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体会
2011-04-13姜中铭
姜中铭
(沂水中心医院,山东沂水27640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以往称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多见于女性和5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高眼压。2006年3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54眼),男16例,女38例;年龄46~81岁。青光眼急性发作病程5 h~13 d,视力光感14例,手动-0.02 34例,0.04~0.1 6例。经降眼压药治疗后24~72 h眼压持续>40 mmHg。
1.2 手术方法及效果观察 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前应用镇静剂,术前30 min静滴20%甘露醇250 ml,球后麻醉充分加压按摩眼球,使眼压尽可能降低,行上直肌缝线牵引固定眼球,于上方处做以穹窿结膜为基底结膜瓣,暴露巩膜,再做以角膜缘为基底1/2~2/3巩膜厚3 mm×4 mm的巩膜瓣,将巩膜瓣向前分离至透明角膜1 mm,结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0.2 mg/ml)1 min、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0.2 mg/ml)2~3 min,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于颞侧透明角膜缘上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巩膜瓣下切除1 mm×1.5 mm小梁组织,相应处做周边虹膜切除,虹膜张力差不能回复时行节段虹膜切除。14例虹膜难以恢复者用爱维将虹膜推入前房,两侧各置调整缝线1针,从角膜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液使前房形成,缝合结膜瓣,术后应用抗生素眼水及皮质类固醇眼水点眼,常规阿托品散瞳。术后7~14 d根据眼压、前房形成情况及滤过泡功能拆除可调整缝线。随访3~18个月,观察视力及眼压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4例手术均顺利,术中均未发生玻璃体脱出、视网膜及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1~2 d内前房形成25眼,3~5 d前房形成20眼,出现不同程度浅前房6眼,经散瞳滤过加压包扎治疗后1周内前房形成并稳定,脉络膜脱离3眼,经散瞳、局部和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后好转,未发生恶性青光眼和暴发性脉络膜出血。形成功能型滤过泡51眼,包裹性滤过泡3眼。随访3~18个月,眼压<21 mmHg 52例(10例需应用降眼压药物),需二次手术治疗2例。视力:光感 2 例,手动 -0.02 8 例,0.04 ~0.1 12例,0.1以上32例。
3 讨论
高眼压是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眼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视神经和视网膜结构损害就越重[1],持续高眼压还可引起急性前部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甚至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因此对持续高眼压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不能缓解者应尽早手术,挽救视功能[3]。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54例前房稳定,51眼形成功能型滤过泡;18个月时52例眼压控制满意,视力提高。证实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效果较好。我们体会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球后麻醉充分按摩眼球,使眼压尽可能降低。②使用丝裂霉素棉片术后能有效控制滤过口瘢痕形成,结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时间为1 min、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时间为2~3 min(年龄>60岁者巩膜瓣下放置丝裂霉素1 min),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减少药液残留,棉片避开结膜切口,预防滤过泡瘘发生。③前房穿刺及切开前房时尽可能缓慢放出房水,不宜过快。④周边虹膜切除前先于虹膜上剪一小口,使房水缓缓流出,对虹膜难还纳者用爱维将虹膜推入前房,减少对虹膜的反复刺激,避免损伤晶状体。⑤巩膜瓣缝合采用可调整缝线,根据术后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的形态随时松懈,拆除缝线原则:术后滤过泡较弥散,眼压<15 mmHg,2周拆除可调缝线;眼压>25 mmHg,滤过泡平且按摩后眼压不下降,或按摩后眼压虽降低但2 h内眼压再次升高,术后3 d拆除可调缝线[4]。⑥从角膜穿刺口注入平衡盐液加深前房提高眼压,以防术后眼压过低,晶状体—虹膜隔固定,防止恶性青光眼发生。⑦术后常规应用阿托品散瞳。
综上所述,对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仍维持在高水平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尽早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积极抗炎治疗,可避免视功能进一步受损。
[1]牛雪红,梁辉,蒋毅平,等.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2):151-152.
[2]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1-392.
[3]蔡世佳,王丽波,黄菁,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方式的选择[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867-870.
[4]王兰,牟大鹏,王宁利,等.小梁切除术两种结膜瓣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9):985-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