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植义齿连冠修复即刻负重临床效果观察

2011-04-13季丽玢马泉生张立焕

山东医药 2011年31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上颌种植体

季丽玢,马泉生,张立焕

(1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2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自1965年瑞典Branemark教授揭示了骨整合理论以来,现代种植牙技术已有了飞跃的发展,从延期种植到即刻种植,从即刻种植到即刻负重。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们对84例患者行种植义齿连冠修复,观察了修复后即刻负重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84例牙齿缺失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31岁。身体健康,骨质为Ⅱ类或Ⅲ类,不需植骨,至少有2颗牙连续缺失。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53例,其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 修复方法 采用德国Xive种植系统、奥地利WH种植机。手术和修复器械为相应种植系统配套器械。种植体的型号根据患者受植区具体情况选择。术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必要时拍摄64排螺旋CT了解受植区牙槽骨密度、宽度、高度、邻牙牙周情况及重要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位置),测量并计算出缺牙区的骨高度,根据受植区具体情况选择种植体。观察组行种植义齿连冠修复即刻负重:局麻下于牙槽嵴顶做“H”形或“L”形切口,翻瓣暴露牙槽骨,逐级扩孔,植入种植体,扭矩≥40 N/cm,安装临时基台,缝合黏骨膜,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3~5 d,含漱复方氯己啶7~10 d,10 d拆线;48 h内连冠修复,制作临时冠与邻牙紧密接触,尽量扩大接触面积,与对颌牙在正中和侧方避免咬合接触,并保留0.1 mm的空隙;2~4个月行永久修复。对照组采用延期方法,临时基台均距对颌牙1.5 mm以上,不做临时冠,3~6个月行永久修复。随访1~2 a,观察两组种植义齿稳定性、骨吸收情况及修复体情况,比较种植成功率。种植成功标准:①种植义齿稳定;②种植义齿周围无X线透射区;③术后第1年骨吸收<2 mm,1 a后平均每年骨吸收<0.2 mm;④无疼痛、感染、神经损伤和感觉异常,无神经管损伤;⑤修复体美观[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颗种植义齿于种植后20~30 d脱落。余义齿功能良好,种植体周平均边缘骨吸收<1.0 mm。观察组及对照组种植成功率分别为97.5%、98.4%,P >0.05。患者对牙齿外形均满意。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种植义齿不适合早期受力,原因为可导致纤维愈合。但国内张凯宇等[2]在雌性杂种狗下颌上进行的单颗牙早期(1个月)负重,证实并未导致纤维愈合,还可促进种植体与骨的结合。Rocci等[3]采用不翻瓣微创并即刻负荷术式行上颌牙种植97枚,观察3 a,成功率为91%。有研究证实,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决定能否即刻负载的重要指标,植体旋入扭矩≥35 N/cm,即可即刻负重[4];研究证实,骨密度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种植体稳定性在Ⅰ、Ⅱ类骨种植体稳定性明显高于Ⅲ、Ⅳ类骨[5]。本研究选择骨量和骨质条件好,种植体旋入扭矩≥40 N/cm,术后随访1~2 a,两组患者对牙齿外形均满意,查体及根尖片符合种植成功标准。进一步证实连冠修复即刻负重是可行的,可明显提高患者,特别是连续多颗牙缺失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观察组1例6、7连冠修复种植义齿脱落者为一51岁女性,分析其脱落原因可能是:①更年期妇女上颌后部骨质较疏松,而咀嚼受力大;②患者仅口服了1 d抗生素,复方氯己啶亦只间断含漱3~5次,而研究证明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3~5 d及含漱洗必泰液1周是十分重要的[6,7]。此提示临床上颌磨牙种植时选择即刻负重应慎重,3颗以上种植义齿连冠修复可能更安全。

总之,种植义齿连冠修复即刻负重是现代牙种植的发展方向,不会影响牙齿功能,但适应证的选择一定要严格。

[1]宿玉成,耿威,戈怡,等.现代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1.

[2]张凯宇,谭包生,刘晓勇.早期加载对单个种植体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5,6(1):43-45.

[3]Rocci A,Martignoni M,Gottlow J.Immediate loading in the maxilla using flapless surgery,implants placed in predetermined positions,and prefabricated provisional restorations:a retrospective 3-year clinical study[J].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2003,5(1 Suppl):29-36.

[4]胡杨,何惠宇.影响口腔种植体骨整合形成因素的分析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6):708-711.

[5]Hobkirk JA,Wiskott HW,Working Group 1.Biomechanical aspects of oral implants.Consensus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1[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6,17(Suppl 2):52-54.

[6]Schwartz-Arad D,Chaushu G.The ways and wherefores of immediate placement of implants into fresh extraction sites:a literature review[J].J Periodontol,1997,68(10):915-923.

[7]Gher ME,Quintero G,Assad D,et al.Bone grafting and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for immediate dental implants in humans[J].J Periodonto,1994,65(9):881-891.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上颌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应用研究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