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2011-04-16杨建伟张富强朱海明韩慧杰白惠娟
杨建伟,张富强,李 鹏,闫 瑾,朱海明,韩慧杰,白惠娟
(河南省肿瘤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是宫颈癌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及准确的临床分期是制定综合治疗策略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或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影像资料,旨在探讨18F-FDG PET/ CT在宫颈癌诊断及评价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年龄29~78岁,平均(48.9±12.6)岁。鳞癌54例,腺癌6例。组织分化:高分化18例,中低分化15例,低分化27例。所有患者均在本中心行PET/CT检查,其中11例行两次以上PET/CT检查。
1.2 显像方法
60例患者均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PET/CT仪为美国GE公司Discovery STE型。18F-FDG由美国GE公司MINItrace回旋加速器及自动合成系统制备,放化纯>95%。显像前患者空腹6h以上,平静状态下经三通静脉注射18F-FDG 259~444MBq,患者暗室内平卧休息40~60min,排尿后行PET/ CT检查,显像包括CT扫描和发射扫描,发射扫描4min/床位,CT扫描条件:电压140kV、电流160~200mA、螺距0.75、球管单圈旋转时间0.8s。图像重建方法采用有序子集最大值期望值迭代法(OESM)。将PET图像和CT图像传送到Xeleris工作站进行图像对位融合。
1.3 图像分析
所有PET图像、CT图像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最终形成的PET/CT图像由3位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 [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分析,共同讨论决定最终的结果。SUV均经3次以上勾画感性区(ROI),由计算机工作站自动计算,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2 结果
60例宫颈癌患者中,所有原发灶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或穿刺活检术取得病理组织),转移灶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影像学检查而定。18F-FDG PET/CT显像阳性34例,真阳性32例,其中11经穿刺活检术取病理证实,21例由影像学检查随访确诊;假阳性2例,1例为腹膜后良性结节,1例为右髂窝淋巴结增生,2例均在预行125I粒子植入术前穿刺病理证实。18F-FDG PET/CT显像假阴性3例,2例在行PET/CT显像后1周内行全身骨显像发现多处骨转移病灶,1例高分化腺癌,Ⅰa1期(间质浸润深度<3mm,水平扩散≤7mm);真阴性23例,经各种影像资料回访(回访时间大于6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灶。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病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32/35)、92.0%(23/25)、91.7%(55/60)、94.1%(32/34)、88.5%(23/26)。宫颈癌原发、复发及转移病灶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SUV为4.6±1.8(2.3~11.0)。
7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未经任何治疗,未明确分期及决定治疗方案行PET/CT检查,PET/CT发现原发宫颈部位6例,阴性1例(术后病理证实高分化腺癌),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性为85.7%(6/7)。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双肺转移1例,与近期增强CT扫描结果相符。
27例患者宫颈癌根治术后尚未进行其他治疗,其中发现宫颈癌术后局部复发2例,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图1),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大网膜肠系膜转移3例,肺转移3例,肝转移2例,骨转移1例。18FFDG PET/CT显像均为18F-FDG高摄取。假阳性2例 (腹膜后、右髂窝良性结节),假阴性1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10/11)、87.5%(14/16)、88.9%(24/27)。
26例宫颈癌根治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后,末次放化疗后3个月行PET/CT检查,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15/16)、100%(10/10)、96.2%(25/26)。宫颈癌术后局部复发5例,盆腔淋巴结转移10例,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5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3例,大网膜肠系膜转移5例,肺转移5例,肝转移2例,骨转移2例。与同期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更高,12例提高临床分期,特异性更高,7例降低临床分期。
3 讨论
宫颈癌术后较易复发、转移,是宫颈癌死亡率高、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所以术后正确的再分期及准确评价疗效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宫颈癌转移的主要方式是盆腔淋巴结、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及肺、肝和骨骼等远处器官转移。传统影像如CT、MRI、超声发现,由于受手术、放疗所致炎性反应及解剖结构改变的影响,术后局部复发及腹盆腔转移的早期诊断较困难。传统影像学检查(CT、彩超等)在探查局部及远处转移灶方面误差高达30%~40%[1-2]。18F-FDG PET/CT对宫颈癌转移灶,特别是受累淋巴结的诊断方面有独特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6例宫颈癌根治术及放化疗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15/16)、100%(10/10)、96.2%(25/26)。国内外多位学者也做了相关的研究,结果与本文报道基本相似。Ryu等[2]在一项对249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18F-FDG PET/CT对于宫颈癌早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76.1%,并且对纵隔、肺门淋巴结、脊髓旁和肝脏的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膀胱后和主动脉后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相对较低。Havnlesky等[3]报道,在37例宫颈癌复发患者的PET影像结果中,其探测宫颈癌早期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86.7%。Tran等[4]应用PET发现隐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8%,阳性预测值为100%。
虽然18F-FDG PET/CT显像在诊断宫颈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结果也显示此显像在原位癌和高分化腺癌的诊断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就发现1例高分化腺癌患者显像为阴性,这可能与病灶较小(FIGO分期为Ⅰa1期,间质浸润深度< 3mm,水平扩散≤7mm)、仪器部分容积效应及自身分辨率限制有关。Sironi等[5]曾对4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显示了PET/CT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存在不足主要是由于其自身分辨率的限制。因此对临床怀疑宫颈癌而PET/CT检查结果阴性者并不能完全排除早期宫颈癌的可能,应结合其他相关检查进行分析。但也有文献报道[6],18F-FDG PET/CT显像阴性可能与肿瘤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较低,对18FFDG摄取低有关,其研究结果显示SUV与Glut-1的表达相关,而且Glut-1表达越高SUV越高,但Glut-1和SUV与肿瘤的分化和分型没有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18F-FDG PET/CT显像能有效地检测复发性宫颈癌及转移灶,并能进行精确定位,有助于对残存、复发和转移的正确判断,为临床个性化治疗和放化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在宫颈癌诊治中的价值将越来越重要。
[1]李相生,周纯武.综合评价CT、MRI及PET在子宫颈癌术前分期及术后随访中的作用[J].癌症进展杂志,2006,4(2):119-123.
[2]Ryu SY,Kim MH,Choi SC,et al.Detection of early ecurrence with18F-FDG PET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J].J Nucl Med,2003,44(3):347-352.
[3]Havrilesky LJ,Leath CA,Huh W,et al.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adenectomy for stageⅠB2 cervical cancer[J]. Gynecol Oncol,2004,93(2):429-434.
[4]Tran BN,Grigsby PW,Dehdashti F,et al.Occult upracla vicular lymph node metastasis identified by FDG-PET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J].Gynecol Oncol,2003,90(3): 572-576.
[5]Sironi S,Buda A,Picchio M,et al.Lymphnode metastasis inpatients with clinical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detection with integrated FDG PET/CT[J].Radiology,2006,238(1):272.
[6]Yen TC,See LC,Lai CH,et al.18F-FDG uptake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is correlated with glucosetran-sporter 1 expression[J].J Nucl Med,2004,4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