏剧家协会编,闽报刊字00123号,1993年。

21、何重印等编文、黄灶顺绘画:《黄道周》,福建美术出版社,1997年。

23、方舟子:《江山无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漳州府志、龙溪县志、漳浦县志等。

责编:吴文文

林晓峰,漳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林武昌,中共漳州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猜你喜欢

漳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首个妇女组织在漳州成立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谁远谁近?
漳州岱仙岩仙祖信仰初探
漳州蕉园
小嘎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