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我国水电设备质量现状看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

2011-04-14王万鹏廖翠林马素萍李铁友

水利技术监督 2011年1期
关键词:制造厂水电业主

王万鹏 廖翠林 陆 力 马素萍 李铁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从我国水电设备质量现状看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

王万鹏 廖翠林 陆 力 马素萍 李铁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我国许多小型设备制造厂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不能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用户通常为了节省成本,不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这使得我国水电设备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管,设备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对水电设备进行第三方质量检测很有必要。为了有效发挥第三方水电设备质检机构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和水电行业应进行引导和扶持--加强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的推广和宣传,在国内广泛开展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检工作,将部分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检作为强制要求等,以充分发挥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达到提高水电设备质量意识、保证设备质量的目的。

水电设备;质量监管;质量检测;第三方质检机构

进入21世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贸易竞争的加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产品竞争最终己归结为产品质量的竞争,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取信顾客、立足市场、竞争取胜的根本保证。

随着我国水电开发脚步的放缓以及水轮发电设备厂商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电力市场需求降低和水电设备制造能力过剩的矛盾下,国内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已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水电设备的出口已成为带动该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大主力。

质量是外方业主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据我们了解,多个水电出口项目都遇到了质量相关的问题。我国供货的土耳其某水电站,设备发至水电站现场,业主请专业公司对设备材质进行检测,发现主阀阀体材料出现分层,不合格。主阀阀体需要重新加工制作,涉及到设备退货、重新加工制作、试验、验收以及重新发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工期,严重影响了业主对我国制造厂的信任。同样是我国供货的土耳其某水电站,由于制造厂未严格执行焊接质量的检测和焊接缺陷的返修,导致运至现场的设备依然存在焊接质量问题。业主请第三方质检机构对焊接质量检测发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在现场处理焊接缺陷大大增加了难度和成本,并影响了企业的信誉。由此可见,外方业主相当重视设备质量检测的结果。

目前我国水电设备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厂内部控制和设备用户的监管。我国许多小型设备制造厂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不能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用户往往为节省成本,不要求进行第三方检测。这使得我国水电设备质量得不到有效监管,设备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加强第三方水电设备质量检测力度,对于保证水电设备质量,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水电设备质量监管现状

水电设备的质量监管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质量水平,我国水电设备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厂内部控制和设备用户的监管,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处于缺失状态。

1.1 制造厂对设备质量的监管

我国水电设备制造厂对水电设备质量监管不力,主要表现如下。

1.1.1 重经济技术发展,轻质量监管

我国部分水电设备制造厂将研发能力、生产能力 (生产线和生产设备的建设)以及销售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研发设计能力的提高,生产能力的扩大以及销售网络的建立等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比较多,而忽视了质量监管的重要性。由于企业对质量监管工作的不重视,使得质量管理部门在整个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人员少,资金投入不够,质量管理能力的发展与企业生产能力的发展以及企业整体的发展不匹配。

我国大部分水电设备制造厂更在乎生产进度、工期、工作量以及成本问题,对员工培训不重视,没有专门的员工培训机制。这个培训包括质量意识培训、理论知识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等。这必然导致员工的整体水平不高,没有良好的职业习惯,质量意识不强,理论知识欠缺,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我国大部分水力发电设备制造厂质量监管的出发点不是基于顾客满意,在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往往重产量而轻质量,没有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不能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1.1.2 质量监管落实在文件上

尽管我国大部分水电设备制造厂都已按ISO 9000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了认证,但质量管理水平仍不尽如人意。对于ISO 9000认证,企业间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不顾实际需要,照搬ISO 9000的要求,一旦获得了认证,便以为企业的质量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ISO中提到 “过程品质控制”,它是研究如何对过程进行严格的品质控制,虽然它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由于它在我国水电设备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还鲜为人知,急需宣传推广,何为真正的过程,很少人能理解并真正用于实际。

有些水电设备制造厂对质量概念认识不深刻、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加上质量控制程序复杂、涉及的数据量大,造成质量体系只是纸上谈兵。质量体系常常只是体现在规定的一套文件,但实际质量管理又是另一套。比如,对进厂的板材不按规定进行超声检测,甚至有的在超声检测发现板材缺陷后,考虑到成本以及工期问题,对不合格材料不严格执行报废程序,重新采购材料;对焊接工人和无损探伤人员没严格执行持证上岗,认为 “有经验”或者“培训过”就行;对焊接工艺评定的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存在 “焊接工艺是应付检查的”的错误思想,焊接过程不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执行等等。人员工作的随意性,使得质量体系无法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提高产品质量非常不利。

1.2 用户对设备质量的监管

水电设备用户对水电设备质量的监管主要是派监理或驻厂代表对设备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制造质量及设备制造单位的质量体系进行监督,其无法科学、准确、量化地衡量设备的质量。再则,我国经济和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监理企业的井喷式发展。又由于监理体系框架与技术规范尚不成熟,监理企业素质参差不齐,监理行业中存在着 “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现象。这使得监理对设备质量的监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3 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

第三方质检是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站在中立的角度对材料、尺寸和工序等特定项目进行检测、试验。第三方质检机构和监理或者驻厂代表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是不同的。相比于监理企业的发展,第三方质检机构的审批、建立和考核都更严谨,其检测设备和管理制度更先进,能够保证第三方检测结果的独立性、公正性、严谨性和权威性。为保证水电设备质量,应两者兼备、缺一不可。

目前我国水电设备用户为了节省成本,使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对质量的把关作用处于缺失状态。用户对水电设备质量监管的 “盲区”或者说对第三方质检的不重视也负面影响了制造厂对设备质量的监管和重视。因此,如何加强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2 水电设备出口面临的国内外质量要求不同

水电设备国际市场竞争中设备质量是核心,国际市场对水电设备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

2.1 外方业主非常重视第三方质检结果

相比于我国业主对设备第三方质检的不重视,外国业主非常重视第三方质检机构出示的质检报告,这在多个水电设备出口项目中得到了体现。由我国制造厂供货的越南某水电站,外方业主要求制造厂提供水轮机和发电机主要零部件材料的第三方质检报告;而越南另一电站业主要求提供所有机电设备材料的第三方质检报告;还有其他一些海外水电站业主也有这样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制造厂只能在发货前请第三方质检机构补做材料验证试验。如果检验不合格,会给供需双方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很多情况下,外方业主会请第三方质检机构对发至现场的设备进行检测,以确保设备质量合格。

2.2 外方业主非常重视标准和规范在水电设备生产和检验过程的应用

在水电设备出口项目中,外方业主完全按照标准来检测设备质量,比如材料质量、焊接质量以及性能相关指标,其检测更科学、标准、规范。外方业主对水电设备质量检测的水平相当于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是我国制造厂、监理方或者用户的监管水平所无法达到的。

我国制造厂和用户对相关标准和规范不严格执行,甚至有的对标准以及标准如何执行标准并不了解。制造厂生产部门以“经验”和 “习惯”作为准则,以 “大家都这么做”作为借口,质量管理部门按 “惯例”进行管理,不严格履行监督管理的责任;用户也是以 “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和安全运行”或者说 “这种情况经常存在”来验收。这一点在水电设备的焊接质量检验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我国大部分水电设备制造厂对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技能考核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规范严格执行,焊接过程缺少监督,焊接接头不按标准执行检测。未按标准规范完成的焊接必然不能保证焊接质量,水电设备的出口项目中焊接质量是一块 “硬伤”。

2.3 中外双方质量控制理念不同

我国水电设备制造厂就质量问题的态度是 “就低就简”,而外方业主本着 “从高从严”的态度,这也必然导致质量水平的不同。

水电设备某些部件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测没有相关标准可循,国内外质量要求不一样。如对于尾水管,我国通常不检测尾水管焊缝质量或者检测了不定级;但是在出口项目中,外方业主要求尾水管焊接接头的无损探伤检测和蜗壳的检测标准一样。

相对于设备的性能和内在质量,我国大部分水电设备制造厂比较容易忽视设备的外观质量。由于水电设备的外观质量在合同和相关标准中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且外观质量通常不会影响设备的性能,这使得部分设备制造厂对外观质量采取怎么省时、怎么经济就怎么办的态度。而外方业主认为设备外观和设备性能、内在质量并重,且外观质量的好坏反应了生产企业对设备质量的态度。外观质量不合格使得业主对设备的整体质量表示怀疑,加强了对设备质量的检查力度,影响了业主对生产企业的看法。

2.4 充分发挥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是国际市场的需求

由此可见,国际市场对水电设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加强对设备质量的监管,以保证产品质量。在设备的质量监管过程中,充分发挥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是国际市场的需求。

3 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量检测

第三方质检机构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基本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欧美在15世纪经济开始之初,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就有第三方的检测机构介入,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商品检测在十九世纪中叶已经很普遍了,并成为一种自觉的商业行为。第三方检测是指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独立性、公正性、公平性,不依附于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开展的检测工作,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能真正成为产品质量的中立监督力量。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方质检机构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目前我国水电设备制造厂和用户的质量意识比较低,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机构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质量把关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1 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量检测势在必行

中国水电站建设趋势放缓,中国电力市场需求降低,机电设备制造业能力过剩,这些现状迫使我国水电设备 “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外方业主对水电设备的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外方业主以 “从高从严”的态度、采用检测的手段、结合相关标准来衡量我国出口水电设备的质量水平,这是目前我国水电设备质量控制和监管水平很难满足的。

国际市场的竞争就是设备质量的竞争,在我国制造厂和用户对水电设备质量监管不力和投入不够的形势下,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是必要且势在必行的。充分发挥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是我国水电设备质量监管现状所决定的。

3.2 如何有效发挥第三方水电设备质检机构的作用

如何有效发挥第三方水电设备质检机构的作用,是政府部门和水电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水利部成立了水电站水力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质检中心),该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按照国内外规程标准对设备性能和制造质量 (包括材料、工艺、尺寸、表面精度、焊接及探伤等)检验。质检中心本着“科学严谨、质量第一、诚挚守信、公平公正”的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据标准开展检验工作,为社会和客户提供准确、可靠、公正的检验数据及报告,并对出具的检验报告承担相关责任。由于我国水电设备制造厂和用户还没有意识到质检工作的重要性,急需相关部门引导和支持。

(1)加强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的推广和宣传。在政府相关部门和水电行业的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在相关会议、期刊杂志、网站以及相关协会组织加强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和推广,形成一种水电设备 “质检文化”,加大对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机构的认可,将第三方质检机构对设备的检测视为淘汰劣质水电设备的 “过滤网”。

(2)在国内广泛开展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检工作。本着水电站安全第一的原则,我国水电站权力政府部门应将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合格作为水电站审批和水电设备招标的附加必要条件。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我国水电站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的普及工作,提高我国水电设备整体质量水平。

(3)将部分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检作为强制要求。水电设备的质量问题关系着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国内水电项目还是国际水电项目,水电设备都应有高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对于重要水电设备,如水轮机、发电机和主阀等部件,应立为法检项目;对于其他辅助设备,应根据实际情况,分等级设定检查范围和类别。通过规定规范,达到提高制造厂和用户的质量意识、保证设备质量的目的。

4 小 结

目前我国水电设备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制造厂和设备用户对质量的监管。中国特殊国情下形成的设备制造厂和用户对水电设备质量的监管不力以及第三方质检机构作用的缺少,使得我国水电设备质量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就是设备质量的竞争,国际市场对水电设备的性能和生产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的的第三方质量检测是必要且势在必行的。

为了有效发挥第三方水电设备质检机构的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和水电行业应进行引导和扶持--加强水电设备第三方质检的推广和宣传,在国内广泛开展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检工作,将部分水电设备的第三方质检作为强制要求,以充分发挥第三方质检机构的作用,达到提高水电设备质量意识、保证设备质量的目的。

F270.7

A

1008-1305(2011)01-0035-04

10.3969/j.issn.1008-1305.2011.01.012

王万鹏(1977年-),男,硕士,工程师。

权威信息发布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制造厂水电业主
汽车制造厂水处理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迷你学霸“制造厂”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影像记忆 艰难的起飞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长江水电之歌
核燃料元件制造厂流出物放射性监测现状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