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对策

2011-04-14王逢仪

关键词:纸本期刊数据库

王逢仪

(晋中学院图书馆,山西晋中030600)

近年来,国内期刊出版发行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同时也找到了发展的机遇。

一、近年来期刊发行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一)期刊品种增加迅速,期刊价格涨幅惊人

1978年我国期刊总数不足千家,到2009年,期刊总数已达到9851种,增加了近十倍。随着期刊业的繁荣和市场化,期刊定价也趋于灵活,总体上呈现出上涨的态势。据统计,中文期刊每册价格平均从1990年的22.00元上涨到1997年的55.86元,且每年以5%~10%的速度增加,2009年,期刊价格大部分上涨了20%左右,部分期刊上调了50%,甚至100%。

(二)期刊多版化现象成为期刊发展的一大趋势

期刊的多版化是指一个期刊社以一种期刊为主体,同时出版与主导期刊刊名相同、内容相近或相似、读者对象相关值不同、语种相同或不同、甚至内容完全不同的另外的版本。比如 “大众汽车”杂志,在以 “豪华版”为主体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玩家版”、 “摩托车版”三个版本;学多学报在以 “自然科学版”为主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社会科学版”、 “农业生物科学版”等版本。期刊之所以呈现多版化,其原因在于期刊社在积累了相当的市场运作经验、主导刊已经成为品牌走向市场后,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开拓和占有市场,而采取强化期刊内容和读者对象而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

(三)期刊发行渠道呈多元化态势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邮局发行经费的增加,许多期刊社为节约开支、提高办刊经济效益,将通过邮局发行的期刊改为自己发行,非邮发期刊的比例逐渐加大,1987年邮局发行期刊3926种、自办发行2800种,到2001年,全国非邮发期刊4000多种,已经占公开发行期刊的45%。随着非邮发期刊数量的增加,其订购环节中手续繁琐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非邮期刊的联合发行应运而生。1985年开始,以 “天津半导体联合征订服务部”为代表的中文非邮发联合征订席卷全国,其代表有 “北京海天华教”、“北京华教快捷”、“科学出版”等机构,到目前为止,中文非邮发期刊90%参加了联合征订,联合征订为国内非邮发期刊征订开辟了一条可行有效的品牌服务的途径。近年来,随着期刊发行的进一步市场化,期刊专供商介入中文期刊发行市场,他们可以代理邮发、非邮发期刊,并以提供目录全、信息提供及时、有CNMARC数据、到货率较高和补缺及时等优势迅速占领了期刊发行市场的半壁江山。由此,期刊发行渠道由过去邮局发行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转变为邮局发行、非邮发期刊联合发行、期刊商代理发行、编辑部自办发行和出版集营销发行等多种渠道并存的局面。其中,邮局发行仍然是主要发行方式,他们的年发行量5000余种,占发行总量的60%,期刊代理商以其专业化、规范化和便利化的服务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1]

(四)电子期刊迅猛发展,期刊载体成多元化并存、发展的态势

通常所谓电子期刊,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设备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用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传播媒体。目前电子期刊主要有传统杂志数字化电子期刊、邮件文本电子期刊和多媒体网络电子化期刊三种形式。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这一新型信息载体开始出现,并在近年来以其良好的传播性和媒体属性得以迅速发展,据统计,2005年我国电子期刊用户已有2000万,占网民总数的18%,2006年达到3200万,到2010年,中国电子期刊用户达到8200万。期刊的载体由单一的印刷型一统天下的时期进入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并存的时代。虽然电子期刊发展迅速,但纸质期刊因其发展历史悠久、并已经形成一套固有的出版规则、出版时间相对稳定、便于携带和阅读、有固定的用户等优势,占据着期刊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必将处于一种并存发展的状态,它们之间将相互竞争、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期刊市场的发展。

二、期刊发行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期刊发行的发展对图书馆期刊采访经费的投入提出了新要求

中文纸本期刊品种的迅速增加和电子期刊的高速发展,使大学图书馆读者对不同载体的期刊阅读需求日趋增强,尤其是电子期刊因其检索方便、快捷、准确、查全率高而成为学校师生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源,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中文期刊的购置经费;而纸本期刊价格的逐年递增也要求图书馆逐年增加经费。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对图书馆投入的资金不足,使大多数图书馆面临期刊采访经费紧张与读者对文献需求量增加的矛盾。

(二)期刊发行渠道的多元化使图书馆期刊采访面临许多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期刊发行渠道的多元化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目前在各发行渠道存在如下问题:①邮发期刊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实施着行业垄断,它重视的是期刊收订的达标,不重视陪同服务的优化。具体表现为征订目录系统不完备、自动化征订系统落后、缺刊不易补齐、退款信息不明等问题。②期刊代理渠道主要存在代理商之间征订品种重复、征订目录编排标准不一、存在间接代理等问题。③自办发行刊物存在一刊一订、不能及时寄出征订期刊、不能开具发票、到刊情况不好等问题。以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导致图书馆期刊采购管理环节出现问题,而影响期刊采访质量。

同时市场竞争也促使期刊发行商采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图书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图书馆期刊采访的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图书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采取 “招标采购”等竞争手段,通过对资质、服务和价格的比较、考察,主动性地选择合作伙伴,使期刊采访工作更趋合理化。

(三)电子期刊的发展对图书馆中文期刊的采访理念产生了冲击

期刊由原来单一的纸质载体发展到今天的多元载体,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选择空间,电子期刊以其自身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目前高校图书馆购买的中文电子期刊主要是中文期刊数据库,而中文期刊数据在内容上与纸本期刊有很大的重复,图书馆在采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陷入取舍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两难境地:对图书馆整体馆藏及同一学科的期刊是选取纸本期刊还是选择电子期刊?中文期刊的馆藏建设将以 “藏”为主,还是以 “用”为主?对这一问题解决将有待图书馆藏书理念的转变。

(四)对期刊采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载体类型的多元化,特别是电子期刊的大量涌现,对图书馆采访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期刊采访人员除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外语、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和网上实际操作技巧,具备管理电子期刊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在网上调研电子期刊质量、性价比的能力,检索、利用和鉴别优劣信息的能力,以能够快捷地获取电子期刊信息,并进行订购处理。

三、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对策

(一)引入期刊招标采购的运作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期刊发行市场的多元化,国内各种经济形态的期刊发行商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市场日趋规范,供应商日具规模,为图书馆进一步优化期刊采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图书馆作为期刊的采购大户,已成为众多发行商争夺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引入招标采购的时机已经成熟。期刊招标是高校图书馆在期刊采购前将采购的要求、方式、条件、程序等公开地向有潜力的期刊代理商发布公告、通告或邀请函,然后由高校图书馆对投标商的应标书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最后选定中标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图书馆应从资质、服务、价格三个方面制定评标内容,并对评标要项目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具体来说,图书馆应从供货商的 “年营业额”、“合作伙伴的数量”、“征订期刊品种和数量”等方面考察供货商的资信;从 “订到率”、“到刊完整率”、“到刊时间”、“投递频率和送货地点”、“退货能力”、“期刊变更情况及信息反馈”、“期刊补缺”、“包装及清单”、“信息网站服务”、“数据服务及加工”等方面考察供货商的服务能力;从 “期刊折扣率”、“短期负债能力”来考察供货商的价格优惠程度。[2]在全面分析供货商经营业绩、技术力量、人力因素、合作诚信等方面的情况下,选择两家以上的供货商,并且将期刊的地域范围、资金额度合理分配,尽可能将风险降低,以科学化、规范化地完成招投标工作,以实现图书馆与供应商的供需互动、互利双赢。

(二)建立多元化的中文期刊馆藏发展体系

随着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主要载体的电子期刊的不断涌现,高校图书馆对电子期刊的采购比例逐渐提高,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向电子化、网络化发展已成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应依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并参考读者意见、经费保证,在保证期刊连续性的前提下,确定中文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比例,建立多元化的馆藏发展体系。

1.确定馆藏期刊的收藏级别

对期刊按保障级别分类,就可使期刊采访有一个相应的保障,无论期刊价格浮动还是经费变动,都会心中有数,做出适当调整。图书馆对所订期刊应按重点刊、基本刊和一般刊进行分类。

“重点刊”是为适应本校教学科研需求所必备的期刊,具有学术性较强、理论和技术水平较高,有较高收藏价值的特点,一般包括专业核心期刊;基本刊是指教学科研所需的专业性较强的期刊,一般包括专业非核心期刊;“一般刊”主要是为满足读者的一般需要和消遣性的期刊,一般包括非专业期刊。在采访中,凡是被确定为“重点刊”和 “基本刊”应优先满足,“基本刊”可根据经费的多少做适当调整。

在确定馆藏级别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比例、读者需求,确定各个级别馆藏的收藏比例。

2.调研中文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之间,不同电子期刊数据库之间期刊的重复度

目前,图书馆订购的中文电子期刊主要指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是我国名列前茅的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而且国家统一发行的期刊中绝大部分已经被这几个大的数据库收录。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8月,清华同方收录期刊8692种,维普收录期刊12598种,万方收录5888种。且其订购方式要以学科库为单位订阅,因而会产生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的重复,图书馆应掌握本馆所有电子期刊与纸本期刊的重复清单,并从学科和核心期刊角度统计分析,了解图书馆电子期刊和纸本期刊的重复程度。

目前 “清华同方”、“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是我国名列前茅的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许多图书馆对这三种期刊都有订购,但实际它们在学科覆盖率、收录期刊种数、收录核心期刊种数、核心期刊收录率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也有许多重复,期刊采访人员应对他们之间学科侧重有所了解,尤其应了解它们之间的重复情况。据统计,清华同方、维普、万方重复收录核心期刊1359种,重复率为77%;从学科上说三种数据库在自然科学、工业技术部分核心期刊重复率高,在75%以上,尤其是清华同方与万方的重复率达95%以上。哲学、社会科学部分核心期的重复率较低,在36%到68%之间。[3]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重点和读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和学科类别,以免重复订购。

3.确定中文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的比例,协调发展期刊馆藏结构

国内的电子期刊数据库由于版权问题稳定性相对较差,数据库在收录文献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与连续性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收录不够完备的情况。而中文期刊的读者群范围较大,层次参差不齐,对印刷期刊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改变等因素,中文纸本的采购在短期内应保持稳定。

因此,图书馆在制定中文期刊的采购方案时,一定要注意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的比例,既要有适应性形势发展的短期计划,更要有着眼于未来的长远规划,这样才能使图书馆馆藏建设更完善,在文献服务上电子期刊和纸质期刊要做到取长补短。

(三)提高采访人员工作素质

采访人员的整体素养直接影响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的质量,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是保证期刊馆藏发展的重要因素。

1.加强采访人员图书馆专业能力尤其是专业管理和信息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

对于缺乏图书馆专业学科背景的采访人员,应加强图书馆学或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学习,以期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较高的层面开展实践工作;同时采访人员应了解图书馆管理的工作内容、工流程和工作规范,熟悉各个工作流程中与采访有关的工作内容,能对与期刊采访有关的数据做经常性的统计、分析,并对期刊馆藏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除具备信息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外,期刊采访人员还应采取自学、系统课程学习和培训学习等手段,加强对学校专业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了解、学习,逐渐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具备了解、掌握学校专业结构、学科发展动态和读者阅读需求的能力。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采访人员一方面要熟悉计算机期刊管理系统,能使用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信息综合分析,提出采访意见;另一方面,随着电子期刊采访量的增加,采访人员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提高网络信息处理的能力,以熟练完成网上调查、研究电子期刊的工作。

[1]别立谦,何燕华.高校图书馆中文期刊采访工作的障碍及对策 [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4):53-54.

[2]任凤英.期刊采购招标评分构成要项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5):15-16.

[3]陈梅花.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中文核心期刊信息比较分析 [J].现代情报,2008(1):54-55.

猜你喜欢

纸本期刊数据库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期刊问答
兰华生作品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