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效率是现代散装水泥产业生命线
2011-04-14吕占斌
之前,我们曾先后交流了产业逻辑、产业集群、产业环境、产业战略、产业生态、产业模式和产业素质等相关话题。这一期,该触及产业效率这个令人纠结的难点。说一千道一万,产业效率是关键。在市场机制下,效率就是生命,此话千真万确,没有一点水分。对于产业而言,无论是朝阳的,还是夕阳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前卫的,该产业一旦丢掉了效率二字,便预示着小命呜呼!散装水泥产业何尝不是如此。
在推动产业发展上,世界各国政府、产业界乃至学术界,无不把提升产业效率提升与生产力成长,放在优先考量的位置上。因为大家都清楚,效率的提升、组织的优化、竞争力的增强,不仅是检测产业功能和贡献率的重要指标,也是检验产业发展成果的尺度。
有专家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还是效率问题,低效率的10%增长,也不如高效率的3%。说穿了,那种靠钱堆上去的经济增长,靠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靠过度消耗资源的增长,都是假增长,也就是没有效率的增长!然而,更麻烦的事情恐怕还在后边,长期以来,这种缺乏效率的增长,已经被固化成一种模式,如同陷入了一个水泄不通难以突破的围城,不仅把经济增长质量搅合的一塌糊涂,更影响到了国民福祉和幸福感,考验和挑战着社会公众的容忍底线。
当今中国水泥产业效率如何?又是什么阻碍了产业效率最大化呢?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明确亮出观点:传统水泥行业的致命点不是别的什么,而是产业效率低下!如今恰好徘徊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转型升级,成败攸关!
水泥产业效率的是是非非
从水泥厂高高的大烟囱,再到遍布城乡的建筑工地,人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水泥行业本是从娘胎带来的“矿业”+“窑业”=“肮脏行业”,这个等式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似乎多少有些理所当然。正是由于水泥行业污染生态环境的客观现实,所以才不受市场待见,饱受诟病,其间的是是非非,犹如一碗“麻辣烫”,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我认为,此等式只是反映了问题的一面,道出了该行业运营流程中的独特表象。难道水泥产业永远摆脱不了“肮脏”的模式,何时才能甩掉这个“恶名”?如果问题再引申一步,假如水泥行业穿上了“绿色”的“清洁”的外套,如果没有市场效率的话,那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可见,既然堂而皇之地挂上了现代产业的名头,不仅应该是绿色增长的产业,更应该是高效率的产业,二者不可偏废。
一说“先污染后治理”的甩包袱模式,又何谈高效率?环境危机怎能容忍“不清洁”的行业生存。
在今天,打开网络或电视等现代资讯工具,扑面而来的是,地球上正发生的一幅幅揪心裂肺的场景:这个洲,少见的高温的烧灼,早让人不堪忍受;那个洲,百年一遇的干旱,江河干涸,土地干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像是在发出无声的呻吟;这个流域,罕见的大洪灾泛滥,吞噬家园,毁坏田野,无助的灾民们流露出无奈的眼神;那个国家,恐怖的特大雪灾,封锁了道路,冻结并破坏了原本正常的的生活秩序。总之,极端异常天气发生的频率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环境恶化加剧、土地退化、农业减产、生态难民增加,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引发的地球灾难,也大大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好莱坞大片《后天》所描绘的因温室效应地球一天之内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故事,似乎真的在这个人类居住的星球上开始彩排着,尽管目前还算是那一桢帧的慢动作镜头。
权威机构的理性研究结论,总能比那些刺激眼球的感性画面更有说服力。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报告称,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40年内降低了60%,人类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而导致生态耗竭速度增长的最大因素,就是碳足迹猛增了11倍。所以,善于反省并对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地球人,禁不住捶胸顿足大吼一声:老天爷,是谁在祸害我们的家园!电影大片里的“后天”还有多远?
生态环境污染之责当问谁?尤其是污染带来的增长与治理污染付出的代价那个更深不见底?看一看戴在中国水泥行业头上的“两高一过剩”(能源消耗高、排放高及产能过剩)的紧箍咒,其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占建材全行业的70%以上,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本,又将无情地吞噬掉多少宝贵的市场价值,把产业效率推向“-”号的一边。
虽说,这笔社会宏观大账很难细算得一清二楚,不象微观企业运营效率那样量化指标考评,而生态环境成本的大分母,却是不能忽略不计,同时也不是一笔糊涂账。笔者引用三年前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研究报告》,与2004年相比,2008年我国环境退化成本达到12 745.7亿元,增长了74.8%,占当年GDP的3.9%。其中环境退化成本(指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各种损害,如对农产品产量、人体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等的损害)8947.5亿元,生态破坏损失(指森林、湿地、草地和矿产开发)3798.2亿元,分别占生态环境总损失的70.2%和29.8%。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的虚拟治理成本,已经高达5043.1亿元,增长了75.4%。尽管这笔账不应该都算记到水泥行业头上,但水泥行业肯定是一群难兄难弟中的骨干分子。日前国家新公布2011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5 327万吨,涉及782家企业之多。
最近10年来,我国水泥行业经历了大发展与大淘汰共存的阶段。可叹的是,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大弯道,不论速度快与慢,都是没有前景可言的,早早晚晚还要饮下自己给自己酿造的那一杯苦酒。现今,到了用产业效率给水泥行业运行模式打分的时候了!
二说“小散弱的单兵各自为战”的小农型模式,又何谈高效率?产业链怎能容忍“低效率”持续下去。
据水泥协会资料,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仍然有大大小小的水泥企业5114家,众多的小企业,尤其是小粉磨站,规模偏小、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竞争无序,导致水泥销售利润率只有10%左右。2010年下半年,陕西省水泥价格从400元以上跌落到275元左右,企业亏损面达40%,目前仍然是年全国盈利最差的地区之一。事实上,很多企业在微利运行,甚至要靠吃政策饭过日子。如此这般的小散弱的单兵各自为战模式,存在的困惑和弊端是有目共睹的。
且不说,由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环境污染治理力不从心,蚕食矿产资源造成浪费之外,在这里,我们挑最司空见惯的、最影响产业发展的三大弊端进行剖析,看一看这种低效率粗放型模式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其一是,水泥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上爬艰难。为啥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长期高位,政府投资高速增长刺激消费,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和通货膨胀,水泥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但却还会出现水泥价格全球最低呢?岂不成了怪事一桩!资料表明,中国水泥市场价格一直在每吨40美元的低位徘徊,日本散装水泥价格没有低于过80美元/吨,美国基本在95美元/吨以上,欧盟60~70欧元/吨。
诚然,行业协会做出的上述价格比较,并未剔除水泥标号不同、商品和技术后续服务等不可比因素,但还是让业内人士心里感到有些不是个滋味。问题出在哪?任何产品价格都是由供需关系直接决定,也是一个产业和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最直接的体现。这只能在水泥产业本身找原因,决定价格消长的特质条件正是产业内部的利益博弈和压力。众多小企业利用季节差异、区域差异和人脉关系差异等比较优势,为了生存惯常上演的拿手好戏——打价格牌,原本就是软肋的技术及服务早就丢到一旁,市场效率无端地被消解在内耗之中。所以,小散弱的单兵各自为战模式,恰恰就是导致水泥价格低谷徘徊、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只黑手。
其二是,水泥新过剩与老过剩叠加雪上加霜。产能过剩不仅与价格大战关联紧密,更意味着大量的资源无效率可言!大跃进式的推进“新法”工艺技改,铺天盖地,落后产能顽强地坚守阵地,难以一下子腾出市场空间,为此新旧产能过剩被市场进一步叠加强化,如今“新法”产能过剩已成现实,况且这种过剩的压力将持续存在一个时期。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新老产能过剩并没有什么大区别,其对市场和产业的负面效应都是不可小觑的。
下面的数字或许能给业界带来些许安慰,到2010年,水泥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初步展现,南方水泥、中材水泥等6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初具规模,散装水泥生产供应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据统计,全国大中型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供应量为74 298.7万吨,占供应总量的82.73%,比上年的80.06%提高了2.67个百分点,比“十五”末的74.51%提高了8.22个百分点。
其三是,制约水泥产业集群发展步履维艰。尽管水泥价格走低导致有些企业难以为继,给大企业兼并整合创造了机会,但眼前的现状却是这样的:第一点,在大小企业都投入兵力进行水泥原料产品的价格厮杀的环境下,他们对符合住宅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下游子产业,首尾难以相顾,如混凝土构件、预拌砂浆等,即便是具有集中生产、能耗少、保护环境、质量可控的优势,但由于长期处于微利边缘运行,又对水泥原料价格产生反作用力,终端市场产品体系拓展;第二点,在水泥市场秩序混乱不堪的态势下,即便是大公司延伸产业链,要掌握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和业务的衔接点,产业化个性化服务,“你需要什么,我为你做什么”,可是又难以抵挡小企业的利润蚕食,很容易无功而返,知难而退。第三点,在市场资源被切割成碎片的背景下,丧失了发展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市场禀赋条件,更谈不上有大作为;至于说,更系统的产业链流程再造,创新商业模式,加速制造业服务化和资产轻型化进程,自然成了画在规划书里的一张“大饼”。
三说“企业污染百姓买单”的畸形模式,又何谈高效率?科学发展怎能容忍“揩民生油”日复一日。
目前世界上,建筑物耗能占全球一次能源(或称天然能源)消耗总量的40%;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是具有全球意义的重大挑战。我国水泥工业要实现“四零一负”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的零污染、对外界电能的零消耗、对废物废水的零排放、对天然化石燃料的零消耗,以及对全社会部分废物的负增长(消纳利用),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任务是何等艰巨!
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年产量占全球的50%以上,是排名第二的国家印度的13.8倍,而耗能高、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多等困扰也相伴而行,目前碳排放量几乎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5。由此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最终全得由老百姓买单,还是掏纳税人的腰包。
本文不去对水泥行业影响生态环境污染的“罪过”喋喋不休,而是从产业自身的视角切入,解析目前水泥产业链企业到底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了多少低碳化、多样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或者换句话说,老百姓消费者在支付价格中又替水泥行业承担了多少隐性的、后续发生的社会成本?(1)低标号占据市场谁之过?我国现行市场中以32.5水泥产品、混凝土C30等级为主,发达国家早普遍流行42.5、52.5水泥和C50混凝土。低标号水泥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意味着产业链终端链环多为大路货产品,附加值低,单位用量消耗多,生态环境成本高,自然不可能出现行业期盼的高价位了!(2)建筑寿命周期短谁受益?仅有短短的30年,要比发达国家少了一半,这就意味着要推倒重来的短命建筑遍布城乡大街小巷,无形中因增加水泥消费量而人为增添环境压力。尽管这不能把“短命账”完全归咎于水泥产品头上,但是水泥乃至产品质量也难逃干系。(3)制造建筑垃圾谁收拾?我国处在建筑发展鼎盛时期的中后期。据统计,我国在2000年后新建建筑面积是上世纪80年代的2倍,每年达到16亿~18亿平方米。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递增,到2020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会达到200亿平方米。那么,再过20年之后,市场上将会产生上百亿平方米的垃圾建筑。(4)卖产品缺服务谁遭罪?满是服务缺欠的水泥终端产品,不可能是超值的,遭罪的自然跑不了消费者,需要自己另外支付质量成本或时间成本去弥补先天不足。表面看来,水泥产量冲上去了,第一大国的桂冠戴上了,GDP也爬上去了,建筑物一天天的长高了,但是产业效率却下来了,老百姓幸福感却下滑了。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上述现象正是水泥行业外部负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的典型表现,说明当前水泥产品运营所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者私人成本。
四说“上下游链环严重脱节”的散沙型模式,又何谈高效率?市场机制怎能容忍“没后劲”的现状。
产业效率往往表现在组织效率上。陈旧落后的组织运行模式,怎么可能赢得产业高效率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水泥产品及产业的特殊属性,由产品本质属性所决定。在著名的“波特产业竞争”理论中,所描述的零散型产业,市场集中度低下行业,这些行业中的产品一般具有以下一项或数项产品属性和特征:1)保质期短暂;2)储运成本过于昂贵;3)产品难以规模化生产:即产品无法快速低成本复制;4)受原材料供应制约:一些行业产品的生产基地必须建在原材料所在地周围。一是水泥是区域性很强的产品,表明它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运输半径小、运费占售价比重高,与物流关联度高;二是水泥市场是完全市场化充分竞争的产品,表明进入门槛低、外来竞争资本出入自由,竞争异常激烈;三是水泥保质期较短,一般最佳使用期在30天以内,否则水泥粘结能力会下降了,这决定了大规模集中生产及项目现场供应方式的特殊性,合理布局及即时供货;四是水泥行业具有“矿业”+“窑业”的特点,影响生态环保的负面效应贯穿于矿石到终端项目现场,全过程低碳化;五是水泥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分散性强、现场实施监管难,信息化管理及产业整合特别重要。从上述特点不难看出,提高水泥产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创新组织运行模式,企图依靠传统企业模式单枪匹马闯天下,不仅不能像猛张飞那样创造“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桥头水断流”的奇迹,恐怕连个“维持会长”也当不成!
可是,当今水泥产业现状又是不尽人意的,目前全产业链运营的中国水泥企业还是个空白,呈现出大型水泥原料生产企业唱独角戏的局面,而进军中国的跨国公司却复制着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经验,且如鱼得水一般。即便是产业链下游比较成熟的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业,我国预拌混凝土、混凝土制品和预拌砂浆所消耗的水泥,仅占水泥总消耗量的24%左右,而发达国家水泥制品工厂化加工率,一般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90%以上。2010年末,全国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5123家,年产量实现11.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了36.17%。随着包括住宅产业化在内的建筑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建筑施工现场湿作业的比重将逐步降低,有理由相信,我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中制品的比重将会逐步提高,其经济规模在产业中的比重有可能达到30%至40%以上。如果我们期冀的大型水泥原料企业能舞动全产业链,从根本上摆脱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健全和产业科技素质低的尴尬,这样一来,不仅会加快我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产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高性能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制造技术、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的智能化生产技术、水泥混凝土制品的产品设计技术、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下游产业链环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效率。
五说“掠夺资源老虎口”的野蛮模式,又何谈高效率?子孙后代利益怎能容忍“断后路”的短期行为。
毫无疑问,水泥产能膨胀的数量型扩张,除了放大了生态环境成本,最大的祸根是野蛮掠夺式消耗资源,使得本来单位GDP所需要的物质消耗数倍于发达国家,如今会更推高了一步,进而削弱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
从全球来看,地球资源的生成与消耗之间的差异比例已经达到了25%,呈现出“负增长”的状态,光是最近几十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就不知不觉中挥霍消耗掉已知自然资源的20%以上,被环保主义组织贬斥为“产业流氓”。从水泥行业来看,水泥企业是最大的市场利益主体,面对有限的石灰石资源仅够30年,而煤炭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及石油资源早已亮起了红灯。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断后路”短期行为,如此下去怎么得了,禁不住问一句:子孙后代怎么办呀?
不用多说,浪费资源的增长方式是不可能达成高效率,更有违科学发展规律。节约资源,善待自然,天经地义就是水泥企业推卸不掉的社会责任,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目前,有经济学家提出了企业的资源使用和交易模式的构想,比如企业资源账户,要求所有企业必须设立资源账户,以数据化方式核算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和利用效率,数据以“碳排放当量”或“标准煤”为计算单位。企业之间交易自然资源指标,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对严重浪费不可再生资源、资源账户“资不抵债”的企业,一律以明文立法的方式进行强令其破产。
是不是“矿业”+“窑业”的水泥产业,是不是在节约资源上走进了死胡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水泥产业利用再生资源,就是一条可行的节省资源使用的途径。这方面,我国水泥产业尚处于粗放型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尚存很大差距。譬如说,采用电石渣100%替代石灰石,推广各种高水分尾矿用作替代原料,替代燃料节省熟料烧成用煤,都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应该在开拓替代原料进行研发,努力争取在“十二五”之内把吨水泥替代原料的再生资源利用量,由2010年的80kg/t提高到现今德日200kg/t的水平。水泥产业对资源保护的贡献率将是可圈可点的。
六说“产品严重同质化”的落后模式,又何谈高效率?市场竞争怎能容忍靠“低水平”过日子。
水泥价格长期一直是弓身驼背地在低谷运行,既符合产业链价值转移的现状,也符合市场发育水平。为什么水泥被贱卖了?除了产能过剩导致供求关系失衡之外,我们必须看到,产业链终端市场所能承受的市场价格中,既包括了消费者实际支付意愿和能力,也包含了下游链环获得上游所提供新价值的多少,再简单点说,就是终端高价购买使用上游水泥原料产品,能为本环节减少多少成本支出,或者能够从消费者那里增加多少新收益。上述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上游产品和服务上,比如同等条件下,水泥使用量增减,资金运行速度快慢,作业效率高低,人力资源成本多少,管理成本增减,以及安全等不可预测的特殊支出的大小,等等,而这些科目的增减变化都可以折算出产业链下游后续环境治理成本的多少。如今睁大眼睛看看水泥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恰恰无法满足终端市场在这方面的价值需求,也就是说目前的水泥产品和服务无法实现新价值转移,而水泥价格中被贱卖的那一部分,不正好用下游链环为上游承担的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成本填平了吗!在市场“无形之手”的导演之下,你情我愿,还总是埋怨价格低干啥!假如按照水泥企业期望的价格销售,那终端项目的成本价格高破天,那消费承受能力从哪里来呀!
话题又扯到了低附加值上来。水泥产品差异的严重同质化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低水平拼杀。而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中,同类产品产品差异化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有着不完全替代性,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也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第一,差异化表现在品牌壁垒上;信息差异构成市场进入,消费者倾向于忠诚早先创立的品牌,认为一个已有的高质量品牌可以怎样获得超额利润。水泥原料产品的品牌差异化有多大?竞争价格的优势又有多少?第二,差异化表现在技术创新壁垒上,有多少?第三,差异化表现在服务壁垒上,不仅能提供产品,更能提供总体解决方案,而别人却做不到,或者说做的没有自己好。
严重同质化在产能过剩的压制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效应将会立马凸现出来,大小企业无一幸免,谁都得跟着“吃锅烙”!所谓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是指人们预期从投资中获得的利润率(即预期利润率),将因增添的资产设备成本提高和生产出来的资本数量的扩大而趋于下降。令人奇怪的星罗棋布的水泥企业,却在这样的态势下活得有滋有味?这不能不在心中划出几个问号:有多少水泥企业靠吃政策饭维系?有多少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多少企业利润率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这也从另外的角度上告诉我们,为什么中国水泥企业大而不强、尚未见一流国际企业!至今,绝大多数中国水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仅仅是依赖于国内某种特有的市场要素条件,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全球主流市场及其研发或品牌优势而享有较高利润率的资格条件。这当然与国内缺乏推动本土企业发展为一流国际企业的环境有关,也是令人忧虑的因素。
现实市场总是呈现出难以捉摸的复杂状态,要更加高效率的运转,企业通过推出有技术特色的产品以及更有效的生产方式,获得成本、规模以及产品特性方面的优势,抢占市场。这种提升附加值的竞争是有效的,良性的。任何厂商所拥有这方面优势都是暂时的,并不会形成绝对地进入壁垒,新的竞争者会对其进行模仿和赶追,进而体现出一种良性机制下的动态效率。
七说“产能严重过剩”的浪费模式,又何谈高效率?产业发展怎能容忍“闲起来”低回报。
效率,渗透到一切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确定效率标准,以效率为指针,明确效率评价,所以说第一是效率,第二还是效率!我们这里所讲的产业效率,不是指单体企业的效率如何。什么是效率呢?如果用公式简单表述:效率=收益/投入。今天强调的效率,早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劳动生产率的狭窄范畴,而把作为生产力因素的资金投入和产出的大小,作为企业效率高低的标志。从产业效率而言,则更强调组织收益与投入之比。组织中收益的增加,是以某些投入(如劳动、原料、管理费用等)为前提的,相对投入越少,说明生产成本越低,因而利润额就越大。如果增产只是扩大了生产规模,甚至出现产能闲置过剩,那就一点效率意义也没有了。针对当今水泥产业的现状,你将不难得出正确的研判。
我们说,相对投入的降低便等于提高效率,无论是在一定的投入下收益的增加,还是在一定收益上投入的减少,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减少相对投入,降低成本。解析目前中国水泥产业组织效率,从组织目的、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四要素构成来看,只有通过加快淘汰落后的步伐,促进产业组织优化整合,减少已经出现过剩的无效率的盲目投入,缩小分子式的分母,才能提高百分比值。
散装水泥产业靠什么提升产业效率?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面对面地深入思考以下问题:当完成矿山资源瓜分和“新法”大面积技改告一段落之后,制约中国水泥产业现代化的最大瓶颈是什么?是不是如何谋求生态环保绿色发展问题,散装水泥产业化肯定是题中应有之意;是不是迫切需要谋求全产业链发展,散装水泥产业化肯定是一条必由之路;是不是需要全力突破现代物流薄弱的软肋,散装水泥产业化肯定是主力尖兵;是不是要全力提高水泥散装率,散装水泥产业化肯定是冲破尴尬处境和无奈的战略举措。产业效率最缺的东西,又是散装水泥产业能够具备的。
产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从产业(chǎnyè)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产业属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关键还是这个“化”字,实际上“化”的意思,是指要形成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所达到提倡的目标。那么,产业化即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水泥产业只有在“化”中生存,在“化”中成长,老树新芽,重现蓬勃生机。
凭什么说散装水泥产业化能够提升水泥产业效率哪?第一是靠集约化提高产业效率。苏联经济学家在1958年第一次引用“集约”概念,其意思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产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特。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传统意义上的水泥产业,只涵盖生产制造环节,属于半截子工程,一般不包括商业流通和现代物流环节,而恰恰这又是现代水泥产业最能体现“精与特”的重要部分。可是,散装水泥产业恰好在商业流通和现代物流环节上,展示集约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大显身手。近些年实践证明,发展散装水泥产业,带动和促进科研开发、装备制造、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及产品应用等产业链的形成。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预拌干混砂浆生产企业323家,年设计生产能力6849.86万吨,全年生产预拌砂浆838.25万吨,同比增加307.03万吨,增长57.8%,2010年预拌砂浆使用散装水泥量为219.12万吨。
第二是靠绿色化提高产业效率。绿色生态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散装水泥产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战略路径。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产业化社会功能性的特征,强调与社会、环境友好,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现代信息社会中,产业变化的复杂快速性是前所未有的,转眼之间,原有的巨大产业会衰落乃至消失,被迅速成长的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取而代之。这在以往传统社会中是非常少见的。即便某个产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却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同样不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很难逃出产业兴衰的生命周期魔咒。
毫无疑问,散装水泥产业属于绿色生态化模式,克服传统水泥运行模式“先污染后治理”、“单环节治理全过程污染”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并举,如此一来的产业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是靠规模化提高产业效率。这要提到一个耳熟能详的术语: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市场集中度经常使用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具体来说,集中度(CRn)指行业中若干最大企业的产出占该行业总产出的百分比,最为典型的度量方法是最大的四家企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百分比。
毋庸讳言,中国水泥集中度(CRn)较低,一直是横亘在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大山,提升集中度,强调规模化经济,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然而,在规模化上有两点是必须坚持的。一是规模适度。所谓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规模增大引起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而导致的经济,即生产规模增大对收益的影响,所导致的规模收益递增或规模收益递减的问题。尤其对水泥工业产品的效益而言,受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市场消费密度(用单面积水泥的年消费量)影响因素很大。工厂规模增大,运输半径增大,运输费用随之增大。当运输费用的增大超过规模增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则规模经济就变成规模不经济(即规模收益递减),非但不能节能环保,有悖于绿色生态发展的初衷,而且反而会增加市场成本。所以,合理规模应根据产品结构和市场辐射半径而定,并不是越大越好。二是布局合理。这体现了各种资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配置。水泥生产制造对矿山资源的依赖性大,水泥产品具有同质性、低值性,服务范围具有区域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在空间分布上的散在性,所以,布局是否合理的衡量标准主要在于:市场供给的有效性和快达性、产品价格及用户后续成本竞争力。举不胜举的现实案例表明,凡是盲目布局过于集中、形成目标市场相互重叠“扎堆”的地方,都必然导致价格战硝烟蜂起、战火不断,最终是两败俱伤收场。
由此可以看出,供给时间成本、产品价格成本、客户后续成本是制约水泥重启规模化的三大关键因素,而这一点恰恰都与终端产品结构有关。话说到了关键处,散装水泥产业正好在优化产品结构上有着独到的优势,能够生成合理规模的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水泥原料规模盲目扩张。此规模非彼规模,所以能够真正提高产业效率。到2010年,全国散装水泥累计供应量为89 805.83万吨,年增长量达到14 521.95万吨,增长率为19.27%,散装水泥的增长速度快于水泥增长速度4.6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散装水泥供应量达20 081.21万吨,年增长量为5854.56万吨,是东部年增长量的1.48倍,是中部的1.18倍。
第四是靠新型组织模式提高产业效率。先问大家一个司空见惯的老问题:为啥完成“新法”技改后装备及技术工艺赶上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了,可是我们水泥产业效率却仍旧“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呢?价格低、利润率低到底是为什么?说穿了,还是落后的产业组织模式拖后腿!
在产业运营中,水泥企业关系结构对产业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原来的产业组织模式,不具备实现产业最佳效益的基本条件,更无法构建起新的内在机制,更直白点说,拿陈旧的产业内企业关系结构,服务于新的技术装备和工艺,一方面无法给予产业内的企业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同时也无法生成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管理创新的动力,所以,投入巨资进行的新技术工艺,也无法发挥和释放技术进步成果,让人们感到技改投入收效不如想象的那么大!
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都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一次又一次的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效率都空耗在落后的组织架构的内耗摩擦冲突之中,同步创新是何等的重要!那种试图用陈旧的组织模式去完成现代产业效率的想法,“穿新鞋走老路”,只能是痴人说梦。谁都知道,组织模式创新远比技改要复杂千百倍,那蜘蛛网一般的客户利益关系,那讳莫如深的内部人际关系,那根深蒂固的滞后观念,如同一块块消耗产业效率的厚厚海绵层一样,紧紧地挤压胶着在一起,没有大胆识、大气魄、大手笔的变革,是不能轻而易举就做到的。
欧洲有句俚语:机会总是伪装成困难来敲门。尽管提高水泥产业效率的道路蜿蜒崎岖,但以散装水泥产业为突破口,不失为现阶段的最明智的、可行的选择,最终“化”来“化”去,能够提升产业效率的产业化,才是我们需要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