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估算各土层剪切波速引发的新问题
2011-04-13安海锋
安海锋
根据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1.6条,对场地类别的判别,是根据等效剪切波速与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查表得到的,对层数不超过 10层、高度不超过 24m的多层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表 4.1.3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在表 4.1.3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算各土层的剪切波速,此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持力层好的场地类别低于持力层差的场地类别。下面我们作一探讨。
1 工程实例对比
某建筑物为4层,层高3.3m,长30m,宽12m,框架结构,无地下室,基础预计埋深1.5m,基础形式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本地区覆盖层厚度 25m左右,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如在此区下述两种场地内进行建设,通过估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后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持力层好的甲场地的场地类别为Ⅲ类,持力层差的乙场地的场地类别却为Ⅱ类。
甲场地地层分布如下:
0.0 m~1.5m人工填土,以粉土为主,夹有生活及建筑垃圾,力学强度低且不均匀,不能用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1.5 m~8.0m粉质粘土层,灰黄色,可塑,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孔隙比为 0.785~0.883,液性指数为0.62~0.75,比贯入阻力为1.25~1.45,承载力特征值120 kPa。
8.0 m~20.0m粉土,灰黄色,中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夹薄层中砂,孔隙比为0.755~0.843,含水量为26.5%~29.5%,比贯入阻力为2.2~3.5,承载力特征值140 kPa。
对甲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过程如表 1所示。
表1 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一)
分层估算结果: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145.5m/s,覆盖层厚度 25m,场地类别为Ⅲ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乙场地地层分布如下:
0.0 m~1.5m人工填土,以粉土为主,夹有生活及建筑垃圾,力学强度低且不均匀,不能用作建筑基础持力层。
1.5 m~8.0m粉质粘土层,灰黄色,软塑,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孔隙比为0.855~0.953,液性指数为0.81~0.95,比贯入阻力为0.45~0.96,承载力特征值80 kPa。
8.0 m~20.0m圆砾,灰色,饱和,中密,粗砂、中砂充填,夹有砾砂、中砂及粗砂透镜体,骨架颗粒呈亚圆形,母岩成分以石英岩为主,中等风化,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修正击数为14.7击/10 cm~19.2击/10 cm,平均值16.5击/10 cm,承载力特征值360 kPa。
对乙场地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过程如表 2所示。
表2 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二)
分层估算结果:场地等效剪切波速vse=182.81m/s,覆盖层厚度 25m,场地类别为Ⅱ类,基础下持力层为软弱土,为抗震不利的地段。
很明显,乙场地持力层为软塑粉质粘土,承载力低,抗水平地震力很差,还有震陷可能,为抗震不利地段,而因其下存在了圆砾层使整个场地剪切波速估算值变高,导致场地类别为Ⅱ类,所得抗震参数优于甲场地抗震参数,如乙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而甲场地特征周期为 0.45,会影响到所提抗震参数,对建筑物不利。
2 对此问题的分析评价
根据以上两场地估算结果的对比,对场地类别的判定我认为先考虑其持力层性质,如持力层为软弱土层,应按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考虑,此时用等效剪切波速与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时,如为Ⅱ,Ⅲ类,均应按降低一类别考虑,或考虑其他方式,使所提抗震参数与持力层实际情况相适应。
[1] 邓祎文,梁令枝.广州软土各向异性直剪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9,35(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