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1-04-15王马拴
王马拴
【摘要】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4-0056-02
思维能力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又突出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维的条理性为依据,而思维的条理性又以规律性的知识为基础,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但传统的地理教学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往往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善于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同时,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把教学过程的本质理解为解决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矛盾过程中,着眼于传授知识的数量,忽视通过教学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品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地理知识,而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而得到发展的。
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地理思维时要符合地理思维的这些特点。具体而言,地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发散思维等。
一、观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观察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地理观察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对象典型物品或模拟制品的观察和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解、地理画片、照片、图表及其声光显示制品(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等)的观察。
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通过对有关地区的自然、经济图表、图片、电视录像等观察,让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分辨事物异同点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不同地区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多让学生观察,使学生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和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观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想象能力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
由于地理的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想象,想象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地理想象的方法,一般有类比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要经常运用上述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想象活动。充分运用各种地理图像、模型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地理表象。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各种地理形象加以取舍,重新组合,使学生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形象。此外,地理准确、鲜明、生动的讲述或描绘,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想象,发展想象力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或幻想,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具体的点拨,启迪其智慧。通过比喻、分析、联系和引伸展开想象,以利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记忆能力的培养记忆力是识记和再现的能力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超过责任感。热爱什么都能学好、记牢,冷淡什么就学不好、记不牢。因此,教师要结合丰富而有趣的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乐而知之”。地理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对需要机械记忆的地名、地理术语、物产、地理数据等,尽可能赋予一定的意义,更要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新旧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联系,地理现象与原因间的联系等,培养学生意义记忆的能力。建立概念系统,学生掌握了概念系统,就记住了地理知识的基本脉络,把零散的知识构成知识链,编成知识网,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关系,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通过联想使学生牢固记忆这些地理特征。任何地理事物均有其特征,把握特征就易记牢。如,喜马拉雅山的高、安第斯山的长、南北美洲地形的三大纵列带等。亦可运用地理谜语、诗歌、假想旅行等方法进行强化记忆,并注意多复习、巧运用。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物象是记忆的根本,联想是记忆的关键,理解是记忆的向导,谐音是记忆的窍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四、发散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从特定的信息目标出发向外辐射,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地图(地图册、地理挂图、地理插图等),积极采用幻灯、电视录相、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适时开展第二课堂地理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直观性与实践性,以新、奇、趣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点燃思维火花,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
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结果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要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促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求异心理状态,鼓励学生 深刻回味,大胆设疑,细心思考,据理力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进而增强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